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美芯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在芯片半导体领域,美芯企业几乎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像英特尔、英伟达等芯片厂商占据了绝大多数的PC端芯片市场;高通则是全球最大的手机芯片供应商。

虽然华为掌握了全球最先进的5G技术,却因为美多次修改芯片等规则,不仅华为失去了麒麟芯片和5G的优势,而且台积电、高通等企业也没能获得自由出货许可。

而由于芯片等规则的修改,导致美芯片企业不能自由出货,从而影响了整个芯片行业的发展。

特别是国内芯片市场,在芯片等规则被修改之前,国内市场的进口芯片数量达到了极为夸张的程度,小米、vivo和OPPO等一众国产厂商非常依赖美芯。

但是现在国内越来越多的手机厂商逐渐降低了对于美芯的依赖,要么用国产芯片,要么就加大研发投入,自研自用。

从数据上来看,只是今年前10个月,国内市场就减少了超过600亿颗芯片的进口,同比下滑13%左右,这对于美芯片企业来说并不是个好消息。

可是尽管如此,美仍旧没有放弃修改芯片规则,在没有出货许可的情况下,任何芯片厂商都不能进行自由出货。所以,外媒对此表示,属于美芯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首先,国内在自研芯片上取得重大突破。

自从芯片等规则被修改之后,华为就开始全面进入芯片半导体领域,国内的厂商也在加速自研芯片,截止到目前为止,华为已经打通了国内手机产业链,各厂商也在自研芯片上取得重大突破。

先是国内出现了大量的芯片企业,然后国内的厂商纷纷基于开源架构研发芯片,其中,中科院联合国内众厂商研发的第三代香山架构,阿里自研究的RISC-V芯片,都是国内芯片领域取得的成果。

可以说,在芯片规则修改后,国内厂商已经产生了危机感,并且马上行动了起来,迅速渗透到芯片半导体领域的每个环节,未来肯定会进一步降低对美芯的依赖。

其次,国内芯片制造工艺发展迅速。

未到年底,国内芯片市场就已经减少进口芯片的数量超600亿颗,这也是因为国内芯片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令国内对于美芯片的需求量不断下降。

目前来说,14nm工艺芯片基本上已经可以实现量产,上海方面也宣布在国产90nm光刻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中芯国际也可以小规模量产N 1工艺的芯片。

而现在的芯片市场,先进工艺的产能已经过剩,对于成熟工艺的需求不断上升,而全球7成左右的芯片需求都是14nm及以上的工艺,华为也基于14nm工艺,在芯片堆叠技术上取得突破,这也就意味着国内市场对于大多数芯片已经可以自给自足了。

最后,全球芯片市场已经发生了变化。

芯片规则被修改之后,不只是国内市场降低了对于美芯的以来,很多国家和地区同样也不再依赖美芯企业。

欧盟投入430亿欧元,目的就是为了在2030年实现全球20%芯片在欧制造的目标。荷兰宣布投入11亿欧元布局光电芯片领域,目的也是为了降低对于美芯的依赖。

所以不仅仅是国内市场,全球很多厂商都在加速脱离对于美芯的依赖,所以外媒才会说,属于美芯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对此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华为   出货   芯片   规则   厂商   领域   工艺   时代   国内   市场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