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国家公园再次发现2个真菌新物种

中国日报福州11月13日电 闽江科学传播学者、三创学会秘书长曾辉博士主持的福建省科协“三创学会”大型真菌多样性调查项目,于2020年和2021年在武夷山国家公园桐木关不同样地分别采集到小蘑菇属2个新种,日前由其博士后颜俊清博士联合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江西农业大学、生态环境部南京环科所将该发现在微生物学顶级(TOP)期刊《微生物学前沿》(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正式发表,分别命名为细脚小蘑菇(Micropsalliota tenuipes)和武夷山小蘑菇(M. wuyishanensis),这也使得该团队在武夷山国家公园发现的新物种数达到四个。

小蘑菇属与蘑菇属(Agaricus,早期属名为Psalliota)较为相似,为姊妹关系,被研究和认知较晚,其物种多样性被早期研究者忽视。该属内物种近60年才被大量发现和描述。真菌索引(Index Fungorum)共收录了该属79个名称。我国之前报道13种。与蘑菇科其他类群相比,该属物种子实体普遍较小、易被忽略,且样本采集、处理和观察难度较大,导致其基础分类学和系统学研究严重滞后,属的界限,属下框架及物种多样性未被合理认知。

本研究团队在闽浙赣三省共发现小蘑菇属新物种6种,中国新记录种1种,较大程度上丰富了我国小蘑菇属物种多样性,并为构建该属下分类框架提供了关键信息和足够的标本数。该属物种虽然因个头小难以作为食用菌加以利用,但作为根际真菌对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积累具有重要影响,某些种类可显著促进药用植物米槁Cinnamomum migao中桧烯(植物所含的一种芳香成分,具有令人愉快的清香、凉香、药草香气味,具有镇咳、祛痰及治疗慢性气管炎的功效)的积累,有巨大的潜在开发空间。

细脚小蘑菇(Micropsalliota tenuipes)的野外生境和显微结构图(供图)

武夷山小蘑菇(M. wuyishanensis)的野外生境和显微结构图。(供图)

来源:中国日报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武夷山   真菌   生境   福建省   微生物学   结构图   食用菌   多样性   物种   蘑菇   国家公园   发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