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维度,解析中国产业坐标!

非凡十年

坐标中国

以十年为刻度,丈量产业新坐标

以发展为动能,开启时代新征程

从深井探深度

中央企业探索地球深地奥秘

保障国家资源能源产业安全

从动力看力度

中央企业新能源+创造绿色价值

无限“风光”在创新

从高原添高度

中央企业以5G加速数智转型

勇攀信息文明最高峰

从智造见精度

中央企业精益求精提高农机装备水平

护航国家粮食安全

从工艺聚强度

中央企业聚力打造“国之大材”

勇担材料强国使命

从实业要速度

中央企业增添改革发展新能量

助力产业科技创新加速度

……

从10月中旬起,央视财经频道《对话》栏目

聚焦中国深度、中国力度、中国高度、

中国精度、中国强度、中国速度

连续六周重磅推出《中国产业坐标》

对话中国石化董事长、党组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马永生

国家电投党组书记、董事长钱智民

中国移动党组书记、董事长杨杰

国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晓仑

中国建材党委书记、董事长周育先

中国国新党委书记、董事长周渝波

01 目前亚洲最深探井

中国产业“深度”坐标:“深地一号”-9300米

为什么要向深地进军?

马永生:中国浅层的油气还有很多,但是不足以支撑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全球超过6000米、7000米的资源分布大概在1/4,20%左右是在超深层这个范围。我们国家大概是1/3 ,塔里木占的比例可能超过2/3。因此不管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角度,还是支撑石油化工工业发展的角度,我们都必须要向深地进军。现在我们的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往深层走,把深层的油气资源尽快地探明并开采出来,是非常有必要的。

中国人打出了世界首口超过1000米的井

马永生:从历史的角度来说,世界上第一口超过1000米的井是中国人打出来的。公元1835年,在四川自贡,用13年的时间打出来的燊海井,是为了寻找天然气以及盐业工业的发展,这口井是现代钻井工业的奠基。随着技术不断进步,相信未来打出更深的井指日可待。

燊海井——世界上第一口超千米的深井

人类能“挖穿地球”吗?

马永生:世界上最深的井,是前苏联的科拉3井(CY一3),这口井深12262米。如果说把地球比喻成一个鸡蛋,它可能就在钻进蛋壳那个位置上。

大家知道地球是椭圆的,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层。地壳,厚度大概是从5公里到70多公里,如果到最薄的大洋中脊去打的话,可能已经钻穿了地壳,但是没有人到那个地方打过井,因为那是个火山口,温度太高。要想打穿地幔,大概要到2900公里,到地心,大概是6371公里,这个可能还需要N多代人的努力,“挖穿地球”也不是不可能。

02 世界最大的光伏板图形电站

中国产业“力度”坐标:“骏马电站”发电量24亿度

三大吉尼斯世界纪录在国家电投诞生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库布齐沙漠光伏“骏马”电站

国家电投“骏马电站”,不仅是国内最大的沙漠光伏电站,还经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世界上最大的光伏板图形电站。

青海省海南州千万千瓦级生态光伏发电园区

国家电投海南州光伏园区,光伏发电装机容量为8430兆瓦,打破2245兆瓦的原纪录,荣获最大装机容量的光伏发电园区吉尼斯世界纪录称号。

青海省龙羊峡水光互补光伏电站

国家电投龙羊峡水光互补发电站,光伏装机容量为850兆瓦,龙羊峡水电站装机容量为1280兆瓦,荣获最大装机容量的水光互补发电站吉尼斯世界纪录称号。

能源领域经历了哪些变革?

钱智民:回顾300多年来人类发展的历史,能源的变革推动了工业革命,推动了人类的文明发展。

17世纪末,英国人发明了蒸汽机,利用它的能源革命推动了工业革命。到了19世纪后期,美国打出了石油,发明了内燃机,成就了美国工业革命,从而推动人类文明。

如今,全球正处于化石能源向清洁能源的转变过程中,我们国家通过这十年的发展,已经赶上甚至超过了许多发达国家。

大力发展“新能源+”

钱智民:假如把新能源与互联网连起来,将算力引进来,就可以进行优化,包括什么时候发什么电,什么时候更经济,什么时候更环保等。未来家家户户除了是“用电户”以外,也可以变成“发电户”。

冬奥会期间,国家电投的氢能公司跟汽车产业合作了氢燃料的汽车。下一步还会跟船舶、火车等合作,目前已经跟中车合作了氢动力的火车,也跟大飞机合作研发了用氢的无人机。“新能源+”未来可能会给我们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带来极大的推动作用。

03 全球最高基站

中国产业“高度”坐标:珠峰5G基站6500米

在珠峰上建基站有多难?

