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年前在新西兰,毛利人竟然拿人头和殖民者交易!多图胆小慎入…

大洋洲新西兰岛,当地的原住民,被称为毛利人。如今,毛利人占新西兰总人口的14%,他们的历史、语言与传统是新西兰的本地最大的特色。

早期的毛利人只用亚麻织物蔽体,所以互相之间,很难分辩身份等级。

所以,他们通过一种叫做“MOKO”的纹身来辨别身份。与现代纹身不同,它们不仅仅是身体装饰,他还纹在脸上。

从一个毛利人的脸部纹身,可以看出他所属的部落及家族历史,接受 MOKO是一个人生命中的重要里程碑,这就代表了他正式成人了!后来,这个人取得了一定成就,立下了功业,也会在脸上描绘不同的图案。

让我们难以接受的是:当一个脸上有纹身的人去世时,他的亲友通常会保留他的头部,做成标本长期留存。

毛利族首领托米卡·特穆图

标本的制作和古埃及制作木乃伊方法类似。

首先,把死者的大脑和眼睛被移除,头上的空洞都用亚麻纤维和树胶填充密封。

然后把头部煮沸或蒸熟,再在明火中熏制并在阳光下晒干几天。

最后再用鲨鱼油处理一下。

保存完好的人头,本地人通常叫“mokomokai”,被奉为家族的至宝,只在祭祀等特殊场合才会拿出来。

除了给自己人做“mokomokai”,毛利人还把战斗中阵亡的敌方首领的头颅制成 mokomokai。这些头颅标本在部落间有关战争与和平的仪式中一般起到重要作用。

如果双方对峙,那就拿出对方部落的人头标本,打击对面的士气。

如果双方渴望和平,那就互相交换一下对方的人头标本。

一切随着欧洲殖民者的到来,发生了改变。1770 年,英国航海家詹姆斯·库克船长登陆新西兰的时候,遇到了一个乘坐独木舟赶来想要和这群白人做生意的毛利老人,刚好,老人的船上摆了三个人头标本。

詹姆斯·库克

随船前来的英国植物学家,约瑟夫·班克斯立刻对这个让人毛骨悚然的东西表示了极大兴趣。

约瑟夫·班克斯

他表示,你带来其他东西,我们都不感兴趣,想要我们的东西,只能拿你手上的人头标本来换。

无奈之下,这名毛利老人卖掉一名 14 岁少年的头,换了一套衣服。这是欧洲人第一次见到 mokomokai。

可想而知,这东西被带回英国,立刻引发了轰动性效应。很多欧洲人对这种充满花纹的人头抱有极大的好奇。

于是,很多“冒险家”们前往新西兰,和毛利人交易mokomokai,把这种纹身人头标本作为古玩、艺术品和博物馆标本出售,在欧洲和美洲卖出天价。

面对生存压力,毛利人内部部落之间,一直战争不断。

那很显然,火枪是吸引力最高的商品。欧洲人迅速投其所好,向毛利人出售大量火枪。

这迅速改变了毛利人之间的战争模式,引发了剧烈内卷,最一开始,谁有一把火枪,谁就能迅速掌握战争主动权,到了后期,基本所有部落都用上了火枪,大家只能不停找欧洲人买枪。

最初,毛利人用亚麻、土豆和女奴换取枪支和弹药。但随着欧洲人对纹身头像的兴趣不断增加,其他贸易项目的价值就被比下去了。比如,购买一支火枪需要两吨亚麻,但如果拿人头标本来换,两个就可以了。

当毛利人之间的军备竞赛不断加剧的时候,他们也开始面临“货源不足”的问题。

于是他们会在斩首囚犯和奴隶之前,也不管什么传统习俗,给他们先纹个脸,砍完头做成标本,卖给欧洲人。

英国陆军军官霍雷肖 · 戈登 · 罗布利少将,收藏了极多的毛利人头标本

在“人头买卖”最猖狂的时候,如果一个地位高贵,脸上图样非常丰富的部落首领,没有安保力量就出门。那他一般活不过一个小时。

枪支的引入,加上欧洲人的挑拨,毛利人之间的战争愈演愈烈。根据不完全统计,1780—1830年,大约有4万毛利人死在火枪下。

终于,1831年起,英国驻新西兰殖民管理机构,颁布法令,禁止交易人头标本。

毛利人内部,为了尊重亡人,也逐渐废止了人头标本的制作。

目前,仍然有数百个保存完好的人头标本在博物馆或者私人藏家手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新西兰   库克   人头   殖民者   火枪   英国   欧洲人   亚麻   标本   纹身   胆小   年前   部落   毛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