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与无锡的共同选择-双雄最终携手

11月23日,苏州与无锡协同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在苏州签署。一时间将苏州、无锡这对双子星城市推上风口浪尖。新一轮的城市竞争早已经悄然到来,而苏锡这对改革开放前三十年的弄潮儿,却始终给人后继无力的感觉,在网络上的风头也不如成都、武汉、重庆、杭州等中心城市。甚至不如新崛起的合肥。要知道,往前推10年,单论经济发展水平,苏锡兄弟眼里只有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别的城市,包括名义上的大哥南京,在他们眼里都是“刚波宁”。

熟悉江苏的人都知道,江苏人的骨子里是相当骄傲的,江苏十三太保向来是相爱相杀,互相不服。苏州、无锡这对最强地级市,虽然各方面都无限相似,但多年来始终相爱相杀,你追我赶。曾经80年代无锡领先苏州,90年代你追我赶,新世纪后苏州凭借工业园区和体量优势逐步反超。2010年后城建方面逐步超越无锡。但是无锡对苏州从来是不服气的。对于苏州而言,没有机场是他永远的痛。是什么让这对互相不服的兄弟主动携手合作呢?

苏州园区

强省会的崛起,是普通地级市的无奈

在城市竞争榜单上,苏州的对手是哪些呢?两大直辖市重庆和天津,四大超级省会南京、杭州、成都、武汉。无锡的对手又是哪些呢?两大计划单列市宁波和青岛,国家级中心城市郑州,娱乐之都长沙,三场豪赌咸鱼翻身的合肥,以及曾经相爱相杀,如今一起掉队的佛山、东莞,

近年来,杭州借助互联网电商浪潮崛起,挟G20峰会与亚运会的东风掀起大规模城市建设,北上深杭的口号在杭州的新媒体阵地上甚嚣尘土。重庆凭借体量优势一度冲到GDP榜单第四位,与杭州一起冲击着广州一线城市的“神格”。成都、武汉两大老牌强省会,地理位置均得天独厚,一手吸星大法出神入化。老大哥南京,也上演王者归来,南京都市圈的蓝图宣示着这座老牌帝都的骄傲与倔强。

而苏州呢,一座没有机场的普通地级市,行政地位无法相比。再看看周边,上海这座巨无霸不可与争锋,南京六朝帝都,两省“省会”,在长三角自成一体。杭州虽然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是发展势头依旧强劲,苏杭叫了几千年,苏州怎能容忍以后变成杭苏呢。多年来无锡与苏州始终在竞争中发展,苏锡常一体化合作了很多年,但是真正在经济上的深入合作,其实并不多,反而存在着大量同质化的竞争。

无锡水弄堂

再看看无锡的情况,宁波、青岛两大计划单列市,其行政地位和资源不是苏锡这样的普通地级市可比。郑州早早确立了国家级中心城市的地位,交通枢纽的位置加上人口大省河南的全力扶持,也许短期内经济质量很难接近无锡,但是体量超越确是可能的,长沙,合肥均是省内的绝对中心,科教资源均十分强大。目前虽然总量依旧不及无锡,但增速却十分吓人。07年的太湖蓝藻事件以后,无锡开始刮骨疗毒,一万多家工厂外迁,而后金融危机爆发,外向型经济遭遇寒冬,从此无锡在GDP榜单逐渐跌出前十。而目前在江苏省内,南京、苏州的优先级肯定是高于无锡的,徐州依靠区委优势,勉强可以和无锡平起平坐,南通受益于上海的辐射,省内地位虽然比不上无锡,但是在上海都市圈的分量却越来越重。

综上所述,在中国城市化进程进入到下半场后,城市的竞争不再是经济的竞争,而是经济、政治、文化、区位、资源、人才、科教文卫的综合竞争。除江苏外几乎所有省份都大力推行强省会模式。在这样的外部环境下,苏州和无锡无论经济再强,终究是一座普通的地级市,很那去诸位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去竞争。而内部环境,上海南京两大佬吸收了长三角大部分的资源,苏锡夹在中间。浙江那边杭州宁波的双城市也唱得风生水起。单打独斗的苏锡,如果不求变,早晚会成为上海的普通卫星城市。然后被一众副省级、省会城市超越,这对于骄傲的吴文化而言,是绝对不允许的。因此,苏锡的本次牵手,是大势所趋。

协同发展是双城融合,绝非彻底合体

苏锡协同发展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让很多人误以为是双城合体的前奏。其实我们稍微分析下,就知道合体是绝对不可能的,只能存在于想象当中。苏锡合体的前景当然十分美妙,苏州是最强地级市,无锡则是人均GDP第一的非资源型城市。两者相机,仅仅做一道数学题,人口超2000万(第四),GDP3.6万亿(第三),面积1.3万平方千米,几乎全是平原,拥有整个太湖的管辖权(常州那点可以忽略),湖泊纵横、河网密布,江阴港、张家港、太仓港三大长江港口,下辖县级市均为百强县榜单前十,两所211(苏州大学、江南大学),以及南大苏州校区、人大苏州校区、东大苏州校区三所顶级985的分校。这样的实力稳居全国第三,且和深圳广州等拉开一个身位。

