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那么累,为何“跑上瘾”的人却越来越多?-贝壳沈阳站

在2022贝壳北京马拉松比赛的最后一刻,86岁的“最年长的跑者”张顺身穿蓝色运动服,头戴黄色遮阳帽,在12位收尾领跑员的护送下抵达终点,用6小时16分51秒跑完全程,成为比赛最后一位完赛者。

老人跑过终点的视频下点赞无数,“这是对马拉松精神最好的诠释”成为高赞评论。从北京冬奥会到北京马拉松,不得不承认挑战速度与耐力的体育运动和背后精神总能振奋人心。

北京马拉松过后,城市跑者并没有停止步伐,他们奔跑的身影构成了城市最独特的风景线,也带动了跑步热潮持续升温。

2022北京马拉松现场

“跑步热”升温

《2021年大众健身行为和消费研究报告》显示,过去一年大众最常参与的运动项目中,跑步位居首位,特别是在一线和新一线城市中,跑步的参与率超过了70%。与此同时,更多人群也在加入跑步群体。据《悦跑圈2021中国跑步白皮书》显示,2021年,00后跑步人群以62.3%的同比增长速度异军突起;女性跑步用户增长趋势强劲,在整体跑者素质上相比往年都有所提升。

在公园里跑步健身的市民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爱上跑步?

人们对健康的渴望是跑步变“热”的一个根本原因。对很多跑友而言,跑步锻炼可谓“一举多得”,不仅能够强身健体,改善体能状况还能释放压力、愉悦身心。根据《精神病学前沿》2021年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跑步等体育活动可降低抑郁症的发病几率。每周累计2.5小时的快走比完全不运动的人患抑郁症的风险降低25%。2018年,美国杨伯翰大学的一项研究也表明,跑步等锻炼方式能够帮助身处压力的机体保护记忆力,减轻长期压力对大脑中负责学习和记忆的部位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在《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中将跑步对精神健康的作用形容为“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宝贵时刻”,他在书中写道“一天跑一小时,来确保只属于自己的沉默的时间,对我的精神健康来说,成了具有重要意义的功课。至少在跑步时不需要和任何人交流,不必听任何人说话,只需眺望周围的风光,凝视自己即可。”

除了锻炼身体、释放压力之外,“门槛低、易参与”也是许多人选择跑步的一个原因。比起把时间和金钱花在特定的运动场所里,跑步的快乐更简单易得,也更灵活弹性。不用组队、无需办卡,无论你住在哪里,只要想运动了,家门口总有合适的地方可以跑一跑。

近年来,为了满足城市跑者需求,或风景优美、或主打专业的跑步绿道也在城市里不断建成延伸,为跑者提供了极大便利。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全国体育场地共 397.14万个,全民健身路径 92.93 万个。全国健身步道共 10.59 万个,长度 26.34 万公里,场地面积 7.47 亿平方米。健康步道、口袋公园、“城市15分钟运动圈”等跑步新线路给许多跑者带来了更为舒适的运动体验。

跑步是个“技术活”

在“跑步热”持续升温的同时,跑步专业化也是当前的另一个潮流。不同于以往的“随便跑跑”,专业的装备和科学的训练正在成为大众跑步爱好者们的“标配”。

艾瑞咨询发布的《2022年中国年轻人群运动发展白皮书》显示,97%的跑步爱好者每月平均跑量超过100公里。拥有多双跑鞋、智能手环等装备几乎成为跑者的常态,中国的年轻跑者平均每年为跑步这项爱好消费达3361.8元,超过半数的跑者近5年消费有所增加,尤其是在运动鞋服、手环、健康食品方面的投入最多,且有明显的增长趋势。

商店里出售的运动鞋

以跑鞋为例,现在市场上不但有针对不同阶段跑者的跑鞋,如入门级、竞速级,也有针对不同细分场景的跑鞋,如日常训练鞋、马拉松竞速鞋或越野鞋。在鞋服装备之外,更多科技产品也在融入跑步潮。跑者通过智能装备记录的时间、距离、配速、卡路里消耗和心率等指标,可全面掌握自身运动状态,从而更好地实现自己的跑步目标。

