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绝的生物重新出现,究竟是好是坏?地球即将第六次生物大灭绝?

有生物学家发现已经被世界自然保护组织认定为灭绝的生物竟然又重现于世了,这些生物究竟是没被人发现才被定义为灭绝,还是因为它们是在短短的几十年内由别的生物重新进化而来呢?也有人说这些灭绝的生物重新出现,是因为地球可能即将迎来第六次生物大灭绝?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那些已经灭绝却又重新出现的动物们。

大象的“近亲”象鼩

象鼩,一种长得像小老鼠,却又拥有像大象一样的长鼻子的小动物,不仅拥有灵敏的嗅觉,还能在草原上行动自如,象鼩的体型娇小可爱,性格活泼好动,体长大概20~60cm左右,属于象鼩目象鼩科,主要生活在非洲草原上。

然而就是这么一种可爱的小动物,却在1968年就被宣告正式灭绝。

在象鼩被宣布灭绝之后,人们都只能在教科书上找到关于它的描述和图片,然而在2020年8月,科学参考队在索马里竟然又重新找到了这种可爱的小生物,象鼩,这意味着这种小动物可能并没有灭绝,只是在人类看不到的地方默默的繁衍生息,不过以目前发现的数量来说,它们还不能摆脱濒危的困境,只希望接下来能够好好保护这种可爱的象鼩的生存环境,让它们灵动的身姿能够继续出现在非洲的大草原上。

澳大利亚袋狼

袋狼,也叫塔斯马尼亚虎,因为脸型非常像狼且是有袋类食肉动物,因此得名袋狼,但又因为袋狼的身体和四肢有横向条纹,看上去和老虎的皮毛有几分相似,且主要分布于塔斯马尼亚岛,所以也被称为塔斯马尼亚虎。

袋狼的体长可以达到1.8m,算得上是大型食肉动物了,然而这样的动物也因为人类的活动比如过度砍伐森林,对于雨林,草原等地的破坏而导致数量无几,在1936年最后一只叫做本杰明的袋狼,也从霍巴特动物园里离世,也宣告了袋狼这个物种正式灭绝。

后来科学家们曾利用以往袋狼的标本提取DNA,试图利用这些DNA片段还原出袋狼的整个基因序列,从而还原克隆出袋狼的整个生命体,而后来以失败告终。

在2016年的9月17日,根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说有澳大利亚的牧民拍到了袋狼在草原上飞奔的照片,而袋狼保护协会的建立者在看完这张照片后,确定这就是已经灭绝的塔斯马尼亚虎。

建立者表示如果有人能够将这些袋狼完好无损地送到保护者协会的话,他将竭尽全力保护这个物种,至此,又一个被宣告灭绝的生物重新发现了踪影。

加拉帕戈斯象龟

加拉帕戈斯象龟,这是一种生活在达尔文进化论的起源地,科隆群岛也叫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巨型陆龟,加拉帕格斯象龟在细分之下还有14种种象龟,神奇的是这14种象龟分别分布在科隆群岛的14个岛屿上,且只在这十四个岛屿上有过发现记录。

相隔不远的岛屿上,竟然能发现14种不同亚种的长相略有差异的象龟,还各自都在自己的岛屿上安稳地生活着,这种奇特的现象吸引了当时登上科隆群岛的达尔文,并给达尔文的进化论提供了灵感。

不幸的是,由于一场生物入侵和当地海盗的捕杀,导致这14这种象龟灭绝了将近一半,而剩下来的几种象龟也已经进入到了濒危物种的处境,费尔南迪纳象龟就是其中之一,它是生活在费尔南迪纳岛上的象龟品种,由于费尔南迪纳岛的象龟已经100年没被发现过存在的痕迹了,所以已经被不少科学家认为是已经灭绝了。

然而在2019年的二月份左右,一支科考队却在科隆群岛的费尔南迪纳岛上又发现了一只雌性的费尔南迪纳象龟,虽然只有这一只,但这也意味着这个物种还没有正式灭绝。

当地政府表示将会再派出科考队去科隆群岛上进行寻找,若能再找到一只同类的象龟,就会让它们进行配对,让这种象龟的家族能够再一次回到它们的家园。

重复进化的白喉秧鸡

白喉秧鸡是在印度洋中的小岛屿上发现的一种不能飞的鸟类,全身是棕栗色,鸟喙下方喉部的羽毛呈亮白色,主要分布在印度洋上的马达加斯加群岛以及附近的岛屿上。

根据科学家们的研究发现这种鸟类早在10万年前就已经灭绝,但在3万年前竟又重新出现在了印度洋上的阿尔达布拉环礁上,并一直延续至今。

并且通过科学家们对白喉秧鸡10万年前的化石和3万年前的化石研究的对比,竟然有了另一个更惊人的发现,那就是在这两批白喉秧鸡的化石中显示,它们都存在向着完全不会飞行的方向进化的痕迹。

