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依科技研究报告:测试+惯导打开高成长空间

(报告出品方/作者:德邦证券,何思源)

1. 业务模式拓展延伸,设备+服务协同发展

公司二十多年来专注于汽车动力总成智能测试技术开发,通过持续创新和自 主研发,从单一测试设备提供商发展成为协同测试设备和服务的系统化工程咨询 服务提供商,并加深与车企在工程开发领域的合作。目前,公司主要拥有动力总 成测试和服务两大业务板块。从公司财务数据看,2021 年公司测试设备为主要营 收来源,占比 72%,但测试服务板块营收规模增长迅速,同比+97%。从盈利端 看,测试服务毛利率高于测试设备。

1.1. 发展历程:公司实现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的转型

扩大产品线+延伸业务模式,公司业务体系持续扩大。公司始建 1998 年,2004 年成功研制首台发动机冷试设备并交付上汽通用,把自研的数字化测试技术产业 化为填补国内空白的发动机冷试产品,实现了进口替代。2013 年以来,公司持续 研发投入和人才引进,将产业化范围逐步拓展到变速箱、涡轮增压器、水油泵、 新能源总成等动力总成细分测试领域,同时推出面向下游客户新产品研发设计的 测试服务业务。2016 年,公司进军新能源动力总成测试领域,并为蔚来汽车提供 测试服务。两年后,公司进军混合动力总成测试领域,并为泛亚提供测试服务。 2018 年至今,公司将人工智能等智能化新兴技术与汽车动力总成测试服务深度结 合,研发基于人工智能的工程咨询智能测试平台、自动导航和自动驾驶测试等项 目。2019 年,公司进军新能源动力总成智能设计、研发及工程咨询领域。次年华 依惯导组合系统通过了上汽乘用车前瞻技术研究部的验证测试,标志着华依正式 进入自动驾驶智能传感器领域。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励寅先生,下属子公司业务布局清晰。公司控股股东、实 际控制人均为创始人励寅先生,黄大庆、秦立罡系励寅的一致行动人。截止 22H1, 励寅先生直接持有公司股权 24.50%,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公司股权42.80%,创始人始终拥有公司控制权。母公司华依科技负责发动机冷试设备的研 发,下属子公司分别深耕于不同的动力总成测试细分领域,公司结合子公司的技 术积累与经验优势,在各子公司按产品类别划分设立研发团队,在公司相关产品 的技术已满足现有客户需求的情况下,继续保持技术的升级和革新,不断提高产 品的竞争力。


1.2. 财务数据:整体盈利快速攀升,新能源测试板块占比大幅提高

公司目前业务线包括动力总成测试设备和测试服务,组合导航产品放量在即。 公司目前业务板块分为汽车动力总成智能测试设备和测试服务。其中,汽车动力 总成智能测试设备负责对汽车零部件或整车生产下线前进行品质、可靠性和稳定 性等方面的质量检测。公司测试设备产品可细分为发动机智能测试设备、变速箱 测试设备、涡轮增压器测试设备、水油泵装配及检测装备和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 测试设备。汽车动力总成测试服务以实验室的形式为汽车动力总成性能、功能、 品质的设计、开发、改进提供工程试验和分析验证,提升客户的研发效率。组合 导航为公司 2022 年新增业务板块,应用于智能汽车定位系统。

公司整体营收及归母净利快速增长。2017 年以来,公司营收及归母净利随公 司业务扩张保持快速增长趋势,2021 年,公司实现营收/归母净利 3.2/0.6 亿元, 同比+6.2%/+38.5%,利润端增长速度高于营收端。2017-2021 年,营收/归母净 利期间 CAGR+34.1%/102.7%。22H1,公司实现营收/归母净利 0.7/-0.2 亿元, 同比-17%/亏损。受疫情影响,报告期内客户合同交货有所延期,导致验收时间推 迟,同时疫情期间测试业务因部分客户试验样机无法送达公司测试实验室,导致 本期营业收入同比下降。又因人工成本和研发投入同比增加,公司归母净利亏损, 后续随疫情缓解各项业务将逐步恢复。


