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岸洞藏酸菜

老石

罗城山水甲桂林

多年以前,我去罗城龙岸过节,早已知道“罗城山水甲桂林”,而寡闻“龙岸酸菜甲广西”的说法。那种酸菜当地人称为“龙岸酸菜”,敏感的嗅觉告诉我,此物不仅有一股微微的“酸味”,而且还有一股浓浓的“臭味”,令我立即掩鼻,快速躲避。

白居易有诗曰:“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在一个桃花盛开的时候,我又来到龙岸,四月的河水碧波荡漾,两岸榕树郁郁葱葱。在龙岸老街不远处有一条美食街,南北名特小吃,东西生猛海鲜,荤素烧烤荟聚,时薪蔬菜多种,整条大街的饮食,特别是龙岸大头粉、龙岸滤粉,酸辣配菜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龙岸米粉名扬广西,柳州螺蛳粉与其有的一比,罗城龙岸酸菜一直是远近闻名的美食,与螺蛳粉堪称完美搭档,只要走近一家小摊,就会闻到一股浓浓的“臭味”,这就是龙岸酸菜粉的味道,初闻奇臭,但瞬间味觉舒坦,让人真切地品尝到粉柔、汤鲜,笋香,肉嫩、酸辣,五味杂陈,吃了一大碗,全身舒坦。

龙岸米粉,就离不开龙岸酸菜,据说龙岸,一般每家每户都会自己动手做酸菜,以搭配其它食材。如肉丝酸笋,凉拌酸笋,豆豉酸笋,干炒酸笋、肥肠酸菜,凉拌外婆头菜,鱼仔酸菜,回锅肉酸菜等等,门类齐全,品种繁多,属当地人一日三餐必不可少的下饭菜。

龙岸酸菜,不仅仅是一种酸菜,它是酸菜系列的总称,有酸笋、木耳、鱼腥草、豆腐包、鸭脚、鸭脖、叉烧、爽口肉、粉肠、猪肝、瘦肉、酸豆角、酸芥菜、大头菜、萝卜酸,酸藠(jiao)头等等。

酸笋是罗城龙岸酸菜的头牌,《说文》记载:“笋,竹胎也”。是竹子初生的嫩芽,清淡、鲜嫩、可口。《诗•大雅•韩奕》也曰:“其簌维何,维笋维蒲”。自古以来,酸笋就是民间上好的蔬菜。在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被贬谪黄州时,他的饮食也偏爱酸笋,写过不少赞美酸笋的好诗,如“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如“残花带叶暗,新笋出林香”;如“林外一声青酸笋,坐间半醉白头翁”等等。这足以表明,苏东坡先生不仅喜爱酸笋,而且对酸笋有深深的人文情怀。

梁实秋先生也对酸笋情有独钟。他有一篇小品文《笋》,以神来之笔把酸笋写得色香味美,读之生津。他说,笋有春笋和冬笋之别。春笋在“春雨之后,竹笋骤发,水分充足,纤维特细。古人形容妇女手指之美常曰春笋”。“冬笋最美,不生在地面,冬天是藏在土里,需要掘出来。因其深藏不露,所以质地细密。”他还写到那时候北京东兴楼的“虾子烧冬笋”,春华楼的“火腿煨冬笋”,但他最爱吃的就是他母亲亲自做的“冬笋炒肉丝”。

龙岸酸菜的代表是龙岸洞藏酸菜,主角是大头菜、芥菜、豆角,采用独特干腌法腌制,腌制过程中,没有添加一滴水,只放盐和酒腌制,靠酸菜的自然发酵,口感好,无论是生猪肉还是腊猪蹄,一锅大头酸菜,十斤黑土猪肉,猛火,半小时后令您垂涎欲滴,胃口大开。

“仫佬仔辣酱菜”是龙岸酸菜一大特色,精选原生态绿色无污染的新鲜食材,用长寿之乡的福地水源,还有保持上百年之久的传统工艺秘制而成,充满着家乡浓情的味道,妈妈的味道!酱菜系列有:油鲍贡菜、油香金丝笋、六彩珍珠椒、老友酸笋、什锦菜(木瓜条)、原乡脆皮榄,下饭、拌面、做菜好吃的不得了,香,辣,爽口。特别是什锦菜(木瓜条)非常脆爽,入口浓香,吃起来很有嚼劲。

龙岸大头粉和龙岸酸菜是一对双胞胎。大头粉是龙岸乡亲在日常劳作中,不断研制以手工操作出来的一种地道的原味绿色美食,适宜男女老少的一种保健食品。大头粉不是一般的米可制成,它的主要原料是优质大米。它的做法是先用磨好的粘米团(像面粉团一样)放到有许多漏洞的木板上,然后反复向下揉搓挤压,让粉条逐根落到烧开了的大锅水中,盖一会盖子大火煮一下,然后捞出放上油,配上精心调制的配料,就能尝上可口美味的大头粉了。大头粉蕴育着仫佬的浓郁民族风情的味道,如果你真的想吃正宗的龙岸大头粉,就到龙岸来吧,一碗粉,半碗龙岸酸菜,和而食之。食之无比甘甜,食后回味无穷。

被誉称“小桂林”的罗城,积淀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好玩好耍东门四把,想吃好饭,黄金龙岸”之美传。龙岸酸菜,每一种食材都充满了柔情蜜意,每一道食材都充满了人间大美,体现一种酸菜小镇纯真的、本色的美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酸菜   大头菜   螺蛳   春笋   冬笋   芥菜   什锦   广西   大头   味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