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康:在可预见的将来,房地产都将是“支柱产业”


《不会就问》是巨浪视线旗下一档年轻化的财经知识访谈栏目,栏目主理人张鹏会,花名“张不会”在8月26日就当下时代问题,请专家大咖拨开迷雾。

近日,《巨浪视线》对话财政部原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聊了聊中国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后的难点和“卡脖子”问题,思考中国改革的真命题。


以下为对话实录:贾康:经济和房地产你不能说谁拖累谁的问题,它就是应该结合在一起。刚才你用了一个概念叫“支柱产业”,我们的理解(房地产的)支柱产业的地位在过去和可预见的将来它始终存在。这个过程中间,它的表现、起伏、变化等等,这里边给人们的一些带来的不安、焦虑、政府的压力、老百姓的不满,我们都不能否认,都得正视这些矛盾和问题。

我们过去10多年(房地产)已经有几轮的起伏,而且随着一会儿热一会儿冷的起伏,已经出现了很明显的冰火两重天的格局。有人形容为像过山车一样,也有人把它比喻为打摆子似的,几轮的调控下来只治标不治本。

张不会:为什么像最近几年一直反反复复几轮的房地产的调整,一直是治标不治本的一个状态呢?

贾康:最简要的说这几轮的房地产调控都是行政手段为主,适合市场经济的经济手段怎么样真正的形成它可依托的制度机制?那么要落在2016年,就是9•30新政推出那一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很好的表述了“要解决基础性制度建设的问题”。什么是基础性制度建设,始终在有关管理部门那里没有明确的把它表述出来,怎么样以基础性制度建设来构建支持着(房地产)健康发展长效机制的这一套配套改革和管理创新,始终没有很清晰的一个方案。

贾康:我最简单的这样概括的本人的观点,是基础性制度建设至少包括四个方面,土地制度的改革,住房制度的改革,投融资制度的改革和相关税收制度的改革,缺一不可。

张不会:是。

贾康:它一定是经济手段充分发挥作用,不完全否定行政手段作用,但绝对不能像前些年看到这样行政手段反复使用,几乎无所不用其极,带来的是很多的误伤和扭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支柱产业   治标不治本   房地产   巨浪   基础性   中国   将来   手段   行政   制度   经济   贾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