测试服务业务高速发展,新能源板块占比大幅提升。测试设备业务为公司主 要的营收来源,2018~2020 年营收占比约 85%,近年来随测试服务业务扩展而占 比逐渐下降。2021 年,公司动力总成测试设备/测试服务营收分别 2.3/0.9 亿元, 同比-10.1%/+97.2%,占总营收比重 71.7%/27.2%。动力总成智能测试设备细分 类中,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测试设备占比明显提升,从 2017 年营收占比 3%提升 至 2020 年占比 28%。

公司整体盈利上升,分业务测试服务毛利率高于测试设备。公司净利率从 2017 年 3.3%上升至 2021 年 18.4%,盈利水平明显提升。2021 年测试设备/服务 毛利 1.1/0.5 亿元,同比-3.4%/+191.8%,毛利率 46.9%/59.2%。测试服务业务 2020 年受疫情影响收入规模小,毛利有所下降,2021 年恢复盈利高位。

公司管理日趋稳定,费用端稳定下降,研发投入保持增长。随公司经营管理 日趋稳定,产品成熟度提升,除研发费用率外,整体期间费率呈下降趋势。营收 端增长速度高于费用端,显示公司运营效率改善,整体盈利能力提升。2021 年公 司整体毛利率/净利率 50.7%/18.4%,同比+7.4/+3.6pct。22H1 公司毛利率和净利 率受疫情影响下降。从研发费用看,公司高度重视研发工作,2021 年研发费用率 提升至 8%。截止 2021 年底,公司研发人员 82 人,占比总人数 21%。公司专利 成果丰富,拥有 11 项发明专利、79 项实用新型专利、1 项外观设计专利及 83 项 软件著作权。


公司现金利用效率提升,偿债能力有所改善。由于公司提供非标定制产品, 项目前期垫支较高营运资金,现金回款周期长,业务模式存在流动性风险。公司 2017-2021 年存货周转天数及整体现金周期大幅下降,体现公司良好的存货和资 金管理能力。此外,公司通过 2021 年上市增资扩股的方式,提高流动比率,降 低资产负债率,有效提升长短期的偿债能力,为公司未来发展提供充分保障。

2. 测试设备:电动化催生行业发展,国产替代迎良机

2.1. 政策及市场引导下国产动力总成检测市场景气度提升

发展新能源汽车行业是大势所趋,虽然我国目前已成为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和 消费大国,但在技术方面与世界领先水平尚存在差距,尤其在新能源动力总成生 产过程中瓶颈凸显。新能源动力总成的发展与其检测技术密切相关。从客户需求 的角度看,动力总成系统的安全性及可靠性是新能源电动汽车发展并推广的根本, 政策端不断加强对动力总成产品安全、性能的要求,促进下游车企对产品研发阶 段及下线质量测试的重视程度,推动了动力总成测试市场的发展。另一方面,随 新能源补贴政策逐步退坡,从车企及市场角度看需更注重降低经营成本,开源节 流。因此,在下线质量检测方面,车企更倾向于性价比高的国产设备,国产设备 供应商的市场份额加速扩大;研发设计测试服务方面,第三方的检测机构对比车 企自建实验室实现了整体新能源市场的资源整合、数据共享、降本增效,是中小 型车企及市场新进入者的首选项,同时反向吸引行业龙头车企共同参与测试,以 市场的普遍测试数据作为行业发展方向的参考。

政策端加强对动力总成产品系统安全性检测要求。2020 年 5 月 12 日,工信 部制定并发布三项强制性国家标准,提高并优化了对电动汽车整车和动力电池产 品的安全技术要求。2020 年 10 月 20 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中提出,到 2025 年,动力电池、驱动电机、车用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取得 重大突破,安全水平全面提升。2022 年 4 月 8 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新能源 汽车企业安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制定并持续完善产品安全性设计指导文件, 加强产品在线和下线检测。政策端影响下游车企在设计阶段除产品性能测试外, 加大对产品可靠性、安全性的研发及测试投入;生产下线检测阶段,保证所有产 成品能够通过质量测试。

