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最终会以何种方式结束?

我的思路是:贸易战一分为二

一部分是中低档产品,美国已经认了竞争不过中国,

产业链也回不来了,列入叫做可以合作的,

意思是放弃这一部分

降低关税后,中国也取消对等制裁,就缓和下来了。

另一部分还会继续激烈竞争,高科技那部分。

理论根据:比较优势也可以一分为二。

是静态的又是动态的。

我在2000年就在管理世界发表长篇文章,

说有两种比较优势,一是利用现有比较优势劳动密集型,

同时也要创造未来的比较优势

中国是个大国可以并行不悖的两条道路

当时凤凰卫视还给我拍了一个视频,非常轰动

第三个一分为二,是生产要素分为自然的和人为的两种

是亚当斯密最早提出的,

自然就是静态的,长期不变,除非资源消耗完毕。

还有一部分是人为的,可变的,动态的。

只不过西方经济学误导,为论证自由贸易代表发达国家讲话。

意思就是说发展中国家不要想产业升级,

你现在的优势就是劳动力,按静态的来,当时著名争论

叫做裤子换飞机。我主张自己造大飞机,

有个网给我和一个主流派经济学家,两个人打分

我占55%,他占45%,这是25年以前的事

现在要再打分你看有多少?我得占到百分之八九十。

形势确实是变了,自然资源原则上认为不变,

但中国的劳动力优势,是人为的可变的,变化有两个方向。

一个变化是说劳动力优势自然消失,年轻人越来越少或者都进城了,工资就涨了,不是一个好趋势。2008年叫刘易斯第一拐点,农村劳动力绝对过剩变成了相对过剩,

表现为农村的劳务工资先上涨,带动城市里农民工工资上涨

能进城的就都进城了,剩下老人和妇女儿童在农村。

第二拐点是没有了过剩,涨工资也招不着人,也快到了吧

现在使劲发展机器人。

我们的低工资优势已不存在,劳动力还有没有优势?

有没有另外一个方向?可通过人为升级?也是可以的

国际贸易理论后来羞羞答答的,不得不承认比较优势动态

首先是承认了有简单劳动力和熟练劳动力的区别,

来解释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出口劳动资本密集型产品,而不仅仅是资源密集型如农产品,说美国熟练劳动多。

60年代日本契机,自称为智力资源,

经济学造了新名词:人力资本,承认人的智力可以开发

又有“后发优势理论”,后进国家可引进先进国家技术

实现赶超。说得全是比较优势在变。

中国的出口升级也是按照这个思路和逻辑:

计划经济时期中国还出口粮食和石油,70年代是土特产品,

可以归为自然资源,本来没优势,是计划硬挤出来出口的

改革开放后集中发展劳动密集产业,是真正的静态比较优势

1985年中国纺织品占了出口的25%,叫拳头产品,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15年以后造船占了出口1/3,叫做劳动资本密集型;家用电器,造船,汽车,重型机械,仪器仪表通讯电子设备,航空航天等等,是资本技术密集型。

说明在市场机制下,比较优势也在变化,

何况再加上政府力量,通过人为努力来升级。

第四个一分为二,以国家力量要加强教育科技竞争,竞争大大加强,分工越来越细,同时互补性也在升级。造成了竞争性和互补性的对立统一。

现在说中美经济关系,只说合作双赢也不行,,想完全脱钩也做不到,还是我们提出的叫半脱钩。

中低档以合作为主,高端以竞争为主,

国家力量公开介入了高科技竞争,规模就更大了

美国制止不了中国的举国体制,自己也撕破脸了,

也不用自由派经济学家涂脂抹粉了,干脆公开国家力量出面打压中国高科技。全脱钩,新规则,印太战略都提出来了,

第五个一分为二,高科技电子通讯芯片制造方面高度竞争,

也仍旧不能摆脱互补性,竞争为主,合作也需要,

美国是居价值链的高端,中国完成劳动密集型的加工环节

还需要合作。

可以把科技战单独列出来了,就不再属于贸易战

科技战已规模成型。

如果这样的话,从贸易战里边剔除高科技竞争这部分

我们就可以,说贸易战可望结束,至少是缓和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5

标签:中美   互补性   劳动密集型   高科技   美国   劳动力   中国   静态   优势   竞争   结束   国家   贸易战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