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如来不负卿

喧嚣尘世,浮躁如尘飞漫天,迷离污浊世人眼。如果有人能够用诗歌抚慰熨平一代又一代人紧绷的神经,使人精神为之一振,获得爽悦的通感。那个人一定是仓央嘉措——那个六世达赖活佛,翩翩少年。仓央嘉措的诗运用细腻真挚的手法,以悲天悯人的济世情怀,使世人感受到佛法的触手可及,真实可见,他的诗歌有温度,把渴望的心灵抚慰,枯竭的精神温暖。诵读那些被覆盖了厚厚灰尘的诗文,孤独又寂寞的英俊少年的身影若隐若现。 仓央嘉措流传在现世的诗歌多达六十多首,无不展现了他内心的孤寂与痛苦,对自由和爱情的渴望与迷恋,他的世界连同藏域雪原,更如同一幅跨越前生今世的美丽画卷。超越了地域,超越了空间,是一场寻觅前世今生的隔空对话,让人浮想联翩,在自由的精神洗礼中徜徉流连。

雪域高原天堂净土——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的时间是元朝,1247年,西藏的地方教派掌门人和元朝宗王阔端在甘肃举行了凉州会盟,西藏问题被和平解决,蒙古汗王阔端派兵驻守西藏。从那时起,历届蒙古驻藏首领就与西藏最大势力教派一起共同辅佐达赖掌管政权。到仓央嘉措驻锡布达拉宫成为六世达赖喇嘛之时,驻守西藏的蒙古和硕特部军队指挥官是拉藏汗。众所周知,西藏实行政教合一的政治体制,达赖喇嘛是这一体制至高无上的权力顶峰,历来被尊称为“雪域一神”。谁实际掌控了仓央嘉措的命运,谁就争取到了法统地位,就可以在西藏地方事务中拥有唯一的话语权。因此桑杰嘉措与蒙古军官拉藏汗之间明争暗斗、水火不容,错综复杂的权力之争愈演愈烈。而六世达赖仓央嘉措其实就是一枚棋子,一个任人摆布的玩偶“傀儡”。

早在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二月二十五日的时候,在刚刚重建竣工的布达拉宫里,五世达赖罗桑嘉措圆寂,他的亲信弟子桑杰嘉措,为了继续利用五世达赖的权威掌管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事务,秘不发丧,一方面向外界宣布,达赖喇嘛已“入定”,静居高阁,一切事务均由自己负责处理。另一方面派人外出,四处寻找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第二年,即一六八三年三月一日,在藏南的一个小山村中,一户农奴家中出生了一个男孩取名仓央嘉措。孩子刚满一周岁,桑杰嘉措派出的使者正好寻到这里,通过孩子抓认辨识五世达赖的遗物,使者们认定:这个小孩就是五世达赖罗桑嘉措的转世灵童。他就是将来要坐在布达拉宫里面万人仰视的位置,成为至高无上受万民朝拜的活佛。

斗转星移,十五岁的仓央嘉措,已经是丰神俊朗,风度翩翩。在他这十几年的生命里,有严父慈母的呵护相守与陪伴,定期学习的经文,得道高僧的指点,都充盈着少年的内心世界,童年的童真童趣,还有对外面一切的美好向往与爱恋,让他恬淡平和的脸上丝毫看不出唯我独尊的凌人端倪。

就在那年,措那宗的街头,仓央嘉措在这里遇到了玛吉阿米,若不是前世有缘,怎能一眼望穿,时空皆抛,愿意相爱到永远? 邂逅谁家一女郎,玉肌兰气郁芳香,可怜璀璨松精石,不遇知音在路旁。从此,两人陷入了人世间最纯真的感情中。仓央嘉措仿佛获得了第二次生命。她喜欢读他的诗,他爱喝她酿的青稞酒,他们终日相伴,耕作放牧,青梅竹马,恩爱至深。他们约定了一生。然而好景不长,命运无情拆散了他们。

那是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康熙御驾亲征剿灭准格尔葛尔丹叛乱后,才从俘虏口中得知五世达赖喇嘛早已圆寂,康熙听后勃然大怒,下旨怒斥桑杰嘉措欺君罔上。惊慌失措的桑杰嘉措一边向皇帝叩头请罪,一边匆忙将十五岁的仓央嘉措迎进布达拉宫。

此番前行,年轻的仓央嘉措看似华丽转身,攀上高枝变凤凰,腾跃潜龙空鳞爪扬,实则不然。只不过如小鸟关入牢笼,似海上波浪翻腾。他的一生从此跌宕起伏,与孤寂苦闷为伍,和自由的呐喊与共。

仓央嘉措去拉萨受戒后,无奈的玛吉阿米被强迫嫁给了她不喜欢的人。他们的梦碎了,缘尽了。同年9月,自藏南迎到拉萨,仓央嘉措拜五世班禅洛桑益喜为师,削发受戒。法号梵音海。10月25日,迎至布达拉宫,举行了坐床典礼。成为六世达赖喇嘛。

十五岁的仓央嘉措驻锡布达拉宫,开始学习佛法,接受严格的戒律教规,作为西藏最高统治者的身份,在佛法修行和地方管理上本可以大有一番作为,但是,当时的统治者内部矛盾重重,根本就不可能让仓央嘉措“亲政”,他只是一个象征符号。

当时,桑杰嘉措仍然是西藏地方的实际控制者,迎进仓央嘉措驻锡布达拉宫只是一种掩人耳目的形式,一是向康熙皇帝有个明确交代,同时也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正统地位,作为“傀儡”的仓央嘉措没有任何话语权。既有经师、管家的严厉管教,又有桑杰嘉措派来侍从的严格监控,毫无自由可言。试想,一个十几岁的少年,身为藏王只能受人摆布,挂名的傀儡身份使他郁郁不得志,内心非常郁闷,寺里整日青灯黄卷的枯燥生活,让仓央嘉措倍感无聊,他的内心该是多么崩溃。既然不能在政治上宗教上有所作为,还不如找寻人生其它的快乐!

于是他便开始放纵自己,纵情声色。他一到晚上就化名达桑旺波,化身贵族公子,流连于拉萨大街小巷的酒馆。住进布达拉宫,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萨街头,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

也许是冥冥之中上天的安排,在拉萨民间的一次宴会上,仓央嘉措遇到了达娃卓玛,这个他一生最爱的女人。达娃卓玛和玛吉阿米长相神情都很相似。两个人如烈火般交织在了一起,他们一起骑马逛街开酒会,缠绵旖旎诉衷肠。

明眸皓齿艳无双,比拟圆月两相仿。惆怅婵娟多寂寞,欢情只供一夜长。

他们深陷于爱情不可