补贴退坡后下游车企削减开支,国产检测机构受益。2021 年 12 月 31 日, 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发改委发布《关于 2022 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 补贴政策的通知》,在公共领域补贴标准降 20%,非公共领域补贴标准降 30%, 并宣告 2022 年 12 月 31 日之后补贴彻底退出,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从政策驱动 转变为市场驱动。一方面未来新车产品力将直接决定产品的销量,车企将更注重提升动力总成产品性能指标。另一方面,补贴退坡加大新能源车企成本压力,驱 动新能源车企寻找降本手段,节约自建实验室的成本转向第三方检测,在下线测 试设备中选择国产检测设备,带来国内检测设备及服务需求的进一步提升。


2.2. 受益于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测试设备市场空间稳步扩大

2.2.1. 新能源细分市场空间受需求拉动快速增长

在政策引导下假定每个动力总成产成品都需要经历严格的下线测试环节,因 此简化认为下线检测的市场需求量与动力总成产品产量,即下游整车产量正相关。 从下游汽车整车行业的发展趋势看:1)整体汽车市场:整体汽车消费和宏观经济 增长息息相关,2018-2020 年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影响,汽车产销量大幅下滑, 但实际汽车市场对比发达国家尚未达到饱和,未来随我国经济水平的持续发展, 整体汽车市场年产量仍有一定上升空间。2)新能源汽车市场:新能源汽车产量整 体保持高速增长,其中 2019 年受补贴退坡影响产量略有下降,2020 年受疫情影 响,但在一系列政策的支持下(如延长新能源车购置补贴、放宽汽车限购等)新 能源消费持续回暖,产量保持快速增长趋势。我们认为,未来在政策推动及企业 的积极布局下,新能源汽车年产量短期内还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新能源汽车产量攀升拉动下线测试设备需求。根据 2020 年 10 月 20 日发布 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2025 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将占比总销量 20%左右。近年来车企加大新能源投入,新能源汽车行业呈现爆 发式增长,预计能够提前完成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的目标。2025 年新能源汽 车产量将达到 990 万辆,2021-2025 年 CAGR+29.3%。产量的大幅提升影响对 应新能源下线动力总成测试设备需求量的提升,成为推动未来下线测试设备空间 扩大的主要增长点。


2.2.2. 市场空间:2025 年国内市场空间超 40 亿元,全球市场空间近百亿

我们将整体测试设备市场细分为发动机、变速箱、水、油泵、涡轮增压器及 新能源测试设备五个细分子领域。细分领域市场需求分为新建需求和改建需求, 其中:1)新建需求 = 单位产量所需设备价值 * 对应下游市场零部件产量。单位 产量所需设备价值 = 每台设备金额 * 每条产线配备的设备数量 / (每台每年测 试量 * 平均使用寿命 * 设备使用率)。2)参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汽车制造业固定 资产投资完成额数据,改建和新建的投资完成额比例约为 1:2,因此改建需求 = 1/2 * 新建需求。

根据以上假设,我们得到国内 2022-2025E 年测试设备总产值 38/41/43/44 亿元,增速 7.9%/7.0%/5.0%/3.2%。测试市场整体呈现平稳扩张趋势,其中国内 新能源测试设备市场空间高速增长,2021-2025E 期间 CAGR+29.3%,市场空间 占比从 2021 年 15.1%上升至 2025 年 33.7%。

2.3. 国产设备市场提升空间广阔,进口替代进程持续

2.3.1. 公司在国内供应商中起步较早,具备先发优势

市场格局以外资主导,公司在国内测试设备提供商中占据主导地位。汽车动 力总成测试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分别是:简单测试设备、模拟电控测试 设备、数字化测试设备、动态测试设备和测试中心的建设、动力总成测试中心持 续升级和数据库建设。借助先发优势和技术积累,国外汽车动力总成测试的发展 已进入第五阶段,而国内汽车动力总成测试的发展技术与自主创新能力仍较为落 后,尚处于第三、第四阶段,面向高端应用市场的测试设备及服务基本被国外供 应商垄断。