杨杰:高寒高海拔地区对设备有特殊的要求,从整个的规划设计、工程施工到运行维护,都比一般地区的基站更复杂,也更艰难。

风大且寒冷,会带来哪些影响?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张平:高度的背后决定着技术的复杂度,这个高度代表着我们技术的成熟度。

第一个是标准,以前制定的是陆地平地上的标准,能否在那么高的海拔上适用。第二个是元器件,一般的元器件只能在零下40度使用,但是那么高的海拔,低于零下45度是经常发生的。第三个是天线,它能否在13级到16级的极限风速下,接受这么多的风载。

只要有需求,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建基站

中国的5G基站,北至黑龙江漠河,南至海南三沙,高至6500米珠峰前进营地,低至地下900米煤矿。

杨杰:这十年我们投入近2万亿进行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我们现在已经建设了590万个基站,全国人口覆盖率达到了99%,光纤宽带已经覆盖6亿家庭。

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鲁春丛:今年1月到7月,我国开通5G的基站数达到210万个,占全球60%。这标志着国家5G的创新发展取得了里程碑式的进展。

目前5G的发展已经涌现了20000多个应用的案例,5G+工业互联网的在建项目已经超过了3100个。5G已经融入国民经济的22个主要行业,对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这是全中国最大的5G企业专网

2021年起,宁德时代和中国移动在5G+智能工厂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的战略合作项目,建设了一张覆盖六省、九市、43 个工厂的5G企业专网。这张企业专网覆盖面积超过500万平方米,是目前全中国最大的企业专网,5G技术已经融入宁德时代生产的各个环节。

杨杰:打破物理空间,打破时空,它可以在生产过程、管理过程、运营过程,包括销售服务过程,使得整个宁德时代的生产更加柔性化,也更加精准化。

7%为93%的行业赋能

张平:从to C到to B,从单一需求到千行百业的需求,运营商要构建智慧型平台应对差异化的需求。实际上通信只占了GDP的7%不到,但我们在赋能93%的行业,让他们能够有更高的高度来做这件事。

鲁春丛:每一次网络的进步,我们作为普通观众总是高估它近期的影响,但是低估它远期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进,5G的杀手锏业务一定会体现在工厂的某个具体场景里。

04 世界领先的农机装备精度

中国产业“精度”坐标:具备自动导航系统的东方红拖拉机每百米行驶误差不超过 2.5cm

曾出现在第三套人民币上的“东方红”拖拉机

张晓仑:1958年,国机集团旗下的中国一拖集团生产了中国的第一台东方红的拖拉机,当时叫五四拖拉机。它每行驶100米,误差在33厘米左右。这台“东方红”在当时对全国来说是农业机械化的一面旗帜,也承载着全国人民巨大的期待,我国农业从此走上了耕地不用牛的时代。

中国一拖董事长黎晓煜:这台拖拉机的诞生,应该说是开创了中国由原始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一个新的时代。

代表当今世界顶级水平的拖拉机

张晓仑:现在我们自动辅助驾驶的拖拉机每百米行驶误差可以达到 2.5厘米,也就是说这些年通过我们的努力已经提升了13倍的精度。

如果把大地比作一块画布,拖拉机比作画笔,过去我们画的是简笔画,现在应该是精笔画,是工笔画。

为什么一定要实现国产化?

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会长陈志:这个世界太多变了,国外的机器不仅仅是买机器时候价格昂贵,像采棉机还有很多易损件、零配件,只能原厂供应,后续供应的零配件非常的昂贵。如果一味地依赖进口,遇到一些极端的情况,我们这个产业一定会受到毁灭性的打击。

新疆采棉机曾经就受到国外的断供,如果我们没有国产化替代的话,那么新疆的棉花就会受到毁灭性的打击,所以国产化替代这条路再艰难也要走下去。

05 全国首个万吨级高性能碳纤维生产基地

中国产业“强度”坐标:手指粗的一束(SYT65)T1000碳纤维可拉动两架C919

T1000是目前全球强度最高系列的碳纤维之一,全球仅有三个国家可以生产,我国的自主研发的SYT65与T1000强度相同,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可以生产T1000碳纤维的国家。

中国建材青海西宁万吨碳纤维生产基地,2021年9月实现一次性投产成功。该基地引领着我国碳纤维由千吨级向万吨级跨越,进一步提升了国产碳纤维的国际竞争力。

一束碳纤维竟能拉动飞机?

