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的敌人

健康的敌人——饮食篇

仅就饮食而言,素食占比例多的人健康且长寿,而肉食占比例多的人慢病发病率明显增高。这两点是经过无数流行病学数据验证过的。

吃,有太过也有不及。好哪口不要紧,但要知禁,要适可而止,饮食再好,滥而无益。口味不爽的食物也不应该拒绝,偏食是绝对的不良习惯。节俭和粗茶淡饭是不同的,粗茶淡饭能让人身体清爽,而节俭只能让人心里踏实。从养生角度讲,粗茶淡饭足可以养形,而节俭的习惯是在养心,是在抚慰自己对于自然的怜悯之心。所以饮食是养形的保证,而吃的用心,吃得科学才不会让饮食习惯变成我们身体健康的敌人。

通常我们觉得吃是非常自然的,不会影响健康。可是医学上有很多的事实证明,吃得不合理,是健康的敌人。比如消化道的疾病与吃的习惯、食物的质量、就餐的时间等因素绝对关联。那些吃出来的病让病人苦不堪言。然而,那些以美食为精神享受的人们,他们何时注意到消化道的不适感是机体的预警信号了?

最具讽刺意味的实例,是有的美食家和养生学家,竟然因为吃出来的疾病而逝世。这说明对食物的色香味过度追求,以及对食物摄入规律的一知半解,可能会影响健康,应该有充分认识。

舌尖上的中国作为一档文化节目宣传了中华美食,为全世界的人们认识中国打开了一扇窗口,可是也让我们看到了人们为了追求美味而疯狂加工食物的过程。许多食材在经过仔细的加工之后已经面目全非。这种追求美味,追求感官刺激的色香味俱佳的食品与简单清淡自然的健康饮食相去甚远。

我觉得时尚应该是服饰家装一类的事情,是用来养眼和改善环境的,而关乎人们健康的饮食也玩时尚,对于健康来说就是灾难。

可以说时尚美食是健康的敌人。

健康的食物应该是原味的精华,越是加工深的食物越是对健康不利。所以有人总结说:未加工或只是初加工的是“食物”,深加工和精细加工的是“食品”。我们要首先选吃那些看上去不怎么好看的食物或者形和质都不错的有机食物,少吃那些包装华美的深加工多添加的食品,虽然它们广告做的天花乱坠,对市场化的商业行为,我们要知禁,那些都是健康的敌人。

吃出来的疾病最典型的病例是食管癌、胃癌。这种恶性的疾病不是在短期内就发生的。长时间的不良饮食习惯让机体不堪重负。热饮、高盐、刺激性食物、深加工食品的污染、剩饭、剩菜、长时间的偏食、腌制、烤制、熏制食物、异常发酵、各种化学添加剂。这些原本就不该吃下去的东西,不知怎么就堂而皇之的成了餐桌上的美食而且还珍爱有加。实际上这些所谓的食物充其量就是伴随着饮食过程的一种精神安慰剂,是精神对肉体无情的亵渎和折磨。这些不正确的饮食习惯、饮食理念、进食爱好,可能都是我们身体健康的敌人!

牛奶和鸡蛋,都是蛋白质,我们应该选择鸡蛋,就性质而言,鸡蛋是五行浑元,与人体相似。

牛奶则不然,从自然观点说,它是小牛的食物,不适合人的胃肠。再者,动物幼崽吃母乳,成年动物都天然的拒绝吃母乳,只有人类,采食其它动物的奶,供成年人饮用。这是违反自然规律的行为。

自然规律,俗称“天规”,是“达摩之剑”,我们应该有敬畏之心!

中医认为,动物乳可食,但不等于可以长时间食用。它有五行偏气,应该分其五行属性,在人体五行“偏见”时,作为调理适当食用,就是因人而异。

所谓五行偏见(现):正常人体生理是五行浑元,看不出木火土金水,而病理情况下,则可见一行突出,比方,肝火旺是木气太过、金不生水是肺气不及等等…

所以,经常大量食用动物乳及其制品,与常吃动物肉一样,可能对机体健康不利。

机体在代谢过程中需要的是组成其结构的基本物质,蛋白、脂肪、糖、维生素、微量元素、纤维素、代谢所需的生物酶等,而色香味型等要素和机体的营养代谢几乎没太多的关系。人类有了智慧之后,饮食就不仅仅是“加油”,而是变成了一种精神方面的享受。享受美食的人在吃的时候不会想:我的食道、胃肠道是否能承受这么复杂的食物?只有那些已经躺在病榻上的人,才有耐心听医生讲健康养生,才有时间反思检讨过去的饮食及习惯,但是很多人为时已晚。

美食对于多数人只是舌尖上的事情,几乎不会想到和胃肠道的关系。而脾胃五行属土,它是生长生命的土壤,木火金水因土气厚而生旺。不该发生的是吃的智慧被人为的异化,中华文明中健康的饮食习惯和认知被格式化了。

肉和油本是我们不该多吃的食物,虽然表面上我们的消化道可以消化它们,但我们的机体要花费更多的气血能量来把它们变成有用的物质,相较于消化素食得不偿失。

油脂,这种象水一样的物质,以这种形态存在的油脂自然状态下很少。人以其智慧炼取了油脂,大大方便了饮食,让我们形成了食用它的习惯。甚至商业,为了延长食品上架期,大量使用反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是自然中不存在的物质,当人们大量食用的时候,会在我们血管中形成脂肪超饱和状态而无法代谢干净,被医学上称为“脂毒”。它破坏我们的血管内壁,把我们的动脉变得脆弱不堪,成为破坏我们身体健康的敌人。