国内竞争格局以外资占主导,国内测试设备提供商占比市场份额较少。在本 土供应商中,公司历史悠久,业务起步较早,04 年研制成功首台发动机冷试设备 并交付上汽通用,此后不断拓展产品业务线范围。根据测算,2021 年我国动力总 成测试设备行业总产值 35.2 亿元,公司当年测试设备业务营收 2.3 亿元,市占率 6.5%。公司在国内供应商竞争格局中占据主导地位,其主要的竞争对手是国外同 行业公司及其在我国的独资或者合资公司。

2.3.2. 公司在多个细分赛道以技术打破外资垄断,具备竞争优势

冷试技术是行业发展趋势,公司在该领域处于技术领先地位。公司动力总成 测试设备以冷试技术为主要亮点,应用于发动机下线测试台架以及涡轮增压器下 线测试台架。其中,汽车发动机冷试技术在不燃烧做功的情况下,对发动机进行 综合测试,具备成本低、测试节拍快、过程简单等多项优势。从环保管理和生产 效率上看,冷试更加符合当下汽车生产厂商研发、测试及生产的需求。随着发动 机冷试技术的不断提高与完善,国外汽车主流国家已经普遍应用冷试设备,国内 受到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制约还处于起步发展期。未来随节能减排、环保标准的 日趋严格及冷试技术的升级和推广应用,冷试设备将成为发动机下线测试的主流 趋势。


公司掌握冷试核心技术,提供产品质量保障。公司通过长期的自主研发和项 目实践掌握了冷试技术,其中故障映像技术、进排气压力测试技术、振动信号分 析技术是发动机冷试技术能否成功应用的关键。

起草行业标准,技术得到行业认可。2018 年国家工信部首次发布了由公司作 为第一起草单位起草的“发动机冷试方法”国家行业标准(标准号: JB/T13503-2018),同时公司发动机冷试设备成功入选了“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 术奖之科技进步三等奖”、“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百佳项目”和“上海市创新 产品推荐目录”,公司技术水平得到了国家及行业的认可,填补国内冷试技术空白, 达到实现进口替代的水平。

业务细分领域不断拓展,技术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除发动机冷热试技术替代外,测试设备整体的技术发展趋势向更高精度、更高转速、更快响应 速度的方向发展。公司持续技术创新,研发设计高精度快节拍柔性化的智能测试 装备技术,在测试设备领域得到权威科技查新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科技查新咨询 中心的认可,公司以技术引领行业的发展。

性价比+本地化服务,对比外资竞争优势明显。公司通过长期研发投入,在技 术上已经大幅缩短了与国际领先企业的差距,逐渐具备了与其竞争的实力。在此 基础上,公司通过对设备的反复改进,大幅降低了测试台的单价成本,其中发动 机冷试台对比外资降价 75%以上。后期也能提供性价比更高的备品备件、售后服 务和设备改造服务。售后服务方面,公司充分发挥本地化团队优势,贴近国内客 户的实际需求。根据公司目前对比外资竞争优势及仅占 6.5%的国内市场份额,预 计公司未来有望在测试设备业务板块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


2.3.3. 测试设备未来看点:充分利用行业壁垒维持毛利高位

公司在行业深耕二十余年,我们认为公司面对后发者的行业壁垒主要体现在 两方面:1)软件优势:下线测试设备行业需求整体化、集成化的系统工程思维。 公司以软件算法技术起家,侧重于智能测控软件系统的开发设计,为客户提供定 制化方案,符合动力总成测试市场的客户需求及发展趋势。2)工程经验:公司通 过与大量客户合作积累庞大的数据库,建立自己的测试数据体系,能够灵活分析 应对公司数据参数问题。公司除数据检测外,能够提供后续解决方案和调试。

公司测试设备毛利率对比同业处于较高位置,体现产品溢价能力。国内设备 供应商中,公司主要竞争对手(上市公司)为联测科技,提供汽车行业定制化测 试线产品。另外,根据联测科技招股书数据,选取大连豪森及天永智能为公司测 试设备的可比公司。大连豪森及天永智能主要提供装配线、生产线产品与公司的 测试线产品在汽车制造领域存在工序上的前后关系,与公司的智能测试装备的业 务模式、应用领域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公司作为非标定制产品提供商,测试设备 毛利率对比同业处于较高位置,能够体现公司因技术能力及项目实施经验而体现 出的产品溢价能力。未来随新能源下线测试市场爆发以及对外资测试产品的替代 效应持续,公司有望以至今所积累的工程技术经验及品牌形象获得更大的市场份 额,提升测试设备业绩规模。

