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羡慕,住在南昌大士院的人 ”

...


万般滋味

皆是生活

一条老街,几代人的记忆。

南昌的老街老巷有很多,但要说最具有烟火气的老街道,大士院街可以叫得上名字。


在南昌,有不少人都不知道大士院名称的由来。

据说当时这里有一供奉观音大士的寺院,清康熙年间称大悲院;到了道光年间改称大士院,巷名亦大士院。

不过供奉观音大士的寺庙早已不复存在,大家甚至都找不到它的具体位置。

只留下了三个以大士院命名的社区::大士院南区社区、大士院北区社区以及大士院西区社区。

现在的大士院街道东起胜利路,西至榕门路。

大士院社区很大,里面除了有不少住宅区,还深埋各种美食小店。

站在大士院里,可以看到不远处的高楼大厦,一对比,这里面显得非常老旧。

不过和钢筋水泥相比,大士院里的生活气息非常浓厚。

这里每天都会有熙熙攘攘的人群,十分热闹。

街头巷尾里飘起的炊烟,破碎的红砖和缠绕着的电线;

笨重的自行车靠在一边,诉说着过去的点点滴滴...


大士院里有着老南昌最真实的生活气息,这里蕴藏的烟火气属实很难让人不心动。

老街里的住户很多,大多是生活在这里几十年的老南昌人,街坊邻里相处了几十年,知根知底。

无论是在楼道口还是路边的木椅子,都能看到一伙一伙的街坊,或是唠唠家常,或是无聊打个小牌。

又或者是坐在家门口的躺椅上打个盹,独享闲暇的午后时光。

穿梭于老街巷弄之中,没有了城市的喧嚣,给人一种特别宁静的感觉。

旧时物件与斑驳脱落的墙角仿佛也在讲述着什么..

天气晴朗的时候,街坊们还会在自家院子里晒起菜干。

每经一处,都能感受到住在这里的人,都是真切地生活着的人。

城市发展日新月异,但老社区里还藏有许多慢慢淡出视线的老店。比如老式理发店,在这里你也能找到许多往事回忆。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而菜市场大概是最具烟火气的地方。

大士院里面有个集贸市场,经过基础改造后整齐又干净,不过这还不是烟火气最浓郁的地儿。

散落在市场周边街巷的露天菜摊才是最热闹的地方。

老街的窄道被各种地摊和铺子挤得更窄。

随处可见的小摊贩卖的都是自家的菜,吆喝声声,或高亢或短促,这才是一座城的“市井之窗”。

每天清早,骑着电瓶车、自行车的街坊涌入这里,车声、铃声和操着南昌话讲价的声音沸反盈天。

互相搀扶着走进这里老年夫妇,带着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和柴米油盐的肌理。

一切在大士院这里,显得朴实又精致~


大士院,作为一个典型的老城居民区,这里有老南昌最正宗的小吃,特别是南昌特色早餐。


「老南昌白糖糕」

位于大士院的网红白糖糕,这么多年来还是而是记忆的那个味道。

白糖糕被誉为“江西五大传统名点”,用糯米粉简单的揉成团,捏成环形炸至金黄再裹上白糖,口感就像在咬棉花一样,而且现在还是卖一块钱一个!


「小罗子汤店」

南昌人的早餐离不开炒粉和瓦罐汤。

这家藏在菜市场里面的汤粉店——小罗子汤店,还是传统早餐店的样子,就连盗月社都来打过卡!

量多味道好还便宜,拌粉三块钱、瓦罐汤四块钱。拌粉里面放上姜丝、腌菜、萝卜,再配上老板秘制酱料,吃起来香辣Q弹又很有嚼劲。


「ba子汤店」

下面这家老字号ba子汤店,同样藏在大士院居民楼底下。

这家早餐店很火,拌粉特别受欢迎,想吃的话一定不要赶早去,不然到了中午前就会卖完!

另外也很推荐他们家的肉饼汤,厚厚的肉饼用料很实诚,味道鲜嫩,喝起来就是纯纯肉的味道!

@梦游宵夜


「有间水煮」

有间水煮又是一家藏在老街里的传统水煮店,开在大士院近三十年了,周围的居民都说好吃!

原汁原味是他们的标签,食材都处理的很干净,经过卤煮之后越吃越有味!

@开心老雅


「飘香烧烤」

南昌的美食店真的都藏在各种犄角旮旯,没有熟人带真的找不到,说的就是飘香烧烤。

这家店除了环境一般其它真的没的说。

口感是甜中带辣的,像招牌烤牛油超级爽口、烤鸡翅又嫩又香,还有烤土豆、玉米、金针菇都是很不错的选择。

@今天也要饱饱的度过


现代化的南昌越来越繁忙,但总有某些地方带着老南昌的独有情怀。

或许这条街已在记忆中泛黄,但仍无比珍贵。

有温暖的人间烟火,承载着纯真的童年,也链接着他人与生活,大士院便是如此。

...

老街

我们不说再见

你感受过大士院的烟火气吗?

编辑、摄影 /喜欢逛菜市场的牛油果

设计 /想去吃烧烤的丹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南昌   老街   瓦罐   白糖   菜市场   烟火   烧烤   早餐   味道   社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