在装备“武装到牙齿”的同时,科学化、专业化的跑步训练也受到更多跑步爱好者的青睐。上专业训练班、设置训练计划、调整跑姿、进行力量训练......科学专业的训练既能帮助跑者提升跑步能力、改善体能状态,更能让他们了解到正确的跑步知识,掌握运动损伤预防及应对常识,树立科学的跑步训练体系,减少运动伤害的发生。

比如备受跑步爱好者期待的马拉松,就是一个参与门槛较高的项目,由于其长距离、高强度的运动属性,对参赛者的身体素质、训练状况都有特定要求,并不是很多人想的那样轻松简单。

奔跑背后的力量

尽管马拉松参与门槛较高,但这并不妨碍人们对这项运动的喜爱。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马拉松运动所体现出的体育精神。

人们通常将马拉松精神总结为“挑战自我、超越极限、坚忍不拔和永不放弃”,纽约马拉松创始人Fred Lebow曾对马拉松运动做过一个经典的注解:

“马拉松是一项有魅力的运动。它包含了一切——戏剧成分,竞争,友情,英雄主义。不是每个跑者成为奥运冠军的梦想都可以成真,但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梦想去完成一次马拉松比赛。”

的确,当看似遥不可及的终点在“再坚持一下”的信念中一步步逼近,当耗尽所有力量只剩下意志力与自我的对抗,当眼含热泪与一同完赛的跑友们互相拥抱,马拉松带给人们的是属于所有人的胜利和欢乐。

赛场上,运动员们不断向前,让人们看到了挑战自我,永不放弃的力量。赛场下,活动的参与者们也在用不懈的努力为马拉松保驾护航。

作为2022北京马拉松的冠名赞助商,贝壳在赛事期间为参赛选手提供了多样化的补给服务。

比赛当天,贝壳专门组织了“贝壳跑团”“北链跑团”参加比赛,和跑友们一起感受体育魅力、传递马拉松精神。为了做好比赛的服务工作,贝壳在完赛区,专门请来前马拉松世界冠军孙英杰协助运动员进行跑后拉伸等活动,帮助选手们缓解比赛的紧张与疲惫;在沿途补给站,有贝壳志愿者和啦啦队提供热情专业的服务,并为参赛选手加油打气,用专业细致的行动守护着每一个奔跑的身影。

贝壳设置的沿途补给站

在北马终点服务区,贝壳设立了200平方米的展台,系统地展示了贝壳在“居住服务”的跑道上踏实前行的“足迹”。正如马拉松选手在赛场上坚韧不拔的精神,在居住服务的“赛场”奔跑多年的贝壳同样保持着自我革新、自我突破的毅力。

赛场之外,贝壳的直营房产经纪品牌链家以“链家社区跑,备战马拉松”为主题在北京开展社区跑活动,带动更多居民走出家门运动起来,在与居民一同奔跑的过程中,迎接北京马拉松比赛的到来。为帮助跑步爱好者获得更好的运动体验,北京链家还在门店长期设立社区体育补给站,提供饮用水、应急药品、应急充电、物品寄存、如厕等物资与服务,全力支持跑者的应急需求,助力他们享受奔跑的乐趣。

贝壳工作人员为赛事提供服务

作为居住产业数字化服务平台,贝壳秉承着做“难而正确的事”,坚守“长期主义”,打造开放、高效、可持续的数字居住新生态,为城市社区持续注入创新力和新动能。2021年,贝壳开启了“一体两翼”的战略布局,在深耕房产交易赛道的基础上,同时发力整装家居与租房业务,不仅帮助消费者“买到房”,更让消费者“住得好”,进一步推动居住服务行业价值延展、品质升级。

从链家到贝壳,从纽交所到港交所,每一次奔跑前行的路上,强韧的战略定力赋予了贝壳坚持向前的勇气。正如贝壳董事长兼CEO彭永东所说,“有尊严的服务者、更美好的居住,始终是贝壳的不变的使命,面对内外环境的剧烈波动,贝壳更希望把自己看小,把外面看大一些,与时间、定力、责任站在一起。”

在奔向美好居住的赛道上,相信贝壳将继续奔跑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贝壳   跑鞋   大众   马拉松   终点   上瘾   北京   赛场   精神   城市   专业   沈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