明确国内竞争优势后积极外拓海外市场。公司于 2019 年首例海外发动机冷 试台架项目交付于韩国雷诺三星。2020 年进一步打开海外市场:与法国 Dangel 签订新能源下线测试台架合同;与 PSA 印度签订变速箱下线测试台架合同。同年, 海外订单顺利交付:发动机冷试台成功交付马来西亚宝骏;新能源下线测试台架 成功交付法国雷诺日本尼桑。2021 年虽有疫情影响,公司仍承接了欧洲涡轮增压 器性能试验台项目,此外也陆续与一带一路沿线的多家国际车企建立合作关系。 2021 年 11 月 7 日,公司与国际知名企业 TMEIC(东芝三菱电机工业系统(中国) 有限公司)进行了测试设备合作签约。


3. 研发测试服务:技术引领行业发展,公司市占率有望提升

3.1. 技术及车型迭代推动第三方测试服务高速发展

3.1.1. 新能源发展趋势下带来研发测试服务量价提升

国内研发设计阶段动力总成测试服务主要为新能源动力总成测试服务,未来 市场增量空间主要来源于两方面。其一是由市场新进入者增加以及存量市场竞争 加剧带来的年均新发布车型数量提升。其中市场新进入者包括跨行造车的新势力企业和转型后的传统车企;而存量市场竞争加剧主要由于目前市场上车企推出新 产品的节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自身销量,在行业龙头企业比亚迪的引领下,车企 未来发布新车的频率将不断提升。其二是因车企对高端测试项目的重视程度提升 而带来的针对单个车型样品的测试单价提升。在两方面因素叠加影响下,我们得 到国内 2022~2025 年测试服务总产值约为 201/308/335/349 亿元,同比增速为 43.2%/53.4%/8.8%/4.3%。

跨界造车+传统车企转型,未来新车型发布数量持续上涨。企业切入新能源汽 车领域的方式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传统车企转型,在已经拥有汽车生产制造能 力和经验的情况下切入新能源汽车赛道。二是跨界企业造车,科技及互联网巨头 以自身在软件、算力方面的优势跨行进入市场。由于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系统结 构上对比传统燃油机更简单,产品标准化程度更高,零部件数量减少约 1/3,叠加 政策端降低企业准入门槛,不再要求设计开发能力,多重因素影响下新能源汽车 行业新进入者增加,也加快了传统车企向新能源造车的转型进程。 在日益激烈的新能源汽车竞争格局下,车企为满足快速迭代的消费者需求, 投放新车型的频率不断加快,车企推出新产品的节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自身销量。 其中跨界造车的品牌保持每 1-2 年推出一款新车型的频率,而转型后的传统车企 依托其深厚的技术积累、资金优势及资源禀赋,年均推出的新车型数量高于跨界 造车企业。根据乘联会数据,2022H1 前 15 厂商市场份额占比 82.5%,其中转型 后的传统车企市场份额达 60.6%。我们认为,未来短期内年均新发布车型数量增 速将高于产量增速,各车企通过细化产品线抢占市场份额,单位新车型产量或呈 现下降趋势。


产品力决定竞争力,高端测试蓝海市场启动。由于消费者对车辆舒适型、安 全性要求提升,相关产品性能检测项目如 NVH (Noise, Vibration, Harshness)、 EMC(电磁兼容性)测试是下游各车企不可规避的研发重点。目前国内在高端动 力总成测试领域的技术成熟度不比外资,但由于国外测试系统价格高昂、操作复 杂等问题,国内服务提供商仍有较大市场替代空间。从新能源动力总成测试角度 说,目前国内高端测试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在突破技术难关后将得到广泛应用。

下游车企研发投入保持一贯增长。从下游整车厂商及一二级零部件供应商的 研发投入看,新能源汽车整体以及动力总成系统的研发投入额呈现不断攀升趋势, 2021 年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动力总成系统研发投入 959.45/205.81 亿元,同比 +29.6%/+86.6%。测试服务属于车企外包研发服务,测试服务市场随车企研发投 入增长而呈现扩张趋势。