在10万年前的白喉秧鸡的化石研究中发现起初白喉秧鸡是一种会飞的鸟类,但在它们来到阿尔达布拉环礁上后,由于当地食物充足且没有天敌,让这些白喉秧鸡不用飞行也可获取食物繁衍下去。

于是这些白喉秧鸡的翅膀逐渐开始退化,向着陆行鸟类的方向进化,让它们慢慢地成了一种不会飞行只会走动的鸟类。

但是由于地壳运动,海平面上涨,整个阿尔达布拉环礁完全被海水淹没,而这些已经不会飞的白喉秧鸡也因此灭绝。

但科学家们在研究它们的化石时却发现有些化石并不是10万年前的,而是3万年前的,那么这些10万年前就已经灭绝的白喉秧鸡又是怎么出现在3万年前的呢?

经过这些科学家们的仔细分析发现,这些白喉秧鸡是在阿尔达布拉环礁被海水淹没,又重新出现后才出现在阿尔达布拉环礁上的,并且它们和10万年前的白喉秧鸡同属于一个种类,并且它们在刚到达阿尔达布拉环礁上的时候竟然也是会飞行的。

但也同样是因为阿尔达布拉环礁上食物资源充足,所以这一批3万年前的白喉秧鸡也同样开始了进化,先是逐渐丧失飞行的能力,再是在陆地上行走需要用的的腿部及脚踝,开始向更方便的方向进化。

这个进化方向和10万年前的白喉秧鸡一模一样,但10万年前的白喉秧鸡由于遭遇了灭绝危机而中断了这种进化过程。

没想到几万年后竟又重新开始了这种进化过程,这令科学家们感到难以置信,并将这种情况称之为“重复进化”,意思就是一个物种在短短的十几万年间出现了两次进化的情况,如今我们所能看到的白喉秧鸡,就是由3万年前的白喉秧鸡进化而来的。

灭绝生物重新出现是好是坏

那么这些灭绝的生物又重新出现,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呢?从生物多样性的角度来说,这当然是好事,因为物种越多,那么这个生物圈就越稳定。

并且这些重新出现的生物也并不都是真的灭绝后重新出现的,因为有的生物只是因为长期没有被人类发现,所以才被定义为灭绝。

但它们极有可能只是在我们人类不知道的地方默默地繁衍而已,然后又被人类发现了踪迹,这是绝大多数已经灭绝的生物重新出现的原因。

只有极少部分生物是被确定真正意义上的完全灭绝后又重新出现的,也许是因为它们的生存条件得到了改善,才使得它们重新出现的,总的来说,被定义为灭绝的生物重新出现,是一件好事。

第六次“生物大灭绝”开启

那么第六次生物大灭绝是否会真的发生呢?只能说,确实有这个可能。

地球上发生的前五次生物大灭绝分别在奥淘纪、泥盆纪、二叠纪、三叠纪和白垩纪,而灭绝的原因分别是全球气候下降、海洋变动、火山爆发,气候突变、氧气减少、和第五次的未知原因。

而上面所说的这些原因,在如今也有发生,比如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全球气候异常,夏天特别热,冬天特别冷,以及日本的富士山可能会火山爆发等等。

并且这些生物大灭绝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每一次灭绝都会有70%~80%左右的物种完全灭绝。

而如今由于人类活动的频繁和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已经导致不少生物开始灭绝了,在人类发展的1000多年中,已经灭绝的生物已经占到了地球上所有生物的10%左右。

如此迅速的物种灭绝只可能是生物大灭绝的前兆,但之所以还没有引起大部分的人注意,是因为这个速度相对于人类的寿命来说还算不上迅速,但是对于动物们的进化速度来说,这个灭绝的趋势已经快的离谱了,也许以后,我们的子子孙孙将再也看不到如此丰富多彩的世界。

但也有人说这些生物的灭绝只不过是自然正常的演化过程,毕竟进化论也说过优胜劣汰,适者生存,那些灭绝的生物不适应如今的地球环境,所以灭绝,而人类的活动也是自然演化的一部分,适应的动物自然能够活下来,不适应的灭绝也正常。

不过支持这一类观点的并不多,因为我们不可否认的是,人类的活动的确给更多动物带来了不属于他们的灾难和危险。

我们和这些自然生物处在同一片天空下,脚踏在同一片土地上,如果地球真的发生全球性的灾难,我们人类也不能幸免于难,所以保护这些自然环境和动物,也是在保护我们自己,不知道你对于保护自然资源是怎么看的呢?

作者:真菌道友 校稿:川川

#头条创作挑战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费尔   科隆   环礁   白喉   生物   物种   群岛   年前   地球   人类   发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