为智能机器人打造一款类人的感知“皮肤”;如何烹饪有益健康;餐厨垃圾短期存放时的细菌风险

跟踪科研成果,掌握最新动态!

1 为智能机器人打造一款类人的感知“皮肤”

智能机器人如何实现类人的高灵巧操作?触觉传感器在当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好比皮肤之于人,智能机器人的“皮肤”——触觉传感器越灵敏,类人操作也就越灵巧。

近日,厦门大学周伟教授团队在柔性触觉传感器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提出了可以实现超灵敏高频动态力检测的柔性触觉传感器新工作模式,突破了传统传感器灵敏度的理论极限值并得到显著提升。这意味着,有了该传感器,机器人操作灵巧度将有望得到大大提升。未来,该触觉传感器不仅适用于智能机器人,也有望在医疗、汽车、可穿戴设备等领域进行运用。

内容来源:

https://news.xmu.edu.cn/info/1002/67488.htm

2

如何烹饪有益健康

民以食为天,烹饪与居民健康和美好生活息息相关。然而,烹饪是一种复杂而有规律地将食材转化为食物的加工过程,该行为不仅涉及环境因素,也与多种社会、经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在清洁烹饪的前提下,烹饪行为对居民的健康影响如何?烹饪相关的健康效应由什么因素介导?

围绕以上问题,华中科技大学邬堂春教授、北京大学李立明教授等团队合作,发现仅有在使用清洁燃料的情况下烹饪可显著减少居民的全病因死亡和心肺系统疾病死亡,并随着使用清洁燃料烹饪的时间延长,居民死亡风险会逐渐下降,其可能的原因是相关体力活动和膳食营养所介导。该研究拓展了既往对于烹饪所致空气污染有害健康的固有认知,强调在使用清洁燃料的前提下,即使可能暴露于轻度空气污染,但由于烹饪行为带来的体力活动、膳食营养上的改善,仍是有益居民健康,进一步倡导居民在洁净的环境下烹饪,欣赏美食,美好生活。

内容来源:

http://news.hust.edu.cn/info/1003/47272.htm

3 餐厨垃圾短期存放时的细菌风险

实行生活垃圾分类,是提高资源化利用的前提。餐厨垃圾有机物含量高、湿度大,是微生物(特别是抗生素抗性细菌及病原菌)生长和繁殖的“热区”。然而,关于餐厨垃圾在经工艺处理前(含收集、分类、转运等过程),短期存放时造成的微生物风险问题尚未被关注。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利用高通量定量PCR结合Illumina测序技术,将四种典型食物类型的餐厨垃圾(蔬菜、鱼、红烧肉、米饭)存放于室温(28-29 )一段时间后(3-30天),追踪其中的抗性基因、病原菌、细菌及真菌群落结构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餐厨垃圾所含的抗性基因种类繁多,含171个ARG和32个MGEs,且储存过程ARGs的丰度显著增加至126倍。此外,研究共检测到5种含毒力因子的致病细菌,特别是肺炎克雷伯氏菌在整个储存过程持续存在;同时检测到致病真菌如曲霉菌、青霉菌、镰刀菌等。就食物种类而言,动物性食物垃圾所含ARGs的丰度和病原菌的种类更高,表明存在更高的微生物风险。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提出,MGEs和食物类型是影响餐厨垃圾腐败时抗性组和病原菌的主要驱动因子。该成果对剖析餐厨垃圾循环利用时的微生物风险,提高餐厨垃圾管理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内容来源:

https://www.cas.cn/syky/202212/t20221202_4856964.shtml

4 疼痛分辨力稳定且特异的神经指标

疼痛是人类无法忽略的健康难题之一。对于个人而言,疼痛带来的痛苦可能引发抑郁症乃至自杀;对于整个社会而言,慢性疼痛患病率达20% 50%,造成了经济损失。为了更有效地促进镇痛方法开发以消除疼痛,亟需探索疼痛的神经加工机制并开发疼痛的客观神经指标。然而,多数疼痛刺激诱发的脑响应不具有疼痛特异性,因而无法在临床应用中作为疼痛的特异性神经指标。

近日,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胡理研究组创造性地将疼痛敏感性区分为绝对敏感性和差异敏感性这两个独立的概念。绝对疼痛敏感性刻画了个体对相同疼痛刺激感知的差异,而差异疼痛敏感性(或称疼痛分辨力)则代表了个体区分不同疼痛刺激的能力。该研究揭示了疼痛分辨力稳定且特异的神经指标,为经典疼痛诱发脑响应的功能意义提供了新解释,加深了科学家对疼痛感知及其内在机制的认知。以往研究已证实,慢性疼痛病人的疼痛分辨力存在异常,且治疗前的疼痛分辨力可以预测慢性疼痛的预后情况。因此,该研究发现的疼痛分辨力神经指标对临床实践中的慢性疼痛诊治和个体化疼痛评估提供了重要启示。

内容来源:

https://www.cas.cn/syky/202212/t20221207_4857472.shtml

5 兰科药用植物多糖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兰科是被子植物中最古老、最大的科之一,是一个高度进化而复杂的科,全科约800属两万余种,分布域广泛,具有极高的药用、观赏和科研价值。中国是世界上兰科植物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由于特殊的生理生境,兰科药用植物在块茎、茎或假鳞茎等部位富含多糖。多糖是兰科药用植物能量存储的主要方式,也是药用部位的主要物质构成之一。天然多糖结构的多样性、复杂性及研究手段的局限性给化学工作带来极大的挑战,这也阻碍了人们进一步认识兰科药用植物多糖类成分的药学活性。基于此,近年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胡江苗团队主要从“天然多糖的结构表征”和“代谢性疾病等药学研究”两方面开展兰科多糖的研究工作。

近日,该团队进一步对铁皮石斛低聚糖展开研究,运用有效的降解方法从铁皮石斛中首次获得了一种高含量的α-甘露糖型低聚糖(DOMOS),该低聚糖可以作为外源性的补充在体外和体内产生抗衰老作用。通过基因、细胞、离体皮肤、人体临床等多维度的研究表明,DOMOS通过TGF-β/Smad-SIRT1信号通路触发ECM过程,从而发挥抗衰老的作用。

内容来源:

https://www.cas.cn/syky/202212/t20221207_4857392.shtml

排版 | 弢弢

审核 | 六朵 苍翼蝴蝶 竹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分辨力   兰科   病原菌   垃圾   抗性   多糖   敏感性   触觉   细菌   传感器   机器人   疼痛   皮肤   风险   智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