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新标准”已发布,年龄不同,标准不一样,若你符合,真幸运

【高血糖的原因】

一、饮酒所致,喝酒会减少饮食,增加饱腹感,但酒精的吸收和代谢较快,不能较长时间维持血糖水平,因此会导致血糖升高。

二、服用某些激素类药物所致,某些激素类药物如强的松、地塞米松等,可使血糖升高。

三、压力过大,情绪和精神上的压力过重,情绪的起伏波动太大,会使人身体中的某些器官功能不能正常地发挥,造成体内环境紊乱,使血糖升高。

四、过度肥胖所致,过多的饮食会导致肥胖,而且容易导致血糖升高。

五、饮食不当所致,摄入过多,特别是甜食和含糖饮料,使得人体中的糖分含量明显高于正常标准,同时还会形成血中脂肪增加,造成血糖过高。

六、运动量减少所致,如果由于运动量骤然减少,导致胰岛素不能有效发挥作用,所以血糖也会出现升高的现象。

02

【血糖高的早期症状】

1、饥饿和多食:因体内的糖分作为尿糖排泄出去,吸收不到足够的热量维持身体的基本需求,会常常感到异常的饥饿,食量大增,但依旧饥饿如故。这是糖尿病早期症状表现之一。

2、手脚麻痹、发抖:有顽固性手脚麻痹、手脚发抖、手指活动不灵及阵痛感、剧烈的神经炎性脚痛,下肢麻痹、腰痛,不想走路,重视和两眼不一样清楚,还有自律神经障碍等症状,这些属于常见的糖尿病早期症状。

3、眼睛疲劳、视力下降:眼睛容易疲劳,视力急剧下降。当感到眼睛很容易疲劳,看不清东西,站起来时眼前发黑,眼皮下垂,视界变窄,看东西模糊不清。

03

【血糖“新标准”已发布,年龄不同,标准不一样,若你符合,真幸运】

体内血糖不断升高,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并定期检测血糖。根据大众认知当中,人们的血糖应该控制在空腹状态下3.9~6.1mmol/L之间。

在这个范围以外,通过此数值可判定是高血糖,比此数值低的则是低血糖。进餐后两小时的数值要不高于7.8mmol/L。

如今人们对于血糖的标准也有了重新的定义,因为人的年龄段不一样,体内血糖水平必然也是存在一定区别的,所以我们一定要认真对待,这样才能避免错过糖尿病的最佳治疗时间。

——青少年阶段

如果你现在正处于青少年阶段,日常精力非常旺盛,活动量比较大,血糖数值一般都处于非常健康的状态内,这类人群空腹血糖含量达到4.4~6.1mol/L,进餐后血糖含量不能高于8.0mol/L,糖化蛋白的含量不能高于6.5%。

如果青少年发现自己在进餐之后或大量运动后,血糖发生一定波动,首先不要着急,一定要自己慢慢平复下来,在正确的时间测量血糖,才能保证血糖的标准。

——中年阶段

重点人群此时正处于压力过大的时间段,工作家庭两不误,为了更好生活,工作上不停用处,在饮食方面不重视更容易增加高血糖风险。

这种情况下,中年人的空腹血糖值在6.1~7.0mmol/L间最佳,进食后的血糖值在8.0-10.0mmol/L最佳。中年人血糖一般都是出现偏高情况,这就要改变自己不良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

——老年阶段

70岁以上老年人身体机能退化,体内的各项器官衰老,相应的身体代谢能力会逐渐减慢,血液浓度增加导致流通的速度变慢,这种情况下血糖数值会逐渐放宽。

空腹血糖在7.0-9.0mmol/L最佳,饭后血糖维持在8.0-11.0mmol/L最佳。中老年人群都会出现血糖偏高情况,如果长期得不到正确调理,就会引发并发症。

04

【糖尿病人,不能吃的食物有哪些?】

第一、像花生和瓜子,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大量的食用肯定不利于体重的保持和血脂的控制,间接的影响血压和血糖的控制。

第二、有些人在生活中特别爱吃水果,认为水果所含营养物质丰富,但是水果也属于高糖食物,吃多了不利于健康。

第三、要禁酒,因为酒的性质及其代谢产物,对糖尿病的控制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会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因此糖尿病的患者最好不要饮酒。

第四、含糖的食物绝对不要多吃,因为会直接影响血糖,对病情非常不利。即便是含隐形糖的食物也需要少吃。

第五、对于高脂食品及高胆固醇的食品,糖尿病的病人不能多食用,对并发症产生比较严重的影响。

第六、油炸食物在制作过程中所含油脂比较高,会直接促使体内脂肪增加,引发慢性病变。

第七、口味太重的食物也不能多吃。糖尿病患者饮食尽量清淡,不可过咸。总之,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原则,应该是低盐、低脂、低糖饮食。

05

【糖尿病最新治疗方法】

1、口服降糖药物治疗,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发明了越来越多的新型口服降糖药物,这些降糖药物的特点是服用方便。一般一天吃一次,降糖效果非常好,而且副作用轻,血糖控制也好。

2、胰岛素、胰岛素的种类也非常多,现在很多胰岛素的注射都很方便,饭前可以注射,注射胰岛素后可以吃饭,或者漏打胰岛素,饭后可以注射皮下。

3、胰岛素泵的治疗,血糖值难以控制或胰岛功能差的患者可以接受胰岛素泵的治疗。这种治疗方法可以使血糖控制更加稳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血糖   胰岛素   高于   并发症   数值   新标准   体内   糖尿病   含量   幸运   食物   年龄   饮食   标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