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坪山,爱情山

江津城后有一座巍巍耸立的青山,山上长青艾草,故名艾坪山。又因古时有艾姓尚书墓葬于此,又名艾卿坪。艾坪山还与爱与情息息相关,又冠名“爱情山”。

(夜幕降临艾坪山)

艾坪山不算高,海拔只有300多米。初次上山之人,觉得山景很普通,没名山大川秀美。要知艾坪山之美,须知其气韵。艾坪山,几水环绕,与江津城浑然一体。山在城里,城在山间,山环水绕,山清水秀,天然成就了一座秀美山水之城。

(艾村屹立几江头)

联圣钟云舫在天下第一长联《拟题江津县临江城楼联》开篇即示:“地当扼泸渝,控涪合之冲,接滇黔,通藏卫之隘,四顾葱葱郁郁,俱转入画江城。看南倚艾村,北褰莲盖,西撑鹤岭,东敝牛栏,爓纵横草木烟云,尽供给骚坛品料。”其中,“南倚艾村”,即指如画江津城南倚靠艾坪青山。

(黄桷长廊旭日升)

说起艾坪山又名“爱情山”,别误以为此山景美清幽,为男欢女爱之专属。称之为“爱情山”,是指在此演绎的古今故事,虽然也有男女情爱,但更多的是人间大爱、故乡情怀。人间大爱,莫过于发自内心的爱国爱民爱家乡之情怀。史料记载了江津富有人间大爱之故事。

江津人、明代工部尚书江渊,就是一位名垂青史的大爱之人。明史记载了与江渊有关的四件大事。

(江渊塑像)

一是力主御敌卫国。正统十四年(1449年),蒙古军瓦剌部率兵南侵,攻陷土木堡,明英宗朱祁镇被俘,成王朱祈钰监理国务。大臣徐有贞等主张不抵抗,南迁避难。江渊与兵部尚书于谦力主御敌保卫京城,而得重用升任刑部右侍郎,奉命参与都督孙镗的军务。景泰元年(1450年),江渊出巡紫荆、倒马、白羊等边关,与都指挥同知翁信督修雁门关,加强边疆防务,有效地阻止了敌军深入。

(石狮子街江公享堂,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

二是为民上书减负。景泰二年,朝廷下诏免征田税十分之三,以减百姓负担,深得人心。景泰三年,户部却下令加征田赋,引起朝野轰动。江渊随即上书,称朝政出尔反尔、朝令夕改,将失信于民,有损朝廷威严,请求弹劾户部尚书金濂。景泰帝朱祁钰令追查此事,金濂被罢官入狱,并重诏免税,一时人心大快。江渊上书,不仅稳定了民心,而且规范了朝政,景泰帝倍加器重,加封他为太子太保。

(江公享堂庭院)

三是调粮抚灾蒙冤。景泰五年春,山东、河南等地遭灾,百姓饥荒,江渊与平江候陈豫同往安抚,查明灾情后,奏准朝廷出十余条便民措施,并急令追回淮安北运漕粮,作为赈灾储备。不料押粮漕卒乘机偷粮,损失严重。御史弹劾,江渊受牵连,险遭免职。后经查实,江渊调粮确系为稳定民心,并非中饱私囊,而未加罪,仍行文渊阁大学士、工部尚书、兵部侍郎之职。

(江公享堂书屋)

四是进退坦荡返乡。天顺元年,英宗夺门之变复辟称帝。徐有贞把持朝政,他对于谦、江渊当年拒敌之争怀恨在心,向英宗谗言,一代抗敌英雄于谦被横加“谋逆罪”而惨遭杀害,江渊被株连贬谪辽东。八年后,明宪宗朱见深即位,诏令为江渊平反昭雪,并官复原职。江渊为官一任功成名就,晚年不图在京城颐享清福,65岁时辞官返乡。回到江津后,他用一生积蓄兴办梅溪书院,全身心投入施教家乡子弟。

(石狮街江公享堂)

家乡的山山水水如诗如画,江渊漫游之后,留下了《观光集》、《锦荣集》和江津前后八景诗等千古佳作。江渊为国为民,淡薄名利,高风亮节,朝廷敕令在石狮子街江公享堂建御书楼。明宪宗朱见深钦题“北极勋臣府,西川相国家”。

(聂荣臻元帅母校江津中学)

江津人、共和国开国元勋聂荣臻元帅曾就读于艾坪山下的江津中学堂。1922年6月3日,留学比利时的聂帅给父亲寄回家书,爱国爱民之情,溢于字里行间:“……男也虽不敢云以天下为己任,而拯救父老出诸水火,争国权以救危难是青年男儿之有责!况男远出留学所学何为,决非一衣一食之自为计,而在四万万同胞均有衣有食也,亦非自安自乐以自足,而在四万万同胞之均能享安乐也!男素抱之志亦即男视为终身之事业也!”

