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怎么样做,才能真正安慰到他人




要怎样做,才能真正安慰别人?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问题。

曾经,给他人安慰,是一个温暖人心的举动。因为我们都是渺小而平凡的人类,所以在经历生老病死、伤别离、求不得、怨憎会等痛苦时,唯有彼此靠近,抱团取暖,才能消解这些无所不在的痛苦带来的凛冽寒意。

可是,随着社会的进步,每个人的“自我”越来越独立,会有很多人尴尬的发现:我们好像不会安慰人了:

要怎么安慰呢?

一位朋友L曾说过这样一个事情:

他的朋友A,因为突发疾病痛失爱子,葬礼办完之后很久,依然神情委顿,郁郁寡欢,一直都没有走出来。L伙同另外几个关系很好的旧友一起去看望他,想着一起聊聊天,宽慰一下他的心情。

可是到了A家,却发现他客套而疏离,根本什么话都聊不出来。L和朋友们尴尬地坐了一会,抽了几支烟,喝了几杯茶,最后也只能在令人窒息的沉默中落荒而逃。

L很自责,明明是关系那么好的朋友啊,明明很为他痛心,为何在他面前,却一句话也说不出?

还有朋友小D,则是另一个反面——她很讨厌别人的安慰。

在小D考编的日子里时,她一度非常紧张,笔试前紧张得手会发抖,面试前更是紧张得凌晨三点还无法入睡。越紧张自然效果越不好,好几次都进面了,最终却差了一丁点分数而不能上岸……

亲友们接二连三地来给她打气,这个告诉她“要放平心态”,那个告诉她“以你的实力千万没有问题”,已经上岸的男友也来给她加油,告诉她一定要坚持到底,千万不能随便放弃……

小D对这些通通不感冒,她直言,这些人其实并不了解我的实际情况,这些安慰的话也只是表面的关心而已,又有什么用呢?

在小D看来,真正的安慰,是能够灵魂共鸣、直击人心的,流于表面的安慰,都只是客套话而已,还不如不要。

所以你看,不管是给予安慰还是接受安慰,其实都存在重重的阻碍。那么,当我们真正关爱、怜惜一个人时,要怎么样,才能把我们的心意送出去,并让对方因此而感觉到温暖,感觉到自己又多了一份信心和力量?

这周新看的一本书是《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从这本书里,我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简单而言,其实就三个要点:自发;合作;关注人(而不是关注事)。


在书中,故事的梗概是这样的:

鼹鼠和河鼠是一对关系很好的小伙伴,这天他们相约着去探望好朋友蛤蟆先生,但是来到蛤蟆先生的庄园后,他们被吓了一跳:

整个庄园死气沉沉,破败不堪,而蛤蟆先生自己,则是浑身脏兮兮,衣服松垮垮,整个人都丧失了精神与活力。

发生了什么事情?小伙伴们不知道。该怎么去帮助蛤蟆先生?大家也不知道。

想了半天,大家最后决定,送蛤蟆先生来到苍鹭一生的心理诊所里,在这里,或许蛤蟆先生可以得到真正的帮助。

故事就从这里开始展开,整本书用动物们的友爱互助以及蛤蟆先生和苍鹭医生在咨询室问答作为主要情节,向大众科普了许多重要的心理学理论以及完整的心理咨询过程。

而这些,对于想尝试心理咨询的人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开始,至少读完它,你就可以知道,如果你想找心理咨询师寻求帮助,你经历怎样的过程,以及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

但是,如果我们对心理咨询不感兴趣,那么读这本书又有什么意义?

当然有意义。

就如前文所说,我们每个人都是渺小而平凡的个体,每个人都有需要他人安慰以及安慰他人的时刻。如果我们能对“如何安慰他人”以及“如何接受他人的安慰”有更多的了解,那么在痛苦到来时,我们就不再是孤军奋战、孤立无援——所谓关系的建立,其实就是抱团取暖而已。

那么,如何有效的安慰别人?在蛤蟆先生来到苍鹭医生的咨询师后,两人的互动其实就很好的展示了答案。

第一,自发。

所谓“自发”,是指当我们想安慰别人时 ,一定要注意,是痛苦中的这个人主动来寻求外援的,而不是说我们看到他很痛苦,就主要地跑过来要给他帮助。

这一点经常被很多人误解:明明看到他那么痛苦,我作为他的家人/好友/身边的人,怎么能忍心不管呢?

但是事实上,对于身处痛苦中的人来说,每一次“打开”都是撕裂,每一个“旧事重提”都是“情景再现”,每一句看似好意的关心,都只会让他的“防御体系”再次升级。

所以,即便是给与安慰,也得是在对方已经做好了准备、愿意打开心扉、迎接外力的时候。

而在这本《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里,两人的初次交谈时,苍鹭医生问了他一个问题:“你能告诉我,为什么来这儿吗?”

