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福气的人,会独处

《安顿一个人的时光》里说:

“一个人的生活,可以是平淡、乏味、停滞不前,也可以是一场充实、美妙、精彩纷呈的冒险。”

有福气的人,往往是懂得如何独处的。

试想一下,一个人如果总是为了团建、聚会而不得不合群的时候,属于自己的时光就会越来越少。

这样的人,会越来越觉得心灵空虚,一停下来就焦虑,一焦虑就想参加一些热闹的聚会来排遣孤独。

当一个人越来越不知道如何安顿自己的心,就越容易过得痛苦。

反之,一个人沉思,一个人散步,一个人独处,就是在不断地认识自己、提升自己,成全自己。

这样一来,才能真正享受到静谧的、祥和的、幸福的人生。

善于独处,才能发光发热。

独处,俨然是一个人难得的浮世清欢。

反之,不善于独处,甚至是害怕独处的人,就会觉得独处是一种恐惧,是一种加熬。

帕斯卡尔说:

“几乎我们所有的痛苦,都是来自我们不善于在房间里独处。”

学会独处,并且做到善于独处,才能慢慢地感受到生活的步调,享受到属于自己的节奏。

生命的质量,往往从善于独处开始。

真正有定力,有自律精神的人,也通常更喜欢离群索居,即便没有朋友相伴,也能够随时随地给予自己一份丰富的安静。

这种安静的独处时光,可以触及灵魂深处,绽放思想花朵。

《远远的村庄》一书中说:

“孤独是非常必要的,一个人在孤独时间所做的事,决定了这个人和其他人的与众不同。”

人间无处不清欢,只要你随时随刻拿出一股享受独处的勇气和乐趣,势必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度过一种高质量的人生。

敢于独处,生活会走向幸福。

很喜欢余华在《在细雨中呼喊》中的一段话:

“我不再装模作样地拥有很多友人,而是回到了孤单之中,以真正的我开始了独自的生活。”

活得清醒又富有远见的人,都会知道当乐此不疲地赶赴一场又一场的热闹聚会,或是不断地想要从别人身上找到满足感时,就相当于将幸福的能力交付在了别人身上。

不懂得安顿自己灵魂的人,最终就会像是大海里的浮萍一样,居无定所,人心涣散,希望迷茫。

美学家蒋勋说过一句话:

“寂寞会发慌,孤独则是饱满的,孤独是生命圆满的开始。”

灵魂的丰盈,在于随时随刻可以安顿好自己的灵魂,而孤独就是灵魂最佳伴侣。

懂得享受孤独,才能让心灵得以休憩,让灵魂得以宁静。

如同一个人自在地唱歌,无所顾虑地看风景,也没有压力地独自洗菜、做饭、喝茶。

《东方快车谋杀案》中有这样一句话:

“到了我们这个阶段,已经很清楚自己喜欢什么,讨厌什么。喜欢就尽情享受,讨厌就一点不做。”

生活得朴素一点,让自己更加喜欢独处一些,你活得才是你,你享受的才是真实人生。

如果一个人只是一味地想要从外面的世界来佐证自己的人生目标,通过他人的标准来度过自己的人生,就容易脱轨。

在漫长的旅途里,让独处成为一种习惯,也让它慢慢成为一种能力,让思想驰骋在漫漫的宇宙当中,让心灵翱翔在天空开外。
就像叔本华说的:

“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可以完全成为自己。”

保持独处的习惯,活出幸福的生活,让灵魂丰盈,在广阔的精神世界里,自由地翱翔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7

标签:丰盈   善于   有福气   灵魂   孤独   聚会   时光   心灵   幸福   人生   喜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