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厂裁员,焉知非福

当美国芯片开发商 Marvell 在中国裁员数百人时,中国顶级科技公司和本土芯片公司迅速反应,立马向这些前Marvell员工递出橄榄枝。一方面大厂裁员让行业认识到寒冬到来,但另一方面人才的释出也给渴望人才的中国半导体行业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被裁员未必是坏事


受一系列政策影响,一些外国公司选择解散中国分公司。裁员听起来本是一件残酷的事情,但事实是,早上被解雇的 Marvell 工程师如果愿意,可以在同一天下午找到几个等着他们的工作。对于拥有五六年经验的工程师,一些公司提供的薪酬为 100 万元人民币或更多,此类报价与英特尔和美光等全球芯片巨头提供的薪酬水平相似。

记者在招聘平台上看到,Marvell员工发布的帖子下面会有几十条评论,而评论大部分都想要联系对方沟通新工作。其中不乏华为、澜起等大厂提出邀约。Marvell员工也表示,“身边的同事人均一百个猎头加。”有猎头也表示“有同事直接去Marvell办公室招人。”可见大厂裁员实际上对被裁的员工影响有限,被裁员的员工并不愁下一份工作。而这些有经验的人才又可以造福国内的芯片公司。从这个方面来看,外企裁员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辛酸。

当然,也并不是所有的人才都会流向国内公司。该Marvell员工也表示,公司在裁员的时候提供了转岗到国外的选项。这就意味着可能会有一部分人才流到国外。今年1月,美光解散了上海的DRAM设计部门,有媒体证实当时美光为公司员工提供技术移民美国资格,部分核心员工将可携带家属一同移民美国,但目前无法确定有多少员工会选择移民。不过该Marvell员工表示“大部分不会出国”。总体来看,至少在Marvell裁员事件中,会有一大部分技术人才被国内其他的公司吸收。这对于极度渴望人才的中国半导体企业们是一件好事。

国际半导体设备与材料协会调查显示,全球75%的半导体企业认为缺乏相关人才。这些资深芯片工程师在半导体市场的抢手,反映了半导体行业求贤若渴的状态。

半导体行业不再“冷门”


全球范围都在加大对半导体人才的培养,人才供给满足不了企业庞大需求,已经成为全球半导体产业头疼的问题。这也让半导体职业成为热门选择,行业平均工资水涨船高,大厂们为了留住员工毫不吝啬。日本半导体制造设备企业东京电子将日本国内外的普通员工追加发放平均30万日元的夏季奖金。韩国三星电子发放了相当于5个月工资的特别奖金。中国台湾地区,为了留住人才,以联发科为代表的半导体大厂为实习生提供了带薪实习的机会,且薪资水平与正式员工相差无几。而在欧美大型半导体设备企业中,荷兰阿斯麦尔和美国应用材料公司等也大幅提高了员工的工资待遇。

美国招聘搜索服务“Indeed”数据显示,2022年7月美国半导体领域招聘数较3年前同期大幅增长64%。瑞士德科集团旗下猎头企业阿第克统计显示,美国2022年半导体技术人员跳槽时的平均年薪比上年增加18%。

国内半导体行业方面,启明创投合伙人叶冠泰表示,“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年薪就可以到五六十万,尤其是在几个大厂争夺的情况下,这种没有任何经验的刚毕业的大学生的薪资远远超过了正常的市场规律,制约了整个芯片市场的平衡。目前芯片的热潮实在是太大了,这个问题可能在三五年都不会容易地被解决。”有工程师表示,“现阶段加薪加得非常夸张,每年都调20%,这个加幅(前几年)是完全不可能发生。”西安中科创星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米磊认为,这样的薪资并不合理,“以前(薪资)低并不代表现在高是合理的,以前低也不合理,现在高也不合理。”

全球半导体行业正通过高薪争夺半导体人才,这凸显出全球半导体领域的人才缺口。不过半导体行业缺少人才,还有一方面原因是过去半导体行业是一个“活多钱少”的行业。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半导体行业很被”嫌弃“。麦肯锡的一项研究表明,半导体公司与汽车和大型科技公司的竞争对手相比,在情绪指标方面的表现很糟糕。最大的差距是在工作生活平衡和高级管理方面,在文化、多样性和包容性方面也存在挑战。有业内人士表示“在半导体产业工作是很辛苦的,因为(作业)不可能断,而且上班时间不是像一般朝八晚五,或者朝九晚六,时常要加班……现在的年轻人,很多都不愿意做了。”