东南大学无锡校区

但是,上海与南京中间,尤其是上海的周边,不需要再出现一个巨无霸城市。城市格局是全国一盘棋,如何布局是全局问题,绝非地区间简单的合并重组。上海作为中国第一大城市,万里长江的出海口,对外开放的窗口,其地位无可撼动。上海的区位决定了只能是上海。

历史上,超级大城市的出现与形成,都是国际国内多种因素下的必然,如曾经的汉唐帝都长安,外部而言当时的帝国强敌均在西北,长安位居关中平原,周围雄关险山拱卫,进可攻退可守。内部而言,关中平原土地肥沃,可以支持起首都的物资需求,且当时的国内经济重心均在北方,关中可扼守中原。北京成为帝都时,帝国的主要敌人已经转移至东北部,北京北部与长城和燕山山脉,背后是广阔的华北平原,又有京杭大运河这条经济大动脉可控制东南,历经辽金元明清五代经营,才有了后来的首都。南京则是中原陆沉时候华夏文明的避难所,是北伐中原的桥头堡,地形虎踞龙盘,北与长江天险,下游可控制富饶的江南地区。

苏州无锡地处江南腹地,不具备成为海洋经济时代成为全球城市的条件,这时候他们合体成为一个无限接近上海的经济巨无霸,只会限制上海的发展。而上海之所以有今天的成绩,离不开整个江苏尤其是苏南地区的倾力输出。

双城融合,该如何融合

本次苏锡协同发展协议的内容,主要是六大模块的内容:生态环境联保共治、产业创新集群共建、基础设施互通共融、公共服务一体共享、文旅融合多彩共促、交通建设。简而言之,打破区域形成壁垒,加强交通网络建设,降低城市沟通成本,联合治理太湖,产业群协同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文化旅游共建共享。

张家港

双城的协同发展,交通建设是第一步。根据苏锡两市规划,未来在苏州高新区与无锡滨湖区之间,将建立一条跨度太湖过湖通道,同时串联无锡的蠡湖大道、苏州的太湖大道,直接连接两座城市的城市快速路网络。同时提出了“轨道上的苏锡”这一概念,苏州3号线将向北延伸至苏南硕放机场,进一步提升苏州到硕放机场的效率,苏锡两市共建硕放机场,做大硕放机场的规模,无锡S3线将对接常熟,苏州地铁10号线(苏虞张线)对接江阴,通过地铁网络将苏锡城区北部、东部的江阴、常熟、张家港等三大强县串联,全面融入苏锡主城区。

常熟

在产业发展层面,则携手追求高质量的产业群协同发展。苏州、无锡均是工业强市,苏州更是全球第一大工业城市,在苏州、无锡的各种小镇上形成的产业链,几乎覆盖了全行业(如无锡安镇电动车),在高新技术产业,生物医药、智能装备、物联网、工业互联网、集成电路、新材料研发等领域,苏锡均孕育了一大批高质量的企业。与大牌云集的广东、浙江不同,江苏的工业更多的是聚焦在产业上游,做的是产业链(苏州的恒力、亨通,无锡的远东、阳光等,一般人很少知道,其实实力强大)。一旦苏锡的产业链能够真正地协同发展,减少不必要的互相竞争,其产生的规模效益,绝对不是1+1=2这么简单。

隔湖相望的苏州高新区与无锡滨湖区

不再散装的苏锡、未来已来

当相爱相杀、互相竞争多年的苏锡不再散装,身为无锡人的我,可以畅享在不远的将来。苏锡共同建设的硕放机场,其规模可与南京禄口、杭州萧山并肩。我们可以仅仅靠乘坐地铁走遍苏锡的各个角落,早上无锡的梅园赏花、下午可至沙家浜游船。苏锡强大的制造业基础整合发展,将形成全国最完备的工业集群,覆盖整个高精工业制造的上下游。无锡的城区将彻底相连,苏州的高新区和无锡的滨湖区隔太湖相望,相城区和新吴区不分彼此,锡山区与常熟不再有地域之分,张家港与江阴携手并进。

苏南硕放国际机场

或许苏州很难成为南京那样的政治文化中心,成为武汉成都那样的全省唯一,成为杭州那样的数字时代的媒体弄潮儿,或许无锡会被宁波青岛拉开总量的差距,会被郑州长沙赶上。但苏锡协同发展的宏伟蓝图,必将带来更好的明天,苏锡50%的绿化,早就是别人课本里的小桥流水人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无锡   苏州   帝都   双城   太湖   南京   江苏   杭州   上海   城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