(江津中学中八班教室,聂帅读书教室)

聂帅回国后,应邀任教黄埔军校、参加北伐战争、八一南昌起义、二万五千里长征,鏖战沙场出生入死;创建晋察冀抗日模范根据地,率领军民与日寇殊死搏斗;投身解放战争,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

(聂荣臻元帅陈列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党史国史教育基地)

其后,为了共和国的安危,聂帅主政国防科技,组织科技工作者成功研制“两弹一星”,让敌对势力再也不敢轻视我泱泱华夏。聂帅一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科学、对党忠诚,以大爱之情,践行了“视为终身之事业”之庄严承诺。如今,这封家书镌刻在艾坪山麓聂帅陈列馆展厅墙上,它时时激励着前来景仰的后代子孙,夙富远大志向,立志报效国家。

(艾坪山麓聂帅铜像广场)

江渊、聂帅的大爱,是政治家与伟人的大爱。艾坪山水之间,也有文人墨客挚爱故里,倾情留下的千古绝唱。

(联圣钟云舫塑像)

联圣钟云舫就是其中之一。钟云舫是离艾坪山不远的青草碚人。清光绪年间,钟云舫蒙冤入狱,在狱中一气呵成1612字的天下第一长联《拟题江津县临江城楼联》。他入狱三年,饱受煎熬,在愤世疾书之时,仍对家乡魂牵梦绕,其赤子之情,可敬可佩。

(滨江路联圣故事雕塑)

钟云舫一生创作了很多赞誉家乡的联语,如江津联:

江渚帝膏流,山巩六鳌归御座;

津梁天汉间,云开双鹤掖仙桥。

此联,为藏头联,上下联第一字即“江津”。其联倾用华美辞藻,出神入化地描绘江津的地形地貌独特而且富有灵气。大江奔流,山环水绕,其形其状,宛如六只神龟托起了帝王宝座,仿佛云中双鹤扶起了登天仙桥。如临其境,便有飘飘入仙境之感觉。

(滨江路联圣故里群雕入口)

如今,江津人秉承联圣文脉,组建楹联学会,联友时时聚会,下乡题联,讴歌时代,传承文明,被中国楹联学会命名为中国楹联之乡。

(白屋诗人吴芳吉塑像)

白屋诗人吴芳吉,江津德感坝人。吴芳吉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开白话文诗先河,用乡音乡韵创作的白话文诗《婉容词》、《护国岩记》,被选入当时的国文教材。“三日不书民疾苦,文章辜负苍生多”是吴芳吉诗作极富忧国忧民情怀的体现。

(江津中学,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

吴芳吉求学聚奎、清华,先后任教明德中学、西北大学、东北大学、成都大学,发起筹建重庆大学,回家乡接任江津中学校长,潜心施教乡间子弟。

(江津中学老校区过厅)

“九一八”事变,日军占领沈阳,消息传到江津已是晚自习后。吴芳吉当即敲响紧急集合钟声,学生们跑到操场。吴芳吉沉痛宣布了这一消息,满腔愤怒,控诉了日寇的罪行。师生们无不声泪俱下,义愤填膺。随后,吴芳吉亲率师生们上街游行,高呼“打倒日寇,收复失地,宁为沙场鬼,不作亡国奴!”口号传遍大街小巷,惊醒了入睡的街坊,街坊们也纷纷加入了游行队伍。

(江津中学老校区)

第二天,吴芳吉率人在校门外装上四尊土大炮,直指日本,以表示中国人民坚决打败东洋鬼子的决心。随后,吴芳吉组织师生水陆大游行,并亲自写出《抗日歌》让大家传唱。“日军占我沈阳,有何可商?有何可商?剑及履及赴东北,鲜血头颅相将!此仇不报任彼苍,枉在人间走一场。不忘,不忘永不忘,日军占我沈阳!”

师生队伍先在城里游行,再到大西门外渡口乘船,抛渡德感坝,顺游中渡街,四十余舟船首尾相连,旌旗摇动,锣鼓齐鸣,口号憾天。两岸百姓相拥江边,高声呼喊:打倒日寇,收复失地!

