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中之云》:“作为“新浪潮”是否需要一种尺度”

你有什么兴趣爱好?爱看电影吗?很多人会把“爱看电影”这件事作为自己的一个标签,这里面有些人是真的喜欢,有些人可能只是试图让自己看起来很文艺。而真的认为自己是喜欢电影、懂得电影的这些人里,大多数都是限制于电影院里的那些片子,或者是一些叫座的、刺激的爆米花电影,往往越是看的多的人,反而会始终觉得有看不完的经典,有很多读不懂的因素。


《湖中之云》就是一个看起来很像文艺电影的名字,但它并不是,“湖”是西湖的“湖”,“云”是云影的“云”,它是影评人苏七七的一本关于中国当代地域电影的作品。


《湖中之云》的副标题是《中国当代地域电影与浙江电影新浪潮》,全书从杭州新浪潮入手,她谈《春江水暖》、谈《郊区的鸟》、谈《漫游》。我相信对于绝大多数的观影者来着这都不是熟悉的名字,就像作者所说的那样,这些影片的三位导演就像是被人抓在手中的三张牌,他们是在赌这些可以成为“杭州新浪潮”的开端。


当然,除了他们,还有纪录片导演萧寒、金行征、潘志琪,但他们的创作立足点、语言风格、题材等等都毫无相似之处,单凭他们都是活跃在杭州的话,似乎很难将他们全都划分到同一个流派当中。


说起“新浪潮”,它往往是某一个流派电影的重要发展时期,期间涌现出来的人和作品,会有着关于时代的、地域的、风格上的某种传承和统一,台湾电影新浪潮让我们看到了侯孝贤、万仁、曾壮祥、杨德昌,《悲情城市》、《牯岭少年杀人事件》、《超级大国民》等作品直至现在还是经典之作;香港电影新浪潮让我们认识了许鞍华、徐克、严浩……每一个国家都会有属于自己的电影新浪潮,而每一个新浪潮都需要一定的质和量的支撑,“杭州新浪潮”或者是“浙江新浪潮”现在还只是一个开端,走下去,才能够看到他更好的样子。


《湖中之云》所探讨的范围也并没有仅仅局限于杭州和浙江,贵州、藏地、内蒙古、台湾这些出现过某些“浪潮”和具有地域特点的作品。这些“浪潮”似乎是相对成熟一些的,他们拥有更多的作品,或者说是拥有更多的具有代表性的、更广泛的知晓率的作品,但作者在后记中还是提出了这样的质疑:作为“新浪潮”是否需要一种尺度。


最早的新浪潮电影产生于1958年的法国,他们提出“主观的现实主义”口号,反对过去的影片中的“僵化状态”。他们的背景诞生于当时当地历史传统的崩溃,作品中有对二战的反思,是发泄、也是解放。我们现在将这些地域性的作品归类为浪潮,很多大概还是有些不够的,但它们在某一个时代特色、地域特色上的代表性也足够翘起开端,作为观影者的我们,更多的还是要期待,以及更广泛的观看和探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云影   杭州   流派   浙江   开端   尺度   浪潮   地域   更多   作品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