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说:父母对子女没有生育之恩,是先满足自己的欲望,才有的你

我要你做一个堂堂的人,不要你做的孝顺子女。树本无心结子,我也无恩于你。但是你既然来了,我不能不养你教你,这是我对人道的义务,并不是待你的恩谊!

鲁迅老来得子,48岁时才有的儿子。

鲁迅原本不想要孩子的。

在鲁迅先生的育儿日记中,有这样一段话“我本以绝后顾之忧为目的,偶失注意,遂有婴儿...”“求子者日夜祝祷而无功,不欲者稍不经意而辄孕,此人间之所以多苦恼欤。”

怀上孩子算是一个意外,取名时,想到自己在上海居住十余年,孩子在上海出生,“海婴”的意思就是上海的婴孩。很朴素,完全没有我们很多人给子女取名时的郑重和寄予厚望。

为什么说父母对孩子没有生育之恩?

对“养恩大于天”这样根深蒂固的观念进行思考与怀疑,不加掩饰与美化的话,总是直接赤裸与难听的。

先是生理需求,再是满足自己人生中做父母的体验,最后是养儿防老,从始至终没有考虑过孩子。自己是否想来到这个世界,是否想当你们人生中儿女角色的配角……

生育是他们满足自己的欲望而产生的,养育是他们在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生育之恩不用报,养育之恩必须报。

父母精心养育你,那你也精心报答他们。如果父母只是在你成长的过程中给你一口吃的养育你,那同样他们老了你做到最低的责任就好。人在世界上都是独立的个体,不幸的童年往往比未曾来过这个世界还要痛苦。

鲁迅的育儿观念

鲁迅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书中写到:

父母存在的意义,不是给孩子舒适和富裕的生活,而是当你想到你的父母时你的内心就会充满力量,会感受到温暖,从而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

父母对孩子童年的好,是他成年后温暖的“避风港”。

孩子做错事情时,我们要愿意倾听他;孩子灰心丧气时,我们要愿意接纳他;孩子令人失望时,我们要愿意抱持他。

我们做的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你(我的孩子)无后顾之忧,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我们应该支持孩子,你是你自己人生的主理人,从来不是我的一位随从:

给你钱,从来不是为了让你回报我,对你好,从来不是为了让你顺从我

养育你,从来不是为了让你完成我未达成的理想……

鲁迅先生对小孩有一般人难以拥有的尊重与理解。

真正把孩子作为一个独立,平等的个体来对待,这才是良好亲子关系的底层逻辑。

一个真正受到尊重、信任和无条件感情支持的孩子,会有无穷的前行力量。尊重孩子的内在秩序性,孩子才能发展出孩子的自我驱动,自我选择、自我管理能力。

鲁迅先生在海婴7岁时因病逝世,但良好的早期教育为海婴的人生打下了结实的基础。

海婴1952年进入北大无线电专业,作为一个无线电专家默默从事广播规划工作。纵观他一生,毕生承受着父亲鲁迅的盛名,但是他斯文谦抑,从事自己热爱的工作,过得平淡且圆满。

在对孩子的教育中,我们要尊重孩子的想法,与他们共情,了解他们的心灵世界,支持他们的兴趣爱好,同时也不能过份溺爱小孩,要有一定的挫折教育,从小培养小孩的逆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鲁迅   子女   父母   这个世界   无线电   童年   从来不   小孩   欲望   孩子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