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一本书的缘分

对高中最深的印象,是清晨六点的早自习。

天还未亮,裹着校服,眯着眼睛,埋头从宿舍楼出来,被冰冷的空气一激,瞬间清醒。

漆黑的夜空,冷白色的光将教学楼晕染成一个巨大的光圈,一个个拎着暖水瓶的黑点慢慢奔向他,走近他,最后消失在那团白光里。

还没走进教室,已经能听见早到的学生们在背诵,

“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急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

你以为我背得这么熟吗,其实并没有。

这是我抄的,原著就在我的手边。

犹记得以前上课,最烦的就是“默写并背诵全文。”

十几年过去,我也只能做到抄写了。

再翻出《我与地坛》,是因为余华老师对史铁生先生的评价,这是一个对这个世界没有任何恶意,没有任何怨言的人。

听几位作家随口聊起那些对我们来说遥不可及的人的过往,好像光阴投映在一颗封存着一段往事的琥珀上。

泛着往日气息的纸张上,那些人瞬间鲜活了起来,他们的故人,还有我们的故人。

忽然就想把这本书拿出来,再读一遍。

读着读着,从前那段时光就浮现在眼前,老师并不标准的普通话,书页上的生字,划重点的词句,用红笔标注的注解,还有段落大意。

从这段话,我们可以分析出作者当时是怎样的心情,他想要表达什么。

那个时候,老师觉得,我们好像只要读一读,就能理解别人的悲苦。

年岁渐长,多了几分经历,再拿起书,细细读来,好像有了新的感悟。

不需要死记硬背,不需要分析得出,与这本书忽然就有了缘分。

缘分到了,也就懂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暖水瓶   蝉蜕   缘分   触须   生字   瓢虫   草叶   故人   瞬间   老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