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岁,视觉发育敏感期

保护视力,预防大于治疗。0~6岁是儿童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家长要注意关注这一时期孩子眼睛的健康状况。

宝宝出生后,眼球结构和视觉功能是逐步发育成熟的。新生儿出生时的视力只有光感,之后视力逐步发育,一般1岁儿童视力可达0.2,2岁视力可达0.4以上,3岁视力可达0.5以上,4岁视力可达0.6以上,5岁及以上视力可达0.8以上。宝宝的眼球也在逐渐增长,从刚出生时眼球较小、眼轴较短的生理性远视状态,逐步发育到趋于正视状态,这叫做“正视化”过程。同时,儿童的立体视觉也是逐步发育的。出生后3~4个月,孩子开始建立粗糙的立体视觉,能判断距离和深度,眼手协调性也在提高,发育高峰在1~3岁,5~6岁立体视觉基本发育成熟。另外,宝宝的色觉也是在逐渐发育的。


因此,6岁前的视觉发育情况决定了孩子一生的视觉质量。在这个发育过程中,内在或外来因素的干扰,会影响儿童眼球结构和视觉功能的正常发育。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和诊治,可能导致儿童视觉发育迟滞,有些严重眼部疾病甚至可能致盲。如果发现宝宝经常眼红、怕光、流泪、分泌物增多,或视物距离近、眯眼看东西,喜欢揉眼、皱眉,两只眼睛大小不一样或视线方向不一致,总是歪头视物、眼球晃动、瞳孔区发白,都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在儿童发育的不同时期,眼睛保健关注的疾病重点也不同。新生儿期主要关注有没有先天性致盲性眼病,如先天性角膜病变、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青光眼、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婴幼儿期重点关注斜视、弱视等,这类疾病如果及时治疗,可以治愈或改善,否则随着年龄增长,治疗难度会逐渐增加;学龄前期重点关注视力和屈光状态,提前防控近视的发生。


日常生活中,要让孩子多参加户外活动,控制近距离用眼和看电子产品的时间,保证睡眠充足和营养均衡。勤洗手,不要用手揉眼睛,预防传染性眼病;不要让孩子拿着尖锐物体奔跑,以防跌倒后造成眼外伤;将家中的洗涤剂、消毒剂、危险物品等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避免误入眼内。


(本文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视觉   眼病   先天性   视力   眼球   敏感   眼睛   状态   宝宝   儿童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