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轻松的生活?

该玩的时候好好玩,该学的时候好好学

NO.|Dec04 • 2022

(本文6000字,看完约15分钟~)

最近,无论是从网上还是现实中感受到的,都有一种无形的压力像乌云一般笼罩在每个人身边。

大家都变得越来越“丧”,尤其是疫情到处爆发以后,“摆烂”的想法更是时常萦绕在耳边。

大环境已经没那么好了,但是我们还是要继续生活下去。既然改变不了环境,那只有改变自己了。

怎么样通过一些合适的方式,让自己生活的更轻松、更舒心呢?

今天分享一个可能会让你的生活更轻松一点的方法,那就是“沉浸式生活”。这个方法,试了一段时间,虽说不能完全消弭生活中的所有烦恼,但确实对我而言,轻松了许多,大家觉得有帮助的话可以试试。

聊这个之前先讲个小故事,名字叫做《小猴子下山》,大家可能听过这个故事。以前小学课文里有,大概情节如下:

有一天,一只小猴子下山来。它走到一块玉米地里,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非常高兴,就掰了一个,扛着往前走。

小猴子扛着玉米,走到一棵桃树下。它看见满树的桃子又大又红,非常高兴,就扔了玉米去摘桃子。

小猴子捧着几个桃子,走到一片瓜地里。它看见满地的西瓜又大又圆,非常高兴,就扔了桃子去摘西瓜。

小猴子抱着一个大西瓜往回走。走着走着,看见一只小兔蹦蹦跳跳的,真可爱。它非常高兴,就扔了西瓜去追小兔。

小兔跑进树林子,不见了。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家去。

以前我们学到的道理是做事不能三心二意,不然就像故事中的小猴子一样,“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长大以后再来看这个故事,就会有很多种不同的解读方式。比如小猴子虽然最后啥都没得到,但是他一路很自由、很快乐呀;还有小猴子下山可能就不是去摘玉米、西瓜的,它可能也只是在体验下山的生活而已。

今天没有去评判故事中小猴子的行为是对还是错,只是从中提炼出一点,那就是“沉浸式”。如果把下山算作一段旅程的话,小猴子就是在“沉浸式”下山,它沉浸在下山的旅途中了,而且陶醉在其中,并乐此不疲。

那这个跟今天的主题有什么关系呢?那就是希望我们能从故事中得到一点点启发,能够在繁忙的生活中去体验“沉浸式”带来的轻松和快乐,哪怕只是小一段时间。


01.什么是沉浸式生活?

首先来看看这个词“沉浸式”的含义:

沉浸式”是全身心的投入到某项事情中,不被外界事务所干扰,仿佛自己置身于另外一个世界之中。

这是百度百科的释义,从它的释义展开来看,“沉浸式”生活更多的是一种生活状态,全身心的投入到生活中去,不被其它事所干扰。事情完成了,接着全身心的投入到下一个事情中去,如此循环下去。

当然在现实生活中是非常难做到,也可以说是几乎不能。因为我们总会不时被各种各样的事情打扰,就算不被打扰,自己的注意力也一会儿被这个吸引,一会儿被那个打断。

试着回顾一下这类场景:

你需要查找一份资料,打开手机,看到微信上有个小红点,不自觉地点进去,然后发现有人在朋友圈里发了一段搞笑视频,忍不住点开看了一下,又发现这个视频的背景音乐是自己找了很久的曲子,于是打开音乐软件去搜索这首歌曲……

不知不觉,20分钟过去了,之前要查找资料的事早已忘得一干二净。

我们总是这样,一开始只想找一片树叶,最后却找出一颗大树出来。有时候你会沉迷于抖音、微博、游戏里而无法自拔;有时候你会这里弄一下、那里弄一下,忙得一团糟,却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忙什么;还有的时候,你会困在某种情绪之中,无端地消耗着自己……

等等这些,虽然都是沉浸进去了,可是偏离初衷也很远了。

那这是为什么呢?

