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历法及二十四节气

指导农事的是二十四节气。这个和地球的公转周期相关,地球绕太阳一周,二十节气就走一轮。所以古代一般通过斗转星移法、圭表测影法、黄赤交会法,计算二十四节气,现在呢是计算机运用物理公式和天文观测数据计算得出,所以现在的二十四节气能精确到秒级。

阴历呢是看月亮得出来的,阴晴圆缺一个周期一个月。又因为月亮绕地球转一圈用时29.53天(朔望月)。所以阴历的一个月是29天或者30天,是用来消除这个误差的。并且月亮一年中绕地球转时快时慢,所以民间就有了十五的月亮十六圆的说法。一般月圆发生在十五或十六这两天,也有十四和十七圆的。并且其实十六圆的日子比十五圆的日子还多。[偷笑][偷笑][偷笑]

今年2022年正月,月圆发生在十七,下一次要等到2029年3月1日。

阳历呢是看太阳得出来的。但地球绕太阳一周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不是整数天。所以隔一段时间就要修正一次时间。

然后需要参照上述周期制定历法的时候呢,就产生了阴历,阳历,阴阳历等不同种类的历法。

以阴历计算,12个月是354天,13个月是384天。地球绕太阳一周是365天多几个小时。单靠阴历的历法,一年时间和实际时间误差极大。隔个没几年,1月份就从冬天跑到夏天了。

以阳历计算,一年是计算清楚了,但数月亮又数不过来了。每个月差一天左右,原本1号月圆的,过几个月就变成15号月圆了。

阴阳历呢,则是兼顾阴历和阳历的。通过置闰调整两者时间差的方法,记月和记年。

中国现行的农历便是阴阳历,运用的是十九年七闰月法。平均每隔两年多需要修正一次,并且一次修正一个月,所以农历并不特别适合用来记日以及指导农事等。

古代中国老百姓运用历法过程中,总结出来许多经验和谚语。

什么过惊蛰节,春耕不停歇。九九加一九,遍地耕牛走。惊蛰一犁土,春分地气通。和农事相关的基本上以二十四节气为记时依据。

现在各国通行的公历,也就是老外传入中国的格里高利历,就是一部阳历,可以查一下中国的二十四节气,分别对应农历和公历里面什么日子。

你会发现公历里面每年也就相差一两天的事情。而在农历里面则是每年跨度很大因为二十四节气算起来是阳历的一种和老外的格里高利历同种类型的。

公历里面有个节日叫植树节。每年的3月12日,是固定的。对了中国古代也有清明节植树的风俗。植树造林,莫过清明。清明节基本上是每年的4月5日左右。

关于记时记日,中国古代有一套非常权威的记时法,干支纪年法和干支纪日法。什么辛亥革命,戊戌变法,甲午战争等等,还有生辰八字等等。

干支纪日从商朝就已经出现了,甲骨文中有大量记载。并且从春秋鲁隐公三年(公元前720年)二月己巳日起至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止,拥有2600多年连续不断的记载。留下了大量的信史记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历法   节气   阴阳历   月圆   干支   公历   月亮   阳历   阴历   杂谈   地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