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再登好汉坡

周五上午,朋友"球迷"就邀我周六登山,我问走哪条线路,他说从黄苟冲上风车口,然后走千丈岩,翻过好汉坡,从赤脚坳返回。这线路我走过好几次,全程包括吃饭的时间要9个小时左右,并且山路陡峭,难度较大。我很担心自己的体力,但为了不扫他兴,还是同意了。

8:20从黄苟冲出发,走过一段沙石路就进入竹林中的小路。竹林里没有一丝风,很快身上就出汗了,湿了的衣服粘在身上,怪难受的。

走出了竹林,就全是比较陡的路了,好在渐渐出现了秋景,红的黄的树叶在山野中特别显目。

因下半年少雨的原因,山上已没有瀑布,只有涓涓细流在石缝中悄无声息地滑落。

过了第二个取水点,路更加陡峭,久未登山的我显得十分疲惫,每走一百米左右就要休息一下,要不是怕人笑话,同时考虑到以后年龄大了上来的机会更少,真想当个逃兵。

"球迷"比我年轻十几岁,但走出灌木丛进入草甸的那一刻,他立马躺在路边的石头上,那近似虚脱的状态跟我差不多。

我们休息了一会,身体缓过了一些劲来,于是坐在这块接近风车口的石头上互相拍照,留下又一次到此一游的纪念。

有精神了,便开始看风景。芦苇银白的穗子早已随风飘落,只剩金黄的苇杆成片成片地铺满山坡,这哪像是高山之上,分明是辽阔的草原或是一幅关于秋天的油画呀!在这幅静美的油画里,一位女子款款地走来,成为画里一道流动的风景。

站在风车口口上,前方的山下是安福境内,往左经发云界通往羊师幕和明月山,往右是去武功山和九龙山方向。

我们从风车口往右攀登,回头可以看到发云界起伏的山坡,还有点缀其间的客栈。

在千丈岩平安驿站吃中饭时才发现店主已经换人,以前的罗老板曾指着驿站左前方的开阔地告诉我这里曾有过一个金门禅寺,但后来寺里的和尚全都死于一场冰灾。一百几十年前,武功山连续冰冻48天,山上的食品已经吃尽,山下又运不上来,寺里的和尚全部饿死。罗老板是听村里老人讲的,老人是听更老的人讲的,虽然是否事实无从考证,但听后心里有一种悲凉的感觉。我的目光落在那开阔的芦苇荡,只见万千的芦苇低着头,似乎在对那些逝去的僧人默默地祭奠。

中饭后从千丈岩到赤脚坳的行程十分地艰难,高高的好汉坡矗立眼前,攀沿其上的游人像蚂蚁一般,真是望而生畏。

几乎是挣扎着登上了好汉坡,此时头顶湛蓝的天空中飘浮着絮状的白云,仿佛伸手可及。往左眺望,安福境内的房屋鳞次栉比。右边的斜坡上,一棱形巨石只用尖尖一角站立于陡坡之上,历经千百年风霜,仍然巍然不动,其定力与毅力真是无与伦比。

从好汉坡下来时,看到两棵松树,它们的枝条向对方伸展,一棵已死,一棵巳显暮年苍桑,但它们仍然保持迎面相向的姿势,其生死相依的样子令人感动。

从好汉坡下到坡底的一个坳口就是赤脚坳。赤脚坳曾是芦溪通往安福这条古道的中点,我们从这条古道上往芦溪方向下山时,天色不知不觉暗了下来,古道渐渐模糊成一条坎坷弯曲的白影,从两旁的树林里不时传来归巢的鸟的啼叫。

我高一脚低一脚在这条陡峭的山路上行走时,脑海里一直浮现出山上那对生死相依的情侣松。我想,它们中的一方虽巳逝去,但彼此的根仍然紧握在地下,枝相触在云里。它们分担风雨、雷电和寒潮,同时共享蓝天、流云和彩虹。它们看似已永远分离,却又生死相依,这,应该就是伟大的爱情吧!

(2019年11月16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安福   好汉   竹林   芦溪   武功   生死相依   陡峭   赤脚   风车   古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