(江津中学老校区)

1932年1月,十九路军为保卫上海,与日军打响了淞沪之战。吴芳吉给时任湖南省政府秘书长的老朋友刘鹏年去信:“吉欲赤手与倭寇拼之,决于下月东出。”江津县长谷醒华,得知吴芳吉欲赤手空拳上前线与日寇决战,率师生代表苦苦挽留,劝说他致力于培养教育热血青年,也是为抗日作贡献。

(江津中学老校区)

1932年5月3日,吴芳吉应文幼章博士之邀赴重庆青年会演讲抗日新诗《巴人歌》。第二天,吴芳吉不顾多日劳累身心疲惫,返校当晚,立即召集全校师生,为大家朗读《巴人歌》,刚朗诵了几句,突然晕倒在了讲台上。经多方救治无效,5月9日,一代名师吴芳吉与世长辞,享年仅36岁。

(艾卿坪下柑园村大红袍红桔)

江津中学在艾坪山下。吴方吉对艾坪山情有独钟。闲暇之余,他登盘山道,临观音岩,凭栏俯眺,碧水东流,桔红橙黄,流香飘溢,吟诗赞道:“几水真真好,津城处处情。大西门外路,长忆艾卿坪。树树枝枝香桔子,村村舍舍涌滩声。风光四季明,归兴一舟轻。”

(柑园村大红袍红桔)

人们把艾坪山称之为爱情山,还缘于山上的一种小草。相传,有一年大旱,村民靠剥树皮挖野菜度日。村民巴虎采回淡灰色小草和米糠做草粑,之前没吃过,不知有没有毒。为了不让爱妻承担风险,他坚持自己先尝。妻子含泪看着丈夫咽下了草粑。小草没毒,还有淡淡清香。其妻称小草为“爱草”。

(艾坪山梨花盛开时)

因“爱”与“艾”谐音,又叫艾草。他们寻艾草添凑,勉强度过了饥荒。巴虎夫妻相濡似沫,儿孙满堂,百年后,双双乘仙鹤升天。巴虎爱妻成仙的故事传扬开了。乡民们不管是否荒年,总要采来艾草,做成艾粑尝鲜,传承巴虎爱妻美德。

(艾坪山民居)

每当春暖花开时,艾坪山头还会萌发绒绒艾草,只是会做香艾粑的人少了。艾坪山见证过无数爱情故事,有的令人倾慕,有的让人扼腕。

(艾坪山下长江江心莲花石,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

明崇祯年间,江津籍杨生在泸州官府任职,与川南名妓谢秋芳相识,二人情投意合,山盟海誓。杨生受小人诬陷被贬官职,与秋芳挥泪惜别时,承诺将为其赎身并结连理。杨生返津途中,郁疾不治,已辞人世。杨生去后杳无音信,秋芳思念心切,自己赎身赴津找杨生,但寻遍津城无踪影。当得知杨生已辞人世,秋芳悲泣不已,登江心莲花石吟诗后投江殉情,用生命成就了一曲凄婉动人的千古绝唱。其后有人题诗镌刻莲花石上:“琵琶声咽晚江滨,胜句留题石上新。名妓名花共今古,年年占得一枝春。”

(江心莲花石)

明代,艾坪山下的柳林坝是一片茂密丛林,时有樵夫一边砍柴,一边放声高歌。江渊漫游于此,对原生态山野风情一往情深,赋诗一首《柳林樵唱》:“深林柯斧响丁丁,采得枯枝人担轻。日暮并无行旅伴,月明唯有唱歌声。”

(柳林坝后的山林)

清代刑部尚书、诗坛盟主王士祯夜泊艾坪山江畔,也吟诗一首《江津夜泊寄怀李绥阳公凯》:“路入江州爱晚晴,青山红树眼中明。斜阳潮送孤舟上,沙岸人牵百丈行。”

(艾坪山松林坡小寺)

重庆曾名江州,其治所原在垫江。南齐永明五年(公元487年),江州县迁至僰溪口,即今江津支坪顺江口。其后,渝中半岛设渝州,管辖川东诸县。设在僰溪口的江州县隶属渝州,仅管辖现在江津周边区域。西魏(553-557年),江州县改为江阳县,治所由僰溪口迁至今天的几江半岛。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江阳县改为江津县,其名沿袭至今。

(艾坪山观音岩,院墙内原为艾坪小学校,院外两株古黄桷树已逾千年。网络图片)

