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接得罪人,你有吗?

文/宋增芬

有时候人很奇怪,你不知道的就得罪了一些和你不大相关的人,这种情况还时有发生。

很多话、很多事情、很多时候都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然后传来传去,加以想象、描述、夸张各个手法,就变得比较可气,可恼了。这是语言的魅力,还是传话的陷阱?

有时候你只是开个玩笑,并没有真正讽刺谁,针对谁,但是你这个玩笑总会涉及一种现象或某一类人。经过多事之人的对号入座、把他认为相似的人设放在一起,感觉就是说了某某某,于是有心有意地递过话去,生成很多嫌隙和气愤来,这都是有的。最可笑的是,第一个说话的人完全不知道第三个人在生他的气。

还有些人在夸夸其谈之后,非让听众的你站个队不可,非让你认定一下:他说的对不对、他说的那人错不错,若你不好评断,就只能说一个比较中立的话,或者一句比较客观的话。你没有完全站在他的立场啊,完了,那你就得罪他了,他当时会跟你翻脸或者没翻脸却记了仇,以后会说你的一些小坏话。当个听众也当出错误来了,是不是很搞笑?

这是不是都归罪于祸从口出呢?如果不说话又怎样?我也曾试过不说话,在整个酒场上就负责傻笑,负责嗯嗯啊哦。之后人家也传过话来说,哎呀,这家伙太高傲了,什么话也不说,是懒得说、不愿意说还是不屑于说?太不合群了,年龄不大、职位不高,架子倒是不小。整个就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你看,谁说不说话就不得罪人呢?

生活中的小是小非就这么讨厌,你愿意不愿意的,就是会有,妥妥地存在着,防不胜防。俗话说“谁人背后无人说”,放平心态就好了。因为观点和角度不同,咱们自己也会多多少少的说人家一点是非,即便是自认为很客观,很公正,有时候也难免会陷入误解,因为没人能360度地看准一个人和一件事。就算是神仙,如来佛祖也不能全懂孙悟空的心思,何况是人呢?

我们所听到的传言,谁能保证这中间传话的人没有多传、少传?或者误传呢?所以说话与传话都要实事求是,别加想像、不要艺术化、戏剧化、更不要阴谋化,说的,听的,很多时候都一笑而过,仅此就好。若当真,就是自找麻烦和烦恼了。

间接得罪人,虽然不是一件好事,还挺有点黑色幽默呢,不过这黑,有点一言难尽又哭笑不得。

壹点号一明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8

标签:得罪人   在线   何患无辞   齐鲁   酒场   欲加之罪   听众   客观   玩笑   说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