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黄栌叶比枫,中庭长楸望立冬:黄栌楸树,来自暮秋初冬的问候

深秋黄栌

醉里风尽,深秋雨醒,高花万丛,浮烟彩笼。

暮秋初冬,还未褪去清寒的秋气,凛冽的冬也未及踏足——走进深山,溯溪而行,总会寻找到诸多秋意绵延的痕迹。

在这层层叠叠、深深浅浅、高高低低的秋色中,有一些特别的植物,它们的名字听起来是陌生且疏淡的,但它们却藏在人们频繁怀念的秋意中。

一到深秋人们总是想起香山红叶,并将其与红枫槭树划上等号,其实香山红叶的主要组成是一种叫做“黄栌”的树叶以及它红黄交叠的树影婆娑。

黄栌正红,煞是可爱

叠烟之树,雾里看花——黄栌:低调的香山红叶,关于深秋的暖色

黄栌是我国重要的观赏树种,其树形、枝叶、花朵等都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深秋时节,温差变大,栌叶经霜而红,鲜妍夺目,我们最为熟悉的北京香山红叶便是此树之叶。

而为何它叶色红橙却被称作黄栌,主要因为它可以提取黄色的染料

它的叶片不像枫树和槭树会分裂,盈盈如掌,拥有可爱敦实的形状,像一把圆圆的小扇子。

那是秋天颜料里无意间甩出的赤金点点,浓稠却化不开的明艳,当阳光透过叶片照亮它清晰的脉络,就如同时间在诉说着时间的流动。

烟树黄栌,“雾里看花”

黄栌不但叶美,还有如羽毛般轻盈的粉色花,所以也被称为“烟树”,雾里看花说的大概就是这种感觉吧。

万种绮罗萦绕枝头,恐怕比李白的庐山紫烟还要真切,更显柔美梦幻。

去看一次深秋的黄栌吧,在那样的暖意里感受秋天最后的幸然。

楸树之花

中庭长楸百尺,翠掩霭叶当四隅——木王楸树,“秋天”之树

楸树,与秋同音似形,它的树冠狭长,树形美好,浓荫翠色,自古以来就被广泛用于庭院。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

梧桐一叶而知秋,楸树叶因为音同秋天,所以有立秋戴楸叶的习俗,据传是为了保一秋平安。

唐代《本草拾遗》中记载,立秋之日,长安城开始售卖楸叶,人们购买和花插戴,宋朝《东京梦华录》中记载男女老少在立秋之日都将楸叶剪成各种花样,插于鬓边。

常熟古寺楸花盛开

明朝时出了戴楸叶外,还会采摘楸枝叶,熬成药膏称为“楸叶膏”,据说疗效显著,可外敷治疗跌打损伤、骨折、痈疮肿毒等。

清朝时,孩子们除了佩戴楸叶还会将其编织成帽子戴上,可见楸树一直被人们所喜爱,也承载着人们迎接秋天的仪式感。

楸树原产于中国,在全国东西南北的区域皆有分布,广泛种植,它是珍贵的木材,品质好,用途广泛,颇具经济价值,堪称百木之首。

空灵洁净的楸树花

暮秋初冬,楸树虽和秋同名,却没有黄栌,枫树那样惊艳,相形之下楸树的花却更为特别。

楸树之花在清明盛开,香气浓郁且色彩空灵轻盈,如同一只只淡粉色的小鸟,又像穿着粉色裙装的小精灵,让人欢喜。

从春至秋,它始终陪伴着四季,却独留在这样凋零的季节,守护着寂寞的深秋,就如同它古老的身躯,在时间的长河里默然不语,安静吟唱着生命最灿烂的华光。

楸树和黄栌,看似并不出众,却是秋天里不可或缺的温暖和陪伴,一起和它们送走秋日,迎来初冬,感受四季轮转的力量。#记录最美的深秋#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字,麻烦支持+关注+点赞+评论,非常感谢!

无尘和你一起找寻文化背后的小确幸,在古典文化世界里体味美好,在琐碎生活中捡拾点滴的温暖!

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字为原创,特此声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黄栌   暮秋   初冬   深秋   香山   庭长   立冬   立秋   雾里看花   红叶   粉色   秋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