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河源最大的民间博物馆:复刻客家民居,解锁“八喜”人生

“天上瑶池水,人间万绿湖”,在美丽的万绿湖景区,坐落着广东河源市最大的民间博物馆——万绿湖客家风情馆(以下简称“风情馆”)。该馆占地面积约两千平方米,展出藏品五千余件,通过历史图文和珍贵实物展示河源客家人风土人情、礼仪习俗等。馆长古立新说,希望青少年能在展览中领会、传承客家人吃苦耐劳、乐观向上的精神。

万绿湖客家风情馆正门。

万绿湖的客家记忆

走进万绿湖客家风情馆,仿佛来到传统的河源客家民居。错落有致的青砖白瓦、古朴精巧的木窗构成风情馆骑楼风格的外表,仿佛将客家民居“搬到”展品区。馆长古立新介绍,风情馆以骑楼建筑风格进行设计施工,于2006年建成,展厅共分2层,建设面积近2000平方米,是河源市面积最大的民间博物馆,更是广东省首个系统完整展出客家文化的博物馆,馆内藏品近五万件,展出五千余件。

古立新介绍,风情馆选址万绿湖是为了与“客家古邑,万绿河源”相匹配,通过人文相彰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深度融合。

风情馆大厅。

据《河源市源城区卫星移民志(1958年—2013年)》记载,为建设新丰江水电站,1958年起,原本居住于此的11万乡民前往异地再建家园。1995年进行旅游开发时,水库及其周边被正式命名为“万绿湖”。风情馆的建立也是给这段历史记忆提供了一个展示平台。

近几年,万绿湖水位偶因少雨有所下降,多座明清时期客家围龙屋遗址、永定桥等遗迹露出水面,考古人员曾在万绿湖畔意外发掘出土一大批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明清时期的古文物。不少民间收藏爱好者会到万绿湖里去“淘宝”,“他们找到了老物件就会卖给我们或者捐给我们,基本上是民间的一些日用品。”古立新说。筷子筒、碟子、瓷器……这些半个世纪前的记忆被完好地保存在了风情馆中。

风情馆展品。

高度“复刻”客家人生活场景

“客家八喜”包括添丁之喜、金榜之喜、乔迁之喜、花烛之喜、立灶之喜、寿诞之喜、节庆之喜和丰收之喜。风情馆的“客家八喜”文化大厅“复刻”了客家人传统的生活用具和习俗文化,包括风情泥塑、传统婚房、客家厨房等,展示了客家人六次大迁徙的历史渊源和河源客家人的生产生活、礼仪习俗和文化艺术。古立新说道,“经历了这八件喜事,就是客家人眼里完美的人生。”

客家人崇文重教,古往今来涌现了无数杰出人才,“金榜之喜”也是客家人的大喜事。古立新介绍,秦朝时,南越王赵佗带领数十万大军经过长途跋涉来到中原大地,成为第一批成规模、成建制的南迁客家人。经过成百上千年的开拓奋斗,客家人才终于站稳脚跟,所以也更加相信读而优则仕,读书改变命运的道理。“若是有孩子金榜题名,我们也会进行一系列的庆祝仪式,比如在祖堂里竖一对石笔,对他们进行褒扬,对后代给予鼓励。”古立新介绍。

风情馆的“客家八喜”文化大厅。

坚持收藏20年,盼客家精神流传

古立新和老板赖启坚持收藏近20年。“这些都是我们民间的瑰宝,要是不集中起来,就有可能被历史淹没;把他们保护和展示出来,就可以起到保护和传承的作用。”他和同事们会到全国各地去收集藏品,并精心呵护这些宝贝。

来自参观者的肯定和认可,是馆内工作人员继续坚持办好风情馆的力量。古立新回忆最令他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某天已经到了闭馆时间,但是有位游客坐在展示大厅发呆,久未离去。他上前去询问,原来游客已经深深沉浸风情馆的氛围中,像是穿越到了小时候在农村生活的情景。还有一次,古立新在场内讲解,突然听到远处的票据展馆传来了一阵惊呼,原来是有游客找到了村里人的毕业证书,游客大呼奇妙。

客家人古立新深爱生他养他的土地,他说会继续用自己方式保护和传承这片土地上的文化。“我希望来参观的青少年能传承我们客家人的精神,客家人长期颠沛流离,躲避战乱和动荡,但依旧吃苦耐劳、勤奋,对生活依旧乐观。”

风情馆中展出的票据。

采写/摄影:南都、N视频记者罗清峣 见习记者鹿筱悦 实习生文国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9

标签:河源   万绿湖   骑楼   客家   河源市   民间   客家人   藏品   民居   解锁   博物馆   风情   人生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