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旅途

人生是场单程旅行。倏忽间,那个当初豪情万丈、满怀激情走向讲台的女孩,已到知天命的时光。


回首走过的路程及过往种种,我心怀感激,生命中遇到的人和事,都是让我成长的笔笔财富。感谢有缘相遇的那些人、那些事。


尤其感激在我求学成长、教书育人过程中,遇到的多位恩师。他们如人生路上,迷茫之时,闪烁在夜空的群星,用他们看似微弱的光亮,指引着我,向前、向上,一路顺畅。


我的启蒙老师,是如同爷爷般的一位严肃又敦厚的老先生,他教语文,喜欢让学生到他面前逐一背诵,让我们练写小楷,这使我从小养成了诵读积累、细心踏实的习惯。


当时在村上的初小,上的是复式班(现在想来,大概是当时生源少、师资紧缺,一三,二四年级在一个教室上课。)老师常常请优秀学生做小老师,我尝到了“初为人师”的喜悦。也许,想做老师的种子,就是那是悄然播下的吧?


五年级时,遇到了一位年轻、有朝气、不拘泥、有创意的教师。他让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读我的习作,热情洋溢地逐句评点,让当时胆怯寡言的我感到被关注、被认可的别样的喜悦。此后,愈发喜爱语文,坚定了当老师的想法。


数年后,我和老师成了同事,老师事业上兢兢业业,一路高歌猛进,成了学校教学骨干,当了校领导。他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


后来,上初中时,又遇到了一位十分认真的老教师。他不仅用心教好每篇课文,还让我们利用中午时间大量读课外书,记笔记、写读后感。有时附近镇上影院放电影,还提前放学,让我们集体观看电影,写影评等。


还记得,当时《火烧圆明园》热播,老师大胆组织我们学生参加乡镇影评比赛,在一众成人参赛者中,我居然获二等奖。老师比我还开心,举着获奖证书和奖品——一本蓝色封面的日记本,热情洋溢地表扬了我:“不简单!不容易!后生可畏!要知道参赛的好多都是成人选手啊!好好努力,必有所成!”从老师激动的神情和略显夸张的语气,我感受到了赞许及勉励,心里热乎乎的。


平时,老师不光让我将习作读给同学们听,有一次,还将我的作文贴在教室门上,引来过往老师驻足,吸引邻班同学观看。这一殊荣,深深激励着我,同时也让我不敢懈怠,努力做得更好。


这位孙老师,尽管只教了我们一年,但好多场景都记忆犹新。印象最深的是指导我们写“恭”。原先写最后一点时随心所欲,有时会写上下点,但孙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大大的“恭”字,示范给我们看,用彩笔在前一个点的旁边写了最后一点,这一点,我一直记到了今天,不仅是这个字形,更是对汉字庄重、恭敬的态度。


后来,我当了老师,每届学生我都会让他们练好这个字,都会说一说关于这一点的细节,写字如做人,应该一丝不苟,严谨认真。


无独有偶,也有一位面冷心热的导师王老,也令我十分敬重。他是德高望重的大市老教研员,来我校指导缘于我校有一个省级研究课题。他不顾年岁大,路途远,经常来校传经送宝,历时八年的研究终于要结题了,我作为课题组骨干成员,有幸上了省级课题汇报课。


上课的前一天,王教研员又再次看了现场,听了汇报,最后看我写的小黑板上的教学目标,指着其中一个“段”字,第五画“提”,我习惯性地写成“横”且没露出头来,他细心地指出来,让我重写一下,我立刻改过来,对他肃然起敬,细微之处见真功,此后我写字更加严谨认真。


王老看起来严肃高冷,但却有着真心实意的提携新人的满腔热忱。那时还没有研究共同体,但凡大市,哪个学校有级别较高的活动,他都会通知我校,我时常参与活动,虽心快忐忑,但珍惜每次学习的机会。


有一次去参加一个规格较高的研讨活动,在活动间隙,王老看到我,热情地向别人引荐,说我们学校的教学目标研究,说我虽然是一个乡镇学校的年轻教师,但已经是大市骨干,那时首次评选大市中青年教学骨干,要求很严,我可能是占了课题研究的光,积累了一些材料,误打误撞评选上了。但王老师却热情地宣传我们学校及青年教师的成长。


听王老介绍,原来有些忐忑、惶恐,要知道周围那些都是各校的精英,无论外表还是资历都是光鲜亮丽,有些甚至名师。看他们投来友好热情的目光,听到他们真诚的话语,我慢慢地平静下来,自然地和大家交流,积极的参与活动,渐渐的也变得从容自信起来。


而当我融入了研究团体的时候,转眼却不见了王老,他像个静默的引路人,将我们年轻人引上教育行程,自己却悄悄地退隐了。


其实,无论是在哪个行业,所谓的后起之秀,不过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远些,走得快点。他们的成长、成功,脱颖而出,饱含着无数前辈的默默付出,智慧托举。


忆及此,脑海中又闪现出一位鹤发童颜、精神矍铄的老师——姜老师。他是市首届班主任培训班的班主任。


在他班上,感受到了老父亲般的严格和慈爱。他善于发掘每位学员的特长,外出观摩、活动设计、上课汇报、论文撰写等等,用人所长,激发潜能。


在这个藏龙卧虎的班级,他居然任命我为班委。要知道我好静不喜动,不喜欢抛头露面。现在赶鸭子上架,没办法,为了搞好每次的主题活动,只得加强学习,和相关同学联系、商讨,相互切磋。为了写好活动小结,只好细心观察、及时记录、不断反思。


不知不觉中,养成了读书、实践、反思的习惯。而每期班报上刊登了自己或同学的短文,也喜不自禁。现在,良好的读写习惯的养成,真得感谢当初姜老师的刻意打磨。


说到成人之美,关爱后辈,有个细节不得不说。当时城郊有个学校举行全国性的作文教学研讨活动,顾问向老师得知,立刻通知我和另一位青年教师参加活动,当时交通不便,向老和教研员张老问我们会不会骑骑自行车,我们说会。


不一会儿,两位老师就借来了两辆自行车。让我们试骑一下,然后左关照右叮咛:“注意安全,抓好刹车。”尤其令人感动的是,向老边说边为我们试了一下铃铛刹车。张老关照我们:“两只手五指分工,要始终抓住自行车的刹车,随时准备刹车。”边说边演示一番。


两位老师的言行,令人动容,让我铭记在心。这个习惯我一直保留至今。良好的行为习惯,为自己的安全健康,保驾护航。


人在旅途,得到的帮助愈多,我也愈发感觉到,人生路上除了亲人,朋友让我们倍感温暖;每个阶段,每个时空,相逢到的一位位恩师、长辈,他们无私的帮助、提携也让人铭记在心,感激不尽。


他们都是我们的良师益友,是我们成长路上的贵人,那些人、那些事,那关乎细节的点点滴滴,都刻骨铭心,成为前进的动力源。


身正为师,德高为范。师恩难忘,作为一名教师,我坚守教书育人的初心,也会将从各位恩师那感受到的这份善心、善行传承下去,以诚待人,尽己所能地成人之美。安适自在,乐在其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都会   人在旅途   恩师   大市   我校   刹车   骨干   习惯   老师   教师   学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