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平:从卖樱桃的烟台女孩儿,到北大博士学位的航天员


樱桃故乡农村走出来的王亚平

再次出征太空!

这个早年曾经的推着车子卖樱桃的

烟台小姑娘,

现在已经是取得北大博士学位的

中国女航天员!


10月16日0时23分,伴随着大漠温柔的月色,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腾空而起,冲破云霄,驶向中国空间站,展开了6个月的太空生活之旅。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


地上的我们,不断接收到来自茫茫宇宙中的好消息:6时56分,载人飞船与中国空间站对接成功;9时58分,航天员成功进入天和核心舱……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


这一次,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将在浩瀚宇宙中停留6个月,还将在太空中度过一次别样的春节。


神舟十三号的“航天天团”由三个人组成,担任指令长的是人们熟悉的“太空漫步者”翟志刚,有第二批航天员里最年轻、也是首次飞向太空的叶光富,还有时隔八年再次升空的女航天员王亚平


抢镜的真•冲天辫


你知道吗,王亚平是地地道道的山东烟台姑娘!


最激动人心的是,王亚平创下了新的纪录——她成为了进驻中国空间站的首位女性,也是中国首位出舱的女航天员




01

飞行员王亚平


1980年初,王亚平出生于烟台市福山区张格庄村。


这里被群山环绕,气候湿润,有漫山遍野的樱桃树和苹果树。


当地人以林果种植为生,王亚平家也不例外,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家里一共姊妹两个,她是老大。


在一众父老乡亲眼中,这家的姐姐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但凡被提起一定就要称赞几句。


“这闺女很好,性格活泼又懂礼貌,学习也不错!”



17岁那年,王亚平凭借过硬的身体素质和优秀的文化课成绩通过了空军选拔,进入长春飞行学院,成为全国第七批37名女飞行员中的一员。



飞行员的训练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考验。在飞行学院学习,不仅意味着大学课程不能落下,体能训练和军事训练也一刻都不能少,拉练、游泳、跳伞都是必备的项目。


王亚平还记得自己第一次尝试跳伞时的情景,当时她是第四顺位,心里的紧张和害怕至今还记忆犹新。


那天的训练结束后,同学们在回去的车上一起唱起《真心英雄》,每个人都忍不住泪流满面。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在攻克了无数个难以想象的难关后,1999年,王亚平第一次在教员的带飞下飞上了蓝天。


俯瞰脚下的壮丽河山时,王亚平第一次感受到了身为飞行员的自豪,自此开启了真正的飞行之旅......



大学毕业后,王亚平成为了一名光荣的飞行员,之后的九年里,王亚平执行过汶川抗震救灾、北京奥运会消云减雨、部队战备演习等重大任务。


9年时间,800多个小时,她飒爽的身影在空中不停穿梭。



想要完成这些艰巨任务,需要的不仅仅是精进的飞行技术,飞行员的经验、胆识、心理素质,以及面对各种大险小情时的应变能力,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很显然,王亚平做到了。




02

航天员王亚平


彻底改变王亚平的还是2003年。


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出征太空,那壮丽的一刻在王亚平心中种下了飞往更遥远宇宙的梦想。


那一年,她23岁。



2009年,王亚平的机会来了。


载人航天工程开始选拔第二批航天员,其中就包括女航天员,王亚平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并通过了层层考核检查。


2010年,王亚平终于走向了她的航天梦,正式成为中国第二批航天员。


王亚平说,几十个训练科目,最让她印象深刻的是离心力训练,航天员必须拥有极大的意志力才能扛过去。



在承受8个G的重力加速度的过程中,面部扭曲变形、呼吸困难、狂飙眼泪……这些都是常有的事。


她说,航天员的手边都有一个红色按钮,如果在训练中挺不下来可以随时请求暂停,但这么多年来,没有一个航天员碰过这个按钮。


可事实上,在航天员大队成立的20多年中,没有一个人按下过它。



王亚平也一样。


在她的心里,这个按钮是不存在的,航天员的字典里有「坚持」与「挑战」,有「汗水」和「泪水」,但唯独不可以有「放弃」。



经过近三年的训练,王亚平以优异成绩通过航天员专业技术综合考核,在2013年,王亚平搭乘着神舟十号与聂海胜、张晓光一起飞向了梦寐以求的太空,成为了中国“80后”航天员第一人。


神舟十号乘组航天员训练时,正在对王亚平压力服进行气密性测试。


2013年6月11日,33岁的她搭乘神舟十号登上太空,同时也在那里完成了自己儿时的梦想——作为一名“传道授业解惑”的太空教师。


在全国8万余所中学、约6000余万名师生面前,直播了一场生动丰富的太空物理实验课。


“大家好,我是王亚平,本次授课由我来主讲……”



王亚平对孩子们说,童年的梦想最珍贵,每个人都要精心呵护它,努力实现它,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


而这场奇妙的太空课程,也让王亚平彻底“出了名”。



人们亲切地称她为「最美太空教师」,是太空中最亮眼的那朵铿锵玫瑰。


航天任务充满了风险和未知,但在被问起发射时刻害不害怕时,王亚平说,那一刻自己的脑海中只有6个字——责任,使命,圆梦。


“身处太空时,所看见的世界会让人得到升华,有些东西会变得‘很小’,比如得失;有很多东西则变得‘很大’,比如对家人、对祖国的爱和牵挂。”


2013年6月26日,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


从2003年梦想生根那一刻,到2013年成功到太空圆梦,十年弹指一挥间。


尽管镜头前的她笑意盈盈,在失重环境下看起来也游刃有余,但在鲜花拥簇背后的诸多辛酸,又岂是几句“辛苦”能说得清道得明的。



03

母亲王亚平


在神舟十号里程碑式的旅程结束后的第三年,王亚平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


如今时隔八年再次奔赴太空,5岁的女儿就成为了她最大的牵挂。

10月15日晚的出征仪式上,在人群的欢呼声中,王亚平的女儿一直喊着“妈妈加油”。

在此之前,母女俩还做了个小小的交易:


5岁的女儿有个心愿,那就是希望妈妈这次去到太空,摘一颗星星给她和她的同学。


作为报答,她会按照妈妈叮嘱的那样,好好照顾好自己和姥姥姥爷,好好学习。



带着和女儿的约定,王亚平飞向太空,续写自己“梦想与热爱”的故事。



与此同时,她还要面对更多未知的挑战。


因为对于航天员来讲,空间站任务是全新的。


它的飞行时间更长、技术状态更新、任务难度更大,尤其是空间站出舱任务,航天员要在太空中操作机械臂,进行舱外维修等工作,这些都是以往她未曾接触的领域。


不过,对于一位坚韧勇敢的航天员来说,这些困难都不足为惧。



功不唐捐,玉汝于成;因为热爱,所以坚持;因为胸怀星辰大海,所以选择乘风破浪。



王亚平是北京大学2018级博士生,在回母校演讲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的时候,她说,庆幸自己赶上了这样这个伟大的时代,一个农村出来的小姑娘通过努力,实现了人生梦想。王亚平说,祖国利益高于一切!

(改编自微信公众号在沪山东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航天员   神舟   人民日报   烟台   空间站   飞行员   女孩儿   中国   樱桃   航天   太空   北大   女儿   梦想   王亚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