这个问题非常重要,一定要蛤蟆先生自己回答,“我是为了自己,是希望自己可以找到答案、让自己摆脱痛苦,而不是为了其他任何人的关心/担忧/……”

所以,安慰朋友时,不要自以为是,不要好为人师,更不要咄咄逼人。真正的安慰,是柔软的、不给对方任何压力的方式,让痛苦的人心甘情愿地从内打开自己,而不是用粗暴的外力去破坏他的防护层。

第二,合作。

当一个人自发向朋友求助,“我现在心情不好,我需要你的安慰与鼓励”时,我们要怎么做?是直接给予忠告吗?还是说干脆上手帮他处理麻烦?

都不是。在这本《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中,作者是这样说的:

“咨询师用了‘合作’一词,这意味着不管咨询中发生什么,蛤蟆都是主动的参与者。所有这些要求,和他原打算坐等受教的态度相去甚远……他意识到一件事:他得为自己的咨询担起责任来!”

也就是说,哪怕对方现在深陷泥潭、对现状无能为力了,他心里也要非常清楚:

只有自己依然存在“求生”的欲望,只有自己依然在想着怎么解决痛苦,别人对你的安慰与帮助,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反之,如果一个人连“为自己负责”的意愿都没有,只想等着别人来拯救,那就放弃吧,这样的人,神仙来了也难救。

而这种情况,在亲子关系中异常突出:

孩子厌学,厌恶老师,父母出尽百宝,孩子也不愿意返回校园。父母心急如焚、四处求助,孩子却无动于衷……

碰上这样的家长来找我咨询,我多半会说一句,如果您已经尽力了,那就随他去吧。如果我们无从得知孩子厌学的真正原因,那就尊重他的选择。只有当孩子愿意与你并肩作战、解决问题时,家长的帮助才有效果。否则,一切努力都可能把他推向更为痛苦的深渊。

那么,如何才能让一个深陷痛苦中的人愿意与别人开展合作呢?

那就是这本书告诉我们的第三点:安慰别人时,请只关注人,不要关注事。

要想做到这一点,就意味着,要忘掉事实,忘掉逻辑,忘掉客观存在的一切,只去关注对方的主观世界,哪怕他的主观世界充满了荒诞,充满了不可思议,都不要去质疑他、嘲笑他、否定他,更不能随意地斥责他、打击他。他的感受,就是此刻最重要的现实。

这一点对很多人来说会是颠覆性的观念,怎么可以忘掉事实呢?如果连事实都不尊重,哪又怎么能真正帮助到对方?

可是,当一个人在现实面前困顿脆弱、无能为力时,所有基于客观现实的理性分析,都只是冰冷的逻辑而已。这个逻辑,就如同在数学世界里通过计算的出来的理论值,它看似严谨,但却一定与与实际值之间之间存在误差。

而这个误差,客观,牢固,甚至来源都五花八门,我们不但避免不了,甚至更多时候,连预测都是一个难题。

误差从哪里来?其实它来自于“人性”:

我们每个人都是如此渺小脆弱,能量如此不稳定,随时都可能被悲伤、忧虑、兴奋、焦虑、恐惧、抑郁等各种情绪侵袭,随时都可以在困难中倒下;

而当我们被已经被情绪击倒时,又如何能释放出自己的全部能量,做到凭借逻辑推演出来的理论值呢?

所以,忘掉事实,忘掉逻辑,你以为它们客观,可是,脱离了“人性”去谈逻辑,那才是最大的虚幻。

因此,如果你真正想要安慰一个人,想要温暖他,打动他,走进他,让他卸下防备,那么,就忘掉事实与逻辑吧。

如果你一直试图用你的经验或者逻辑来安慰他,那么只能说明你并没有真正“看见”他;而他此刻的悲伤痛苦,此刻的沉沦逃避,都因为不符合你的经验或者逻辑而被你无视,这种傲慢,其实是比问题本身更严重的伤害。

那么,或许会有更多人质疑,单纯只关注人,不关注事,会不会太纵容人的某些恶习?会不会问题根本得不到解决?

在这里我想用人本心理学家罗杰斯的观点在结束这边文章:

你永远要相信 ,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可能。如果一颗种子埋入土中,只要它有合适的阳光雨露,那么它一定会拼了命地向外生长。只要Ta 的“自我”是健康的,是坚强有力的,那么一切问题,都终将不会是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苍鹭   人时   心理医生   误差   蛤蟆   逻辑   事实   痛苦   孩子   朋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