3.1.2. 市场空间:国内动力总成测试服务市场高速发展,创造百亿市场空间

根据 technavio 统计数据,全球 2019/2020/2021E 年动力总成测试服务市场 规模分别达到 428.46/395.35/423.06 亿元1,根据中国汽车产量占全球比例推算中 国动力总成测试市场规模 2019/2020/2021 年分别达到 120.06/128.48/140.01 亿 元。测试服务市场中:1)新能源测试服务市场规模增量主要来源于市场新进入者 以及存量车企竞争所带来的新发布车型数量提升。2)燃油车动力总成系统技术相 对成熟,且在新能源汽车的替代作用下燃油车测试服务市场规模量呈现收缩趋势。 核心假设 1:2021 年新发布新能源乘用车车型数量为 200 个,2022~2025 年新发布新能源乘用车车型数量同比增速为 53.4%/59.7%/10.0%/5.0%,新能源 车企在未来短期内通过集中发布新车型吸引消费者,后期随市场格局逐步确定, 车企发布新车型的增速会有所放缓。核心假设 2:一个新车型的研发费用为 4 亿 元,其中 40%~50%的费用用于外包研发服务,外包研发服务中 30%的费用为测 试服务,因此估计一个新车型的测试服务费用为 0.48~0.60 亿元。 根据测算,我们得到乐观情境下国内 2022~2025 年测试服务总产值约为 201/308/335/349 亿元,同比增速为 43.2%/53.4%/8.8%/4.3%。


3.2. 公司抢抓新能源发展机遇,扩大品牌影响力,加速产能扩建

获批工信部新能源电机授权,增加公司品牌影响力。公司动力总成测试服务能力充分受国家以及行业的认可。继 2020 年 1 月获得 CNAS 实验室认可,2021 年 3 月获得 CMA 资质认定后,公司于 2022 年 3 月获工信部批准,成为针对“电 动汽车用驱动电机及控制器”的零部件部分授权检测机构,该认定扩充了公司在 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检测资质,填补了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公告检验检测资质的 空白,对公司规划及中长期目标具有巨大的正面推动作用。

与下游客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公司加强与下游零部件制造商的战略合作, 2022 年 7 月 5 日与法雷奥西门子上海研发中心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法雷奥西 门子电动汽车德国为全球电动/混动汽车制造商研发、制造和销售高压电机系统、 电机控制器系统及车载充电器系统,主要客户覆盖国内外知名品牌汽车厂商。建 立与零部件制造商的长期合作是公司测试服务业务未来业绩的有力保障。

公司募投项目扩建实验室数量并逐步实现全球化布局。为紧跟新能源汽车领 域的发展趋势,公司不断扩大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测试服务的规模,积极为客户 提供面向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产品研发的测试服务,2021 年公司已经建成运行、 在建和规划中的专业实验室共计 50 多个。通过首发和增发募集资金,公司未来将 加快实验室扩建节奏,并逐步将实验室向海外拓展,增强公司在新能源汽车测试 服务领域的国际影响力,为公司测试服务全球化布局奠定坚实基础。

4. 惯性导航:汽车智能化成就百亿市场空间

4.1. 惯性导航系统是未来智能汽车标配

惯性导航系统(INS,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是一种自主式导航系统, 不易受外部环境影响。惯性导航算法可以输出位置、速度、姿态信息,数据速率 达 100Hz 或更高。惯性测量单元芯片(IMU,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是惯性 导航系统的主流硬件,通常由一对相互正交的三轴陀螺仪和三轴加速度计组成, 分别测量载体角速度和加速度输出其相对位置。