半导体行业人才的缺口,不能仅靠砸钱填补。芯片工程师身价上涨,企业用人成本压力增加。所以涨薪并不意味着公司员工规模的扩张,事实上半导体企业的招聘更趋保守。根据Moka的分析当下只有15.09%的企业计划扩大招聘规模;69.81%企业维持现状,但在人员扩招上比较保守;7.55%的企业考虑通过裁员优化组织,还有7.55%的参调企业更注重人才梯队建设,将招聘重心转移到校园招聘,在半导体行业迭代转型的时期,人才的培养仍在面对挑战。

行业风光背后,半导体招聘的挑战


我国海外引智受阻和人才固化竞争力有待提高。从上文中不难发现,半导体行业福利的提升,更多的是针对高端人才。而全世界对高端人才都十分重视,这就加大了我国半导体企业吸引人才的难度。《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15》指出2020年京津冀城市群科研人员数量已经达到102.14万人,近年来,京津冀三地新增的注册企业数量明显增多,从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和城市群的创造力指数来看,长三角、京津冀和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城市群遥遥领先。可以看出人才可以直接影响当地的科技产业。

近期颜宁教授回国,算是我国引进人才的一个重大里程碑。对于这些人才来说,中国市场虽然未必有国外那么完善的条件,但也意味着有更广阔的天地。随着各地政府针对人才和集成电路人才出台的优惠政策,“留人难”的问题将会被改善。横琴为支持人才引进,提出对与集成电路企业或科研机构签订三年以上劳动合同并在合作区实地办公的研发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最高每年可给予15万元奖励。上海对集成电路生产、装备、材料、设计、先进封装测试企业研发设计人员等人才,提供最高不超过50万元的个人奖励。

满足产业高速发展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体系尚未形成。集成电路是一个交叉学科,具有创新性、融合性、带动性和渗透性。我国当前的缺少的人才是产业型人才,这类人才的培养不仅要靠高校,更需要产业界的加入。半导体企业与学校之间需要桥梁和纽带,及时反映企业、高校的诉求和建议,同时做好国家相关政策的宣贯和落实。为此我国成立了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发展联盟,一方面加强人才供需对接,打通企业与高校间的信息渠道,促进人才培育工作精准对接重点领域需求。另一方面要深化产教双方协同,找准切入点、结合点、着力点,充分发挥企业和高校各自优势,提升人才培育的实战性、针对性、专业性。

只有通过加强开放合作,引入更多的国内高校、企业,并加强与国际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交流合作,才能积累高水平的半导体人才。人才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国内半导体人才体系的建设仍需要一定时间。

半导体企业间互相挖角现象日益严重。人才稀缺,就难免会出现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高薪挖人在全行业范围内都是普遍现象。早年间,三星为提高自身芯片研发能力,也奔赴美国、日本等地以两到三倍薪酬挖人。90年代,三星趁日本经济危机以三倍薪酬挖了东芝超70名技术人员。英特尔也多次挖角AMD、苹果等企业技术人才,例如前AMD 首席SoC架构师Rohit Verma跳槽英特尔担任独显GPU SoC首席产品架构师,再如前苹果Mac系统架构总监Jeff Wilcox跳槽英特尔担任设计工程部门技术总监。

半导体企业在抢人大战中都不甘落后,聘请猎头、加大内推奖励,企图吸引更多高科技人才,加强自身的芯片设计研发能力。但对于国内半导体公司来说,不断地挖角只能造成国内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对于正在发展期的国内企业可能会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因此衷心希望国内半导体企业减少同行业之间的恶性挖人,目光还是要为了更长远的发展。

总而言之,人才的流动不是一件坏事。但本土半导体人才的培养,需要中国半导体企业拧成一股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三星   焉知非福   美国   半导体   芯片   员工   人才   国内   行业   公司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