主要还是我们的本性就是喜欢做省力和能让自己快乐的事情,导致精力发散,缺乏觉知,任何偶发的干扰都会分散注意力。

其实这是一种不太好的“沉浸式”生活方式,至少在我看来。(当然了,也有人会赞成这种方式,觉得挺好的,那也没什么,毕竟每个人认同的价值不一样嘛。)

那么,这种不太好的“沉浸式”生活方式会导致哪些不好的后果呢?主要有以下这些:


02.不太好的沉浸式生活方式的坏处

1.工作效率很低

养成了这种不太好的生活方式以后,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你的思维方式,进而在工作时也会经常出现“本来找一片树叶,结果找出一棵树”的现象。

注意力很难集中,容易走神。做着做着,脑子就不知道神游到哪里去了。工作经常掐着点,甚至临近DDL(Dead Line - 最后期限)也没完成,工作效率严重下滑。

不仅影响工作进度,还影响了自己的情绪,这是一种效率很低的表现。

2.幸福感很低

也叫非沉浸式,处在这种状态的话,你的思维会非常活跃,想很非常多。

比如今天一个同事因为没有像平时一样跟你说早安,你的大脑就会冒出各种奇奇怪怪的想法:是不是我昨天说错了什么、她是不是对我有什么意见、还是因为其它的什么原因...

然后脑子里整天都会被这些奇奇怪怪的想法萦绕,导致人恍恍惚惚的。甚至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脑海里还在回忆白天的事情,让你整天处在这种精神内耗中。

可能就是因为同事也在想事情,没太注意到你;可能你在忙其它事情,就没打扰你;也可能你们第二天吃个中饭,聊聊为啥昨天没打招呼,说开了也就没事了,等等原因。

不知道原因的你,就一直想啊想,最后一天的好心情都被破坏了,从而觉得生活很难受,甚至会很焦虑,导致幸福感就降低了。

3.容易短视

生活中总会看到一些人,突然对着手机发出咯咯咯的鹅叫声,你就知道他很有可能在刷短视频。在短视频中刷的停不下来的人,就很容易被信息流裹挟。长此以往,就会在五花八门的信息洪流里难以抽身。

因为在短视频里,一个视频结束后,系统会立即自动跳到下一个。在整个过程中,大脑都被本能和情绪所劫持,理智脑根本没有主动启动的机会。

看似大脑接收大量的信息,实则都是一些碎片化,博主精心投喂给你,让你快乐的内容。时间一长,大脑就适应这种模式,觉得很爽、很快乐,慢慢就会变得不喜欢思考,只喜欢系统推荐的同质化内容了。

一旦想做个什么长期的规划,大脑就会非常排斥,进而致使你的行动力锐减。人就会变得越来越“短视”,更加偏向短暂获得快乐的东西,从而忽略掉那些真正长期而又有价值的事情。

这是个很危险的信号,希望你能尽快看清背后的真相,早点培养一些值得长期投资的、有价值的事情。

说了几点不太好的方面,那正确的“沉浸式”生活方式是什么样的呢?


03.正确的沉浸式生活方式

在我看来就是,如李大钊先生所言:该玩的时候好好玩,该学的时候好好学。

那么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呢?就是能够明白自己在做什么,想清楚了,然后一头埋进去就好了,不要想东想西。

比如走路的时候就好好走路,别老玩手机;吃饭的时候就好好吃饭,不要老想着一些烦心的事情;洗澡的时候就好好享受洗澡,不要考虑工作的事情,等等这些。

像我有时候就喜欢在下班的时候,手机放进口袋里。静静的看看地铁里熙熙攘攘的人群,听听街道上叽叽喳喳的声响,感受感受周边细微的变化,仿佛一下子能从一天中的疲惫中释放开来,片刻的须臾就能换来一堆轻松。

倘若你一直不停的在各个不同的事情中跳跃、浅尝辄止,而没有享受到做每件事情的乐趣,就会有一种疲于奔命的感觉。

人就会产生焦虑、怀疑,以至于把更多的时间就这样浪费在内耗上,而不是专注某件事上。

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一种身心俱疲的感觉,慢慢痛苦就出现了,快乐就变少了,人也活得越来越沉重,每天就像背着千斤顶在生活一样,不堪重负,风一吹随时会“倒”一样。

其实我们可以适当的让自己抽离出来,完全沉浸在每个状态里,而不是总是匆匆忙忙的做个低头族,时时刻刻浸淫在自我的世界里,切断了与周遭世界最直观的联系。去体会每个状态,从而让你的幸福感提高一些。

如果那采用正确的沉浸式方式去做的话,那么你就不会活得那么累,生活的幸福感就会高很多。

《少年维特的烦恼》里面有这样一段描述绿蒂小姐跳舞的画面:

你真应该看看她的舞姿!你会看到她整个心灵都融化在舞蹈中了,她的全身是一个和谐的整体,那么无忧无虑,那么天真烂漫,似乎跳舞就是一切,似乎她别的什么也不想,什么也感觉不到;的确,对她来说,在这个时刻,其他一切都已不复存在。

画面里的绿蒂小姐生活中面临着家里一大堆糟糕的事情,到了自己喜欢的跳舞环节,她就完全忘却各种烦忧,让自己全身心的融入舞蹈里面了,在这段跳舞的时间里,绿蒂小姐是快乐无忧的。

以上这些是正确的沉浸式生活方式,那如何做到呢?


04.如何培养正确的沉浸式生活方式?

1.有明确的目标

没有目标和有一个目标的生活区别真的很大,如果你设立了一个目标,就好像给你的生活竖起了一面旗帜,无论你偏离到哪里,那面旗帜就一直矗立在那儿,你就不会迷失方向。

那没目标的话,人就缺乏斗志,干这个可以,干那个也行。每做完一件事,会有些不知所措,甚至会茫然不堪。

因此,设立一个长远的、有价值的目标,会让你一直在这个追求目标的路上奋斗不止,沉浸其中,生活会充满热情和动力。过程虽不那么容易,但是人的身心却是轻松、幸福和有价值感的。

2.主动去做一些事

日常工作或生活中,有意无意的多去培养自己主动的能力,哪怕是一件小事,比如下午茶点哪家、周末去哪里野炊、在实体店应该挑选哪个颜色的衣服,等等一些小小的决策。

通过这些小事,慢慢提高自信,积累到一定程度,你就会变得愈加自信,对更多事情的掌控能力越来越强。

然后就可以对一些大点的事情就有了更强的决策把控能力,对于未知的或困难的事情就不会从一开始就那么害怕它,更多的是相信自己能战胜它。

从而更快的沉浸到事情里面,想尽一切方法去解决它。

3.培养思维钝感

进入社会适当培养自己的钝感很有必要,就拿一些心思比较细腻、敏感的朋友来讲,可能因为别人的一句话、一个表情,就是很简单的一个动作就会导致一直内耗。

当下次遇到这些事情的时候,问自己几个问题:他为什么会做出这个动作?他是真的对我有意见吗?是我真的没做好什么吗?

想这么多,大脑里一直没有一个确定的结果,于是想的更多,内耗更严重。

与其这样,还不如直接去问问,可能出去聊聊天问清楚就明白了,也不至于一直损耗自己。

话又说回来,脑子长在别人头上,他们怎么想,我们也管不了。做好自己的事情,问心无愧,就不要想那么多了。

这种对事物反应没那么“灵敏”的思维方式就是所谓的钝感,当我们培养了钝感思维以后,就不会经常想东想西。做一件事的时候就进入这件事情的状态中去,从而让自己尽快进入心流状态,沉浸式做事。

4.多去做舒适区边缘的事情

如果现在让你去做小学的卷子,你可能会不屑一顾,甚至还吐槽一句:看不起谁呢?

如果让你去造火箭,你可能都会震惊,也可能来一句:太看得起我了吧?

这两件事情一件事非常简单的事情,一件事非常困难的事情,对于我们来讲都不太喜欢做和不能做,也就很难进入心流状态了。

最合适的状态是对我们来讲能做,不过要难一些的事情,更容易进入心流状态。比如这个星期跑3KM,下个星期跑4KM,再下周跑5KM,始终在“舒适区边缘”,就可以更多的去感受到这种幸福和舒服的状态。

5.多与外界连接

世界是多维、多元的,一个人的所接触到的事物始终是非常有限、非常片面的,很难真正的认清世界本来的模样。

如果你一直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不与世界连接起来,那么长此以往就很难去适应变化莫测的世界了,不适感、疲惫感、恐惧感、剥离感就会接踵而来,与世界的疏离感就会愈来愈强,体会到的快乐和幸福慢慢在减少,甚至会怀疑人生。

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呢?在给自己一定的独立空间和时间的同时,额外分配一些时间(比如每天1-2个小时,或者每周半天的样子,自己自由安排)给自己的亲人、朋友,还有自己的一些兴趣爱好、社会上涌现出的一些新鲜的事物。

相当于什么呢?你跟这个世界始终在同步,也在不断适应它的变化,大脑中存储的世界图景跟现实真实的样子越来越接近,你就会觉得掌控感越来越强,活得就越来越轻松。

6.提升专注力

这是在L先生的书《打开心智》里面学到的一个方法,叫做“正念练习”。因为经常会出现注意力不够的情况,所以也一直在尝试各种方法。

目前“正念练习”这种方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专注力提升了一些,不过还在刻意练习中,希望专注力还能上一个台阶。

正念练习:闲下来的时候,找个没人打扰的时间,大概10-15分钟左右。闭上眼睛,缓慢呼吸(10-12秒/次呼吸),注意力放在呼吸上,体会呼吸过程中的感觉,不要管脑海中的想法,更不要抑制它,任由思绪横飞。

方法需要慢慢的去练习,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以“正念练习”的方法为基础,开拓出属于自己的一套提升专注力的方法,真正的能让它有用。

7.提升感受力

说回《小猴子下山》的故事,大部分人看到这个故事的第一反应是关注到小猴子下山以后啥都没得到的这个结果,而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小猴子下山过程中的一些感受。

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我们长大以后感受力的不断缺失,总喜欢去问结果。本来在生活中和职场中有结果思维也没错,但是不能什么事情都只问结果,比如旅行中不能只为了打卡目的地而忘了去感受每个景点特别的景致。

我们可以试着在春天去感受每一粒种子发芽时带来的活力;在夏天去感受夏天的美好,比如冰冻西瓜、各式各样的冰棍;在秋天去感受每一片落叶飘下来的身影和丰收带来的喜悦;在冬天去感受晶莹剔透的雪花飘落下来的唯美。

结果固然很重要,过程依然也不能完全忽略,从过程中去锻炼自己的感受力,让你的生命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色彩斑斓。

8.经常锻炼

经常锻炼的人精力更加充沛。拿我自己来讲,如果哪天突然去跑下步,锻炼锻炼,晚上睡觉都会香一些,第二天状态也会好很多。

也可能是心理因素,但是不管什么因素,最终的结果就是带来一个更好的状态,第二天不论是做什么,行动力总会更强一些,这对于面对一些困难的事情是非常有好处的。

身体状态的好坏是可以直接影响到你做某件事的决心的,倘若状态好的话,做之前会更有信心做好;状态不好的话,信心会打一些折扣。

因此建议多去锻炼锻炼,绝对没啥坏处,只是别过度。


小结:

慢慢培养出这些能力以后,你会发现你的专注能力更强了,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也会更容易接受,自信心也会愈加强烈。做事情愈加投入,效率和结果可能都比之前好一大截。

最后再讲一个故事,你可能早就听过,不过看完以后,相信你能很快明白其中的深意,也会有所思考。

一位行者问老和尚:“您得道前在做什么?”

老和尚说:“砍柴、担水、做饭。”

行者问:“那得道后呢?”

老和尚说:“砍柴、担水、做饭。”

行者又问:“那何谓得道?”

老和尚说:“得道前,砍柴时惦记着挑水,挑水时惦记着做饭;得道后,砍柴即砍柴,担水即担水,做饭即做饭。”

故事中的老和尚得道前和得道后看起来做的事情是一样的,但是心态完全不一样,也正是我们要学习的地方。

生活中最好的状态是什么?其实是全神贯注在你手头上做的事情上,不论工作、学习还是玩乐。

总之,风刮起的时候,不要怨恨它带起的沙尘,只需要闭上眼睛静静感受风穿过你身上的感觉。用心去感受身边的万事万物,你会发现很多更有趣的事物。

不要一心只为结果,却忽略了一路上的风景,那么你的生活可能就会越来越轻松,幸福指数也会越来越高。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喜欢的可以点个「关注」哦~

公众号:稻田上的少年

END

图片 / 来源网络(侵删)

排版 / 少年

文字 / 少年

简介 / 一个致力于45岁前退休,可以自由地看书、写作、打游戏等的产品经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9

标签:轻松   都会   内耗   生活方式   西瓜   事情   状态   目标   方法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