MEMS 惯性传感器将进入产品成长期。从陀螺及加速度计的应用分类看,可 分为四个级别,分别是战略级、导航级、战术级和商业级,前者对精度要求更高, 后者更注重性价比以及轻便程度。在辅助驾驶技术以及自动驾驶技术的高速发展 下,商业级汽车导航的细分市场空间快速扩张,MEMS 惯性传感器因其价格低、 体积小的特点成为主流选择。同时随着 MEMS 材料工艺与制造工艺不断迭代,产 品向更高精度、更轻质、更低成本的方向发展。从陀螺仪的发展趋势看,高精度 MEMS 陀螺仪将逐步取代光纤陀螺,未来同步向军用和民用两大领域拓展。增量 市场叠加技术迭代,MEMS 惯性传感器将迎来快速成长期。

辅助驾驶市场渗透率稳步提升,自动驾驶汽车进入测试阶段。为全面提高交 通运输的现代化水平,汽车智能化成为继电动化之后的必然趋势。2020 年 10 月 27 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 2.0》中提出至 2025 年部分自动驾驶以及 有条件自动驾驶占比新车销量 50%以上,高级自动驾驶汽车开始进入市场。2030 年部分自动驾驶以及有条件自动驾驶占比新车销量 70%以上,高级自动驾驶汽车 占比新车销量 20%以上。根据《中国自动驾驶乘用车市场数据追踪报告》,2022Q1 国内 L2 级自动驾驶在乘用车市场的新车渗透率达 23.2%。目前市面上还未出现 L3 及以上自动驾驶汽车,但随政策端逐步放宽,我国已逐步开放公路(高速公路) 测试、无人化测试、载人载物示范运营等,未来中国有望成为继德国之后全球第 二个为 L3 级乘用车量产放行的国家。


惯性导航系统在定位系统中具备不可替代性。从智能驾驶整体定位需求看, 惯性导航系统是辅助驾驶以及自动驾驶应对车辆复杂行驶环境的刚需,是提高自 动驾驶全环境适应能力的必要补充。目前常见定位方案为 GNSS-RTK/GPS 技术, 定位精度较高且稳定,但存在依赖卫星信号的明显缺陷。在实际运行环境中,由 于多路径效应、卫星信号被遮挡等原因影响信号定位的精确性及稳定性,需要和 其他定位技术组合使用。因此,卫惯组合导航产品为高精定位的主流方案,采用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最优估计方法,对 GNSS 和 INS 定位导航信息进行融合,得到 可靠的导航解。

惯性导航系统的不可替代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提供相对定位:惯性导 航系统为自主导航系统,不需要从外部接收信号,因此一方面可以验证 RTK GPS 结果的自洽性,并对无法自洽的绝对定位数据进行滤波和修正。另一方面可以在 RTK GPS 信号消失之后,仍然提供持续若干秒的亚米级定位精度,为自动驾驶汽 车争取宝贵的异常处理的时间。2)信息融合中心:惯性导航可以作为定位信息的 融合中心,融合激光雷达、摄像头、车身系统的信息。在 L3 及以上自动驾驶汽车 中,将引入更多传感器支撑系统功能,惯性导航系统是所有定位技术中最容易实 现与其他传感器提供的定位信息进行融合的主体,可融合定位信息为决策层提供 精确可靠的连续的车辆位置、姿态的信息。

IMU 将成为智能汽车主流方案,短期内多种定位精度共存。目前惯性导航已 成为众多车企量产辅助驾驶汽车的主流方案。如小鹏 P5/P7、蔚来 ET7、智己 L7 等均配备至少一个惯性测量单元。从模组精度来看,根据不同的自动驾驶级别设 计需要所对应的 IMU 定位精度有所不同(主要包含厘米级高精度定位和亚米级低 精度定位)。未来中短期内自动驾驶市场仍处于以辅助驾驶为主导,高级别自动驾 驶汽车逐步放量的局面,因此对上游惯性导航测量单元的精度需求也存在多样性。

IMU 国内市场空间广阔,2025 年市场规模有望达 480 亿元。目前 IMU 主要 应用于 L2/L2+辅助驾驶车辆上,未来随惯导受重视程度提升以及 L3 量产放行, IMU 的适用范围将不断扩大,有望应用于所有级别的智能驾驶汽车中。 核心假设 1:根据《新能源汽车蓝皮书: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21)》, 中国汽车市场产销量稳步增长,到 2025 年销量有望达到 3000 万辆。 核心假设 2:随技术进步及产品成熟度不断提升,不同精度的 IMU 单价将呈 现下降趋势,其性价比优势逐步体现。通过平衡成本效益,车企或将增加每辆车 所配备的 IMU 数量以提升算法解算效率,整体 IMU 市场规模保持增长趋势。 我们认为,在 2025 年平均每辆车 IMU 使用个数为 2 个,IMU 平均单价为 800 元的情况下,市场规模有望达到 480 亿元。