周育先:“(SYT65)T1000”实际上是一个强度指标,在中国来说,目前是碳纤维里边强度最高的一种碳纤维。

一束(SYT65)T1000的碳纤维,一米长才0.5克,但是它的强度可以承担500公斤左右的力量,我们手指头粗的一束碳纤维,可以拉动两架C919飞机。像T1000的碳纤维曾经出现过1吨1000万元的价格,但是现在我们集团已经研发出来的(SYT65)T1000的碳纤维,目前市场上面的售价已经是1000万元的三分之一左右,两三百万元一吨。

新材料有多重要?

周育先:全世界的科技和产业革命到了现在这种程度,新材料已经成为了一个国家科技创新的先导和基石,每个国家国民经济的发展、科技创新以及国防建设等方面的衡量指标就是新材料的水平,全世界70%以上的新战略性发展都依靠新材料。中国要从一个制造大国转化成一个制造强国,更离不开新材料。

碳纤维有多难造?

周育先:碳纤维本身具有非常好的力学性能,它的强度是钢的10倍,但是它的密度又只有钢的1/4,也就是说单位重量所体现出来的强度是钢的40倍,在一定的应用领域里边就很重要,比如汽车如果能够减重一公斤,就能够多跑很多的路,如果是从航空航天来说,一颗卫星能够减重10公斤,那就是不得了的事情。

所以我们必须要去跟踪这种全球领先的生产工艺,而这种生产工艺本身对我们就是封锁的,产品有时候都是禁运的。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建材从2009年开始另辟蹊径,从研发工作入手,研发高潮时,每天的研发成本相当于烧掉一辆桑塔纳。

通过十几年的努力,我们最终解决了T1000从0到1的问题,之后再从1到100。如果我们不从1到100,就转化不成大面积的生产,也解决不了我们的航空航天方面的材料需求,更重要的是,它能够推动我们整个国家材料产业的进步。

06 国有资本运营助力实业发展

中国产业“速度”坐标:累计投资投放到实体产业8300亿元

中国国新是扎根于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实体产业中的一家中央企业,专司国有资本运营,以增强国有资本流动性来推动优化布局,为实体产业改革升级、优化布局、创新发展提供支撑支持。

至今国新累计投资投放到实体产业的资金总额为8300亿——引领汇聚资本进入实体产业,助力实体产业跑出中国速度。

资本运营发挥“四两拨千斤”作用

周渝波:运营公司没有具体主业的限制,如果我们没有主业限制,跨行业、跨领域去搞投资,甚至认为哪里赚钱就往哪投资,这个里面的风险就太大了。国新的主责主业就是资本运营,不像投资公司、产业集团那样,它有两三个主业,经营目标上我们是要通过资本运营,通过我们的资本的流动性,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去助力我们的央企国企,更好地按照中央要求来优化布局转型升级。

我们国有企业几十年来,从生产线到厂房到产供销的整个体系的建立,最后形成的通常是重资产,在专业化整合、战略性重组的过程中,它往往缺少一定的流动性,所以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就恰好以市场化、专业化的方式来注入流动性,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用资本的力量助力产业创新发展

周渝波:国新的定位是扎根于实体经济的一家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不是一个简单的投资机构。在投资以后的投后赋能上,我们更加关注。我们投资的项目有战略资源,有核心器件,有重大的装备基础设施,还有我们涉及的国民经济的一些支柱应用的产业,包括新材料、电子元器件、化学制品等等。所以我们就要扎扎实实的通过资本的力量,把科技资源和产业资源能够更好地衔接上,推动他们更好地将科技成果转化成生产力,实现我们产业的创新发展转型升级。

———— / END/ ————

责任编辑丨陈婷

执行主编丨刘海草 张灏然

内容来源丨央视财经《对话》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吉尼斯世界纪录   坐标   中国   产业   碳纤维   维度   基站   拖拉机   电站   强度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