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入殓师:11 年记录 5600 名逝者,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终点

11 月 15 日,大家共同见证了一个数字的诞生:全球人口总数突破 80 亿。



在这个世界上,每过一秒钟就有 4.3 个生命欣喜坠地,同时,也有 1.8 个生命消逝于尘埃。


出生大都伴随着喜悦,而死亡不仅沉重,还如达摩克里斯之剑一样时刻让人担忧:


有一天我们终将离开人世,有谁会记得这一生的绚烂黯淡呢?


而这些努力活过的痕迹,还真的有人帮我们默默记录着。


这群人,来自一个你过去从没听过的称呼——“网络入殓师”。


他们想要告诉逝者:陌生人,你曾经来到过这个世界上,我们都知道。


为生命立碑


借由不少影视作品和新闻采访,入殓师这个职业越来越为人所知,他们为逝者化妆整仪,帮助逝者体面地走完这一生。



而网络入殓师,更多的是帮助逝者留下生存过的痕迹,比如为他们立碑纪念。


顾名思义,电子墓碑是一个为逝者亲朋好友建立的网络纪念地。


从 2011 年开始,微博网友“逝者如斯夫 dead”几乎每天都要发布 2-3 条微博“为生命立碑”。


资料来自公开资料或私信整理,而逝者可能是著名的科学家,也可能只是某个事故灾难中一闪而过的遇难者。



在死亡面前,没有身份地位的差别,人人都是平等的。


因为即使是一个无比平凡的人,也有无数光辉灿烂的地方值得纪念:


9 月 9 日,湖南一位大二的学生遭遇车祸去世,年仅 19 岁。



父母捐献了他的遗体,他的肝脏和肾脏让 3 名患者重获新生,一对眼角膜也让两名患者重见光明。


家人朋友们说他性格开朗,乐观随和,有当兵的心愿,也一直在为此努力着。


可意外突如其来,少年的梦想再也无法实现。


11 月 3 日,来自河南的快递员赵武涛倒在了工作的路上,这是他在北京送快递的第十年。



为了给患了胰腺癌的父亲治病,他独自一人在北京奋斗,没有朋友,没有亲人。


临近双 11,赵武涛一刻都不停歇,一天送的快递多达 566 件,最终劳累过度倒在了病床上,父母甚至没来得及见他最后一面。


更悲哀的是,去世第二天他就被移出了工作群聊,平时登录快递系统 APP 的账号也被停用,有关这个人的痕迹一点点被抹掉。


11 月 12 日,一位老人因为救一个跳河轻生的女孩,不幸牺牲。



在亲人和朋友的共同回忆中,大家知道了他的名字,年龄,籍贯,也知道了他为人忠厚,老实,勤奋。


命运不曾善待他,在年轻时就夺走了他的妻子,靠着一手木匠活,他养大了一双儿女。


就在终于要享福的时候,他却因为善良而永远地定格在冬日冰冷的河水中......


每条微博下都会点燃的蜡烛


在逝者如斯夫的微博中,这样的普通人占了一大半。


他们不再是新闻中的一个数字,也不是通报中的某某,而是一个个真实立体的人。


作家野夫曾说:人类潜意识里畏惧的并非身体的死亡,而是对恍惚没有来过此世充满了隐忧。


网络入殓师用记录的形式告诉我们,除了家人,还有许多陌生人也会记得:你曾经来过这世界,这个世界因你而不同。


除了为生命立碑,网络入殓师还肩负着联结生死的使命。


逝者如斯夫,生者长已矣。


每一个平凡的普通人都是家人唯一的英雄,当亲人突然离世,我们该去哪里安放悲痛,又该如何获得继续生活的勇气?


这些问题,或许可以在“思念星空”找到答案。


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


顺着微博账号“逝者如斯夫 dead”,我们可以找到一个叫做“思念星空”的小程序,打开它会一眼看到深蓝色的背景下,一个孤独的身影遥望着天边的孔明灯。



“只要你还记得,TA 的爱就一直在。”


为了留住那份爱,用户们来到这里,创建起一颗颗专属于对方的星星。


这些人中,有在恋爱第 8 年期待披上婚纱,却永失所爱的姑娘:



有相守半生,失去丈夫的妻子:



有中年丧子的无助母亲:



更多的是失去父母而无法自处的孩子:



这种隔着生死的情感太过于悲痛,即使作为陌生人,也会在翻阅中几次哭红眼眶。



都说“子欲养而亲不待”是人生最大憾事,在思念星空,所有子女都有一个共同的奢望:


瀑布的水逆流而上,

蒲公英种子从远处飘回,聚成伞的模样,

太阳从西边升起,落向东方。

子弹退回枪膛,

运动员回到起跑线上,

我交回录取通知书,忘了十年寒窗。

厨房里飘来饭菜的香,

你把我的卷子签好名字,

关掉电视,帮我把书包背上。

你还在我身旁。


——《你还在我身旁》



有人说,人在临死前,大多是不流眼泪的,哭的是别人,这说明死亡有活人所不知晓的快乐与平和。


但只有亲身经历过生离死别,才会知道,面对猛然断裂的情感,任何安慰的话都太轻太轻了。


思念星空就像一个无言的树洞,包容着人们的悔恨,无奈和哀思。


他们坚信着: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



那每一次想起,都是一次久别重逢。


这是思念星空的简介,也是网络入殓师的愿景。


直面死亡是为了更好地活着


“做这样温暖的事,博主一定很善良吧。”看过“逝者如斯夫 dead”的人大都会这样感叹。


不过现在回头来看,这个号的初衷似乎有点“目的不纯”。


“逝者如斯夫 dead”最早的创建者名叫林东平。


当时身为程序员的他,想要在互联网领域做出一些与众不同的东西,于是他将实验目标投向了彼时刚火起来的微博。


出于互联网产品思维,他认为大家会对死亡感兴趣,也准备借此吸粉赚钱,那时他对“情怀”并不十分看重。


建号初期故意营造恐怖氛围


建号当天,他发了三条微博:


“普华永道上海办事处的初级审计员,25 岁,入职半年,加班累死”;


“原凤凰网总编辑、现百视通首席运营官昨晚突发心脏病去世,享年 39 岁”;


“用友致远 COO 黄骁俭于 6 月 25 日在南戴河不幸溺水去世”。


然而关注的人很少,很长一段时间里,账号都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直到 2012 年,一条特别的微博改变了林东平的心态。


那是一个吉林长春的男孩,一直重复发一条求救微博:


“我叫 ,我是一个‘80 后’。从小到大身体就有小毛病,因为家里困难,今晚又被医院诊断出得了急性肺炎,而且很严重。


医生说,再等两天就治不了了,要我明天就住院。但是治疗费得 3 万元,希望有好心人能帮帮我。此信息绝对是真,着急、着急、着急。跪求。”


可没人愿意资助他,不久,男孩遗憾离世,终年 25 岁。


得知消息的林东平十分后悔,他发了一条微博来悼念男孩,也是从那时开始,他开始将陌生人的生死当作一件“与我有关”的大事。



随着粉丝越来越多,林东平也受到了不少质疑,人们指责他消费死者,吃人血馒头。


不过他并不在意这些质疑,他认为自己没有盈利,更别谈伤害到其他人。


事实来看也确实如此,他们不仅没有伤害到别人,相反,直面死亡、病痛、离别有时会让人明白如何更好地生活。


“逝者如斯夫 dead”还有一个叫做“星空夜话”的板块,这里记录着形形色色的困惑和感悟。


有人患上抑郁症在尽力自救,有人压力太大想要跳楼,也有人因为一直无法走出亲人去世的阴影而悲伤。


在评论区,有着相同经历的人会相互倾诉,相互安慰,路过的陌生人也都会留下一句“加油”。



因为个人原因,第一代博主林东平在几年前将账号转让了出去,目前的运营者可以称得上是第三代网络入殓师。


人在变,心不变,11 年来,“逝者如斯夫 dead”已经积累了近 60 万粉丝,开发了 #逝者追思#、#微博人生#、#与病魔对战#、#星空夜话# 等多个板块。


他们前前后后一共记录了 5600 多名逝者的信息,也在冥冥之中为无数活着的人送去安慰和希望。



死亡,终究是一个沉重的话题。


网络入殓师想要告诉我们:“如果悲伤不能消除那就做到与悲伤共存,那个你怀念的已经离开的人也希望你能够过好剩下的日子。"


其实每个人都是只身来到这世上,也总有一天会孤独地离开,路途许多人,只会陪伴我们一程而已。


我们终将学会告别,学会面对死亡,只不过,这是一个要用一生去学习的课题。


那些离开的人,让我们祝福他们吧,祝他们在另一个世界,可以快乐幸福。


他们的爱一定会化作清风,化作云彩,化作星辰,陪伴着活着的人继续前行。



参考资料:冷杉故事 | 网络入殓师,和5600个逝者的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逝者   生命   都会   逝者如斯   网络   终点   账号   陌生人   快递   思念   星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