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一古庙,庙不大,却有武警全天站岗,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

在北京一处地方,时时刻刻香火鼎盛,而这样的地方在北京人的印象之中,几乎都是陪伴着其长大,甚至成为了北京的经典地标。

这个地方具有悠久的历史底蕴,同样也兼具着非常之多的历史文物与珍惜物种,虽然庙宇不是很大,却有武警全天站岗

很多第一次去的网友都会好奇,如此局促的庙宇到底有何独特之处,让领导人如此重视?

潭拓寺的由来

这座寺庙就是最早由来于西晋时期的潭拓寺,坐落于西山地域,在西晋时期,佛教的刚刚开始进行传播,这样的寺庙必定不会是个繁华之所。

随着时代的更迭,寺庙随着封建王朝的对于佛教的政策不一,而在不同的时代有着兴衰演变,几经沉浮。

最终在明代获得了财政拨款,并正式被赐予龙泉寺的寺名,随着清军的入关,正式成为了皇家寺庙,而定名为潭拓寺。

尽管在此后出现过寺庙名称改换的情况,但是潭拓寺作为大众所广为传播,并约定俗成的寺名就这样固定了下来。

而到了现代,由于佛教界在中国有着特殊且独立的地位,并随着政策的变化,开始与国际正式接轨,同时也开始了参观与访问。

国内的佛教协会在这样的形势下迅速成立,并成立了佛教的相关研究所以及相关书籍的图书馆等。

但好景不长,随后的十年沉寂,步履维艰,而在七十年代才正式有了发展的趋势,北京的佛教文化也借此春风迅速发展。

随着佛教在北京迅速的发展,而北京各地寺庙也引来了相关的重视,以及相当资金支持,而潭拓寺也在寺庙的修缮与保护的行列。

潭拓寺之所以存在着,许多堪称文物的佛教古物,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其不断沉浮,但依旧没有销声匿迹的坚持。

最早修建于西晋时期,而真正引来发展还应是唐朝时期,华严在此开宗立派,借此潭拓寺名头打响,顺利在此北方之域站稳了脚跟。

尽管在唐朝时期也有着一段消沉的历史,但随着五代时期,禅宗的迅速发展,从实禅师选择到此开法场,弘扬佛教,为此潭拓寺迎来第二轮新春。

随后到了金代由于皇亲贵胄对于佛教的高度支持与信奉,令得佛教在中原地区迅速发展,而潭拓寺准确把握住了这个机会,相继走出了许多得道的禅宗大师,有了许多的受众。

事物总是以一种螺旋式的发展态势向前发展的,尽管在每个朝代似乎都赢来了它的兴盛,走向了它的衰落,但它却依旧如同野草一般,任凭摧残也能找到合适的时机重生。

所以尽管在元末在农民起义之中被毁坏,但在明朝之时,受到了皇室的重视,而多次拨款重建与扩张,最终成就了而今的潭拓寺。

而在清明交替之际,躲过了战乱也同样受到了,清朝统治者的高度重视,而潭拓寺也算是真正迎来了它的巅峰时期。

顺利成为了皇家钦定的寺庙放眼至全国,从古至今也并没有多少,而皇室的支持,也决定了主持,同样也是一个得道高僧。

为此潭拓寺便在这种正向的循环加持下,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各个方面,在北京甚至于全国的地位日益拔高。

而到了近现代随着战乱而一度废弛,但在建国之后顺利恢复了使用,并成为了旅游景点面向公众开放。

但不同的是,它历经沧桑,但却保留了许多佛教典籍与书画典故,成为了一个不定寻常的景点也同样受到了国家的重视,甚至有着专门的保卫团队。

潭拓寺独特的价值

潭拓寺走过了许多的朝代,见证了历史的漫漫长河,在一个个朝代之中沉寂也在一个个朝代中兴起,从简单而偏远的小寺庙,发展成为了清代首屈一指的皇家寺院。

无数皇亲贵胄纷至沓来,金代的金熙宗不仅给予了巨量的财政支持,甚至时常前往参拜礼佛,而到了元代明代这样的殊荣依旧没有减少。

更不用说,在清代作为皇家御用的寺院,每个清代的皇帝都到此参拜礼佛,故此这样的盛景放之许多寺庙也是无法想象的。

除了见证政治上的变迁,同样也经历了佛教的宗派的演变,从最早的华严宗慢慢转变成为了禅宗,最终成为了律宗,这样的转变、这样的积淀便发生在此寺庙之中。

这样的兴衰演变,经过时间的洗礼,同样也见证了许多的历史,特别是见证了北京的兴衰荣辱,成为了一个沉默的守望者与见证者。

从寻常百姓、善男信女到王公贵族再到皇室宗亲,乃至文人骚客尽皆在此留下属于他们的足迹。

这样的潭拓寺它从这一刻开始便不单单是一座寺庙,也不单单只是一个宣扬佛教的场所,它是无数历史的承载者,它也是中华文化的独特展现者。

而这样的深沉的文化底蕴,便是在一点点的沉寂与兴盛之中,慢慢积累,最终汇成一个厚重且庄严的回忆。

在寺院之中,存在着非常之多的历史文物,譬如石头鱼、乾隆宝座、十八罗汉画像等等,汇集了书法、雕刻、绘画等等的艺术形式,有着接近千年的深厚底蕴。

走进寺院看着一幅幅牌匾、望着一座座佛像,犹如在向着历史对话,向我们述说着它与不同时期的遭遇与荣耀。

这些物件无一不是珍惜的文物,但不单单如此,它也依旧拥有着非常古老的植物,甚至可以说是植物界的活化石。

譬如寺庙门外面的坐落的迎客、白皮的松树,到二乔玉兰、金镶玉等等尽皆是在潭拓寺度过了无数的春秋,陪伴着潭拓寺见证了无数的历史时刻。

结语

为此潭拓寺之所以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在于历朝历代无数统治者对其的重视与捐建,而形成了独一无二的特殊历史地位。

其甚至成为了国内外佛法交流的重要场所,同样见证着我国与外国佛教的广泛联系与思想文化的交流。

从明清开始便精心修缮,建筑的原貌保持得非常完好,而宗教作为引流的方式,也常年有所发展,故此称起为北京最具影响力的寺庙并不为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佛教   古庙   西晋   寺院   朝代   武警   全天   寺庙   北京   中国   见证   重视   时期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