4.2. 公司 IMU 产品具备性能和性价比优势

上游元器件以外资主导,国内企业加速布局系统层面与主机厂的合作。随 GNSS+IMU(卫惯)系统的互补优势逐渐得到重视,车企加紧与 Tier1 系统供应 商的合作研发。目前,高精定位系统核心上游元器件仍以博世、霍尼韦尔、意法 半导体等外资企业主导,但国内卫惯系统供应商有望利用本土化优势与下游主机 厂形成更密切的合作关系,为其提供定制化、差异化的产品。


车载惯导需同时兼顾性能和性价比。从国内惯导系统供应商的竞争格局看, 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市场中部分参与者(如华测导航、星网宇达等)以军用高 精定位产品为主营产品,战略拓展业务至民用自动驾驶乘用车、无人运输车等应 用领域,但因性价比劣势目前业务规模量较小。我们认为,在核心元器件外采的 情况下,中游系统供应商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算法能力带来的产品性能优势,以 及在民用车载领域大规模推广所必须具备的性价比优势。

公司以算法软件优势切入惯导领域。公司充分发挥自身长期从事动力总成测 试业务的综合研究能力,利用其软件算法优势、人才资源以及与下游主机厂的长 期合作关系切入惯导领域,在 IMU 模组器件开发方面具备行业竞争力。公司于 2020 年 12 月 30 日与上汽集团前瞻技术研究部签署了《智能驾驶定位技术合作开 发备忘录》,联合开发高级别自动驾驶中的定位技术。随惯性导航产业化进程的推 进,从 2022 年起公司未来订单及配套车型数量将快速提升。根据 2022 年 1 月发 布的股权激励计划,2022/2023/2024 年组合惯导产品产业化目标值所对应订单数 量 1/3/10 张;车型配套数量 5/30/60 个。

持续推进组合惯导研发生产和智能驾驶测试中心建设。公司未来通过募投项 目与国内有深厚研发实力的芯片制造企业共同合作,持续研究算法技术,不断升 级器件精度,推出高精度、高性价比车载惯性导航模组器件,有效满足智能驾驶 车企对高精度定位的需求,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车企的硬件成本。同时,公司积 极布局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测试领域。募集资金投入智能驾驶测试中心建设项目, 使公司形成虚拟仿真测试、实验室内测试和道路测试三位一体的智能驾驶测试服 务能力,形成新的测试服务增长点。

5. 盈利预测

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4 年总收入分别为 4.37/7.01/10.23 亿元,归母净利 润分别为 0.73/1.28/2.08 亿元。上述盈利预测基于以下假设: 收入端:1)测试设备:公司整体测试设备收入因进口替代效应持续而稳步提 升,其中新能源动力总成测试设备收入受下游需求拉动,同比增速高于传统动力 总成测试设备。2)测试服务:2022 年受疫情影响检测服务受限,随后续疫情影 响减弱以及产能扩建进度持续推进,新能源测试服务业务将进入快速增长期,综 合考虑假设2022/2023/2024年动力总成测试服务营收分别达1.57/3.14/5.06亿元。 3)惯性导航:随自主导航定位系统受重视程度不断提升,IMU 将成为未来智能汽 车标配,公司惯性导航产品于 2022 年进入放量阶段,未来随定点主机厂数量增 加,惯导营收有望实现快速增长。综合考虑假设 2022/2023/2024 年 IMU 业务对 应营收分别达 0.18/0.90/1.80 亿元。 利润端:公司测试业务毛利率对比以前年度稳中有升,惯性导航产品毛利率 参考制造业一般毛利率水平。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测试   总成   新能源   惯性   动力   设备   汽车   市场   技术   科技   公司   空间   高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