艾坪山麓有观音洞,明清后,荒草丛生,香火渐冷。直到抗战时期,日机来渝狂轰滥炸,观音洞又成了人们的避难场所。1939年5月25日下午,日军轰炸机飞临重庆,在江津上空遭遇苏联空军志愿队阻击。激战中,一架苏军飞机在日机群中勇敢穿梭追逐,并击毁了其中一架。为了纪念苏军志愿队援华抗日,坠落田头的日机被拆卸运到江津城,用其铝残壳为顶,在长江之滨建造了一座中苏友谊亭。

(果研所老办公楼)

重庆直辖前,艾坪山麓设有四川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一大批柑橘科研专家集合在这里,选育柑橘优良品种,把江津柑橘和先进栽培技术推广到了南方各地。艾坪山下的江津鹅蛋柑,曾被选为广交会中国出口柑橘样品。

(果研究所锦橙(鹅蛋拑)品种园)

艾坪山原来只有几株古黄桷树伫立山头。上世纪八十年代,江津响应国家绿化荒山、保护长江的号召,人们登上艾坪山陡崖险坡,种植了2000多株黄桷树。如今,一到春夏,延绵数里的黄桷树连成翠绿长廊,石板步道穿行其间,走进步道绿树浓荫,凉爽宜人。

(艾坪山黄桷树长廊观景亭)

随后,艾坪山栽种了桃梨李等果木,建成了松林坡烈士陵园,整治了艾坪水库,修通了环山公路,新建了鼎山公园,艾坪山以更美更迷人的丰姿展现世人,也成了江津人休闲观光的好去处。

(艾坪山水库)

(艾坪山烈士陵园纪念碑)

艾坪山松林坡烈士陵园,高高耸立着聂荣臻元帅亲笔题词的纪念碑。“为家乡和祖国的解放而英勇献身的先烈永垂不朽!”

烈士陵园铭刻着1010名烈士的英名。其中有7位江津渡江战役牺牲的无名英烈。

(艾坪山烈士陵园纪念碑)

1949年11月2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12军解放了江津。按照上级的命令,进入江津各部队立即强渡长江,迅速投入解放重庆城区的战斗。11月29日深夜,渡江部队兵分三路,强渡长江,东门河坝是其中一路。

(东门古黄桷树,当年渡江部队在这株大树下集结后,驾木船强渡长江)

渡江木船遭到北岸国民党胡宗南守军轻重机枪和迫击炮的狂射。船过江心,在北岸马骁山下石牛滩搁浅,9名解放军和3名船工壮烈牺牲。渡江部队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强渡长江打垮了敌军防守,乘胜追击,11月30日,解放了重庆城区。

(东门长江对岸是马骁山,山下石牛滩是渡江英烈牺牲的地方)

渡江部队急于投入新的战斗,离开江津时没有留下烈士相关资料。安葬烈士时,完全不知道他们姓什么,是哪里人。几十年后,经多方查证,只查到了9位烈士中的两位。一位是12军36师106团二营教导员高根白,山西平定人。另一位是二营五连指导员邵永法,浙江东阳人。其他7位烈士,仍然是江津人民永远缅怀的无名英雄。

(艾坪山烈士陵园英烈碑)

邵永法烈士牺牲那一年,女儿邵凤琴刚满一岁。邵凤琴从未见过父亲,只知道父亲是解放军,父亲是什么样子,父亲在哪里,她一无所知。几十年来,她一直在寻找父亲。当她从华龙网看到江津离休干部魏澹撰写的《伟大的军队,光辉的历程》,提到了父亲的名字。2012年7月9日,邵凤琴夫妇千里迢迢赶到江津,在民政局工作人员陪同下,来到艾坪山烈士陵园,追念朝思暮想的父亲。当她看到墓碑上镌刻的邵永法英名时,扑上前去,跪在碑前放声痛哭,大声呼喊:“爸爸,今天我终于看到您老人家了!”这位64岁老人终于见到了父亲,这一见,却是在半个多世纪以后,是在为纪念为国捐躯的艾坪山松林坡烈士陵园。

(清明节,艾坪山烈士陵园祭英烈活动)

知晓艾坪山古今,你会感慨万千,也会流连忘返。当晴空万里时,登山顶松林坡极目远眺,群山拱围,江水如镜,大桥如带,一江两岸尽收眼底,你会心旷神怡。当来往江轮鸣响高亢长笛时,悠悠艾坪山更显古韵新姿,其情其爱一定会在历史长河中演绎出更多更动人的故事。

(艾坪山下长江晩舟)

(艾坪山下的滨江路夜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景泰   柳林   江津   松林   日寇   烈士陵园   长江   尚书   重庆   父亲   爱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