食肉的习惯,是那些游牧和狩猎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化过程中适应环境的结果。我们中原民族为主的中国人则是以采食植物为主的农耕民族。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的就是一副这样的胃肠: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如果让我们也像游牧狩猎民族的后代一样大量食肉,肉食也将变成破坏健康的敌人。在我们的机体中淀粉酶和蛋白酶的比例至少是三比一,机体更需要谷物而不是动物肉。

中国人起码有两种吃法,吃荤和吃素。甚至这样的习惯都已渗透到了自己的信仰之中。道教和佛教是几千年来国人选择的结果,他们都主张不杀生。“杀生益生离生逾远尔”这是道医孙思邈说的。然而,现代的国人已经没有几个人信佛信道了,没有几个人愿意遵守清规戒律。但凡天上飞的、地下跑的、水里游的几乎没有吃不到的。更多的人喜欢重油重盐重刺激味道的食品,这就难免让选择饮食的理念出现偏差,成为破坏自己健康的敌人。

吃肉,虽有禁忌,但四种人还是应该吃些肉的,毕竟,从营养学角度,新鲜的动物蛋白,是最好的食材。

第1种,生长发育期的孩子。

第2种,大病初愈,需要恢复身体素质的体弱者。

第3种,上了年纪的老人们,补充营养。

第4种,需要加强营养的运动员、体力工作人员。

除此之外,正常的成年人,肉食的摄入量应该受到严格控制,就像我们吃饭的量控制在八分饱一样。

其实,吃多少荤,吃多少素,在我们的牙齿上就可以分析出来。我们成人三十二颗牙齿,犬齿四颗有撕扯功能,代表肉食的摄入量,占15%。其它牙齿,有切、磨功能都是为了摄入植物的根茎种子,占85%。

吃肉,讲狼吞虎咽,是说蛋白的消化酶在胃肠,吞下去之后在胆汁和胰腺作用下,消化利用。

吃米饭,要细嚼慢咽,是说口腔有大量的淀粉酶,需要研磨和充分搅拌,才能有利于继续在胃肠道的消化吸收。

我们许多人在吃饭时正好相反,吃肉都忍不住多嚼一会,肉是真香啊,不忍马上咽下去。而吃米饭粮食时,却碴粥、泡水、碾粉,不愿意多咀嚼几下。其实咀嚼,是我们身体消化吸收植物类食物所必须的动作,细细的嚼,才能激动起胃肠道的消化功能,让包括淀粉酶在内的各种消化酶和各种生物活化物质被激活,对身体免疫系统产生作用。

另外,我们还有四颗智齿基本上没什么功能,占15%,因此摄入食物总量也要减去这15%,所以我们每顿饭都最好只吃八分饱。

这是造物主的安排,我们的饮食规律,也应该按这个比例安排,就符合自然了。

饮食,是机体摄取外部环境中有用物质的形式,是机体保持自我完善自我更新的本能。可是这种本能在智能的进化过程中被异化、被取代,人们不再为饥饿而吃喝,而是为美味、为时尚、为炫耀甚至为社交、为美容而吃喝。在这些过程中人们吃进了许多不该吃的食物(定型包装食品中的添加剂),而且在不该吃的时间吃喝(夜宵),在不该吃的环境吃喝(大排档),在不该吃的情绪下吃喝(商务酒宴),而且吃喝的总量也因就餐时间长而增加(社会应酬),这都违背了自然状态下机体的摄食和代谢规律。精神活动破坏了机体的平和状态,不良的饮食生活习惯成为机体健康的敌人。

我们需要改变,需要这种改变的理论根据。

我们应该懂得我们老祖宗传下来的饮食文化习惯,和选择食物的规律,就像中医选择和炮制饮片那样,依从“天造的(自然)比人造的(西药)好”这个原理,吃自然的,浅加工的,少添加的食物。

黄帝内经认为天人合一的根本意义就是宇宙是大人体,人体是小宇宙。宇宙万物之单一只有五行之偏性,而人体独得五行之全性。人体的五行偏见是病理,以自然万物的偏性调理人体之五行偏见是医理也是健康养生的道理。中医的饮食养生理念是来自古老医学的精华,因人、因地、因时的饮食调理理论,对食物五行偏性的认识,为我们日常饮食提供很好的借鉴和指导作用。我们不妨有意识的亦或是闲暇中读一读黄帝内经的有关章节,接受一点传统中医药文化的熏陶,对我们的身心健康,对我们的饮食生活习惯都有非常大的裨益。

我们应该知道,人生路漫漫,随时都有坎坷不平。饮食习惯也是如此,为了让自己过得更美好,日复一日,三餐五味,一定要慎之又慎,控制饮食欲望,自己不要成为自己身体健康的敌人。

眼看着就要过年了,按着我们生活习惯,放假、大吃大喝、饮酒、抽烟、打牌…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弱弱的提醒一下:健康,比什么都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敌人   健康   机体   食物   习惯   人体   饮食   动物   自然   食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