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水乡,一网打尽

对于北方或干旱地区的游客来说,江南的水乡是一种猜不来到底是什么样的诱惑,这种诱惑来自字面,来自画面,来自各方面。在旅游业发达的今天,你只要找准目的地,就可以一解这种诱惑。如果你够贪心,我建议你把目的地设在苏州,因为你可以一趟逛完苏州八处经典的水乡,它们是水乡,也是古镇。

周庄

周庄可以说是“出口转内销”的“梦里水乡”。上世纪九十年代,陈逸飞的一幅油画在国外出名,画中的周庄跟着蜚声海外,随之而来的外国游客带红了这座古镇,周庄也成为了苏州水乡的头牌景区。周庄古镇100元的门票里含有周庄博物馆、逸飞之家和沈厅等十个景点,但游客一般会将重点放在最上镜的双桥,想体验人在画中的感觉,穿行在十四座古桥间的印花蓝布篷木船非常受欢迎。

同里

同里有比周庄更多的古桥,这些古桥连接起了这座古镇的七个小洲。呈三足鼎立的三桥是同里的必打卡景点,但早在宋代就已繁荣的同里人文内涵其实在退思园这样的园林和嘉萌堂这样的宅院中。同里的门票也是100元,涵盖的九处景点中还包括崇本堂、耕乐堂、松石悟园和珍珠塔景区及几处故居和纪念馆。罗星洲是同里湖中的小岛,建有儒释道三教共享的庙观,但夏天的荷花更受欢迎,古镇东北的湿地公园比较大,扩展后已接到了周庄。

甪直

除了与周庄类似的景观,甪直一度给人最多的印象是它名称中生僻的“甪”字,其实这个字的原意是用那中间的三横一竖来形容这处水乡如棋盘般的水道。生于吴县的教教育家叶圣陶曾在甪直任教,因而景区内有了他的纪念馆和作文博物馆,以及仿若《多收了三五斗》中万盛米行的农具博物馆。纪念馆一墙之隔是保圣寺,这座南朝古寺看点颇多。在甪直78元的门票景点中,还包含了沈宅和萧宅等两处名人故居。

木渎

木渎古镇距离市区很近,公交就可到达。古镇上的山塘街与苏州古城里的山塘街如出一辙,但少了纷纷扰扰的人群。严家花园是木渎之旅的重头戏,清代苏州的几大名士和富商先后付出心血和银子打造出了这座园子。虹饮山房见证了乾隆下江南的的盛况,春晖楼古戏台中至今还保留着他坐过的龙椅。古松园里除了五百年的罗汉松外,还有园中园的美术馆和刺绣馆。木渎景区联票78元,但不花钱也可以在河岸以南的艺术街区游览。

千灯

千灯算不上典型的水乡,它的人文气息更浓。千灯是号称“百戏之祖”昆曲的发祥地,昆曲自这里走向全国,就连国粹京剧在曲调和表演上都受其影响,在千灯镇上的顾坚纪念馆中可观赏昆曲表演。千灯的另一个标签是顾炎武的家乡,其故居中有这位近代思想家的详细介绍。不过在千灯70元的门票景点中,始建于南梁的秦峰塔最为靓丽,古灯博物馆最不可错过,而保存完整的石板街仿佛把人的思绪拉回到了南宋。

锦溪

锦溪有着一眼望不到边的辽阔水域,五湖三荡中与水相接互溶的景色丝毫不逊于它那美丽的名字。锦溪的历史有一段动人的故事,终年浮在水面上的陈妃水冢即是这段故事的明证,而其东北方的古莲桥及两旁的连廊则是这座古镇最靓丽的名片--想跻身这张片名并不那么容易,要知道锦溪数得着的古桥就有三十六座。锦溪的看点不止于此,它的底蕴藏在九家精致而专业的博物馆中。

沙家浜

沙家浜因一部样板戏而为国人所知,直至现在这里也是苏州首要的红旅景区。展现沙家浜那段历史的纪念馆和红石村中的戏台糅杂在水乡古镇之中,横滨老街上还保留着当年作为地下联络站的春来茶馆。逛完了这些景点,剩下的时间就花在芦花荡中吧,每人40元的手摇船会把你带到芦苇的迷宫之中。如果意犹未尽,回到常熟市区,还可以接着逛清末名臣翁同龢的故居绿衣堂,以及有南宋名塔和碑刻博物馆的方塔园。

黎里

黎里的旧称是梨花里,凭借这一诗意的名字就足以让游客欣意前往,实际上四月的这里的确有梨花节。黎里古镇低调而古朴,主街上的廊棚首尾相接,河对岸依然有在周庄和同里消失的烟火气。黎里历史上因河运而兴,河埠古桥是镇上的标配,居中的道南桥是留影的最佳选择。想在古镇上多逗留半日,东圣堂、端本园、周宫博祠和已辟为柳亚子纪念馆的赐福堂都有看头,不要错过中心街上中国最大的锡器博物馆。

这八处水乡古镇分布在苏州周边的吴中、吴江、昆山和常熟等区县市,不过你不一定非要从苏州市区出发,像周庄、锦溪和千灯等古镇已靠近上海的青浦和嘉定,你其实也可以从上海出发开始这趟苏州水乡之旅,同时还能顺路游览上海一侧的枫泾与朱家角等水乡景区。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告秒删

#苏州旅游# #水乡# #周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5

标签:苏州   水乡   昆曲   景点   景区   故居   纪念馆   古镇   门票   博物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