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有多强,航天舞台就有多大

央视网消息:北京时间今天(12月7日)9时15分,快舟十一号遥二运载火箭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将交通VDES试验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该星主要用于开展VDES系统及AIS系统通信试验和关键技术验证。此次任务是快舟系列运载火箭第23次飞行。

固体运载火箭运载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快舟十一号采用了全新动力设计,全箭进行了轻量化设计,较之前型号运载能力提升五倍,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总台央视记者 吴天白:我身后的就是快舟十一号运载火箭,火箭采用了三级固体发动机和上面级液体发动机串联式构型。全长25米,起飞重量78吨,箭体直径2.2米,拥有1吨的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和1.5吨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

中国航天科工航天三江空间工程部副部长 陈文杰:这个就是一级固体火箭发动机,再往前走,依次是二级固体火箭发动机和三级固体火箭发动机。一级发动机主要是提供全箭的起飞推力,所以它的推力是最大的,达到了180吨级。然后二级三级它们也是依次工作,它们的重要特点是要能够尽量轻,这样能让我们发的卫星能够载荷更重一点。

为了增强火箭的运载能力,快舟十一号火箭的发动机和舱段结构都使用了大量复合材料技术,极大减轻了火箭的重量,使快舟十一号的运载能力提升了5倍。

中国航天科工航天三江空间工程部副部长 陈文杰:复合材料占比从80%提高到了94%,极大地减轻了重量。把复合材料用到航天上面去,一方面要考虑工艺的实现,另一方面还要适应运载火箭严酷的工作环境。动力有多强,航天的舞台就有多大,我们正在进一步提升运载能力,为整个快舟固体运载火箭型谱化发展作出贡献。

多项关键技术 满足商业航天特殊需求

作为一型为商业民用而研发的火箭,高性价比和快速发射都是火箭必须具备的特点。科研人员攻克了五大关键技术,让快舟十一号火箭可以更好地满足商业航天的需求。

与需要塔架进行发射的火箭不同,快舟十一号运载火箭采用了大吨位车载机动发射、无依托快速测发等关键技术,使用一车一箭的发射方式,快速到达指定发射区域进行发射任务,从准备到发射只用2—3小时的时间,缩短了发射周期,大大提高了发射效率。

中国航天科工航天三江快舟火箭副总设计师 陈腾芳:整箭测试好以后起吊上发射车,发射车载箭出去,这个时候按照流程起竖好了以后,很快完成测试,然后在射前整车就会开走,相当于离开这个发射区域,只留一个发射台,这样整箭立在发射台上发射。我所有的测试设备都集成在(测控)车里,(可以)一键(远程)发射出去。

除了大吨位车载机动发射、无依托快速测发技术带来的全域高机动性发射,快舟十一号还采用了大推力火箭发动机、液体姿控动力系统、高载荷比快速发射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大幅提高了商业火箭的高性价比与高可靠性。

中国航天科工航天三江快舟火箭副总设计师 陈腾芳:整流罩是配了2.2米和3.1米两种规格,运载能力是1吨,满足运载能力和包络要求的载荷基本都能发射。在满足主流火箭商用的低成本、高可靠性的同时,可能更强调以后对于服务国家的一个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航天   火箭发动机   运载火箭   载荷   推力   固体   关键技术   火箭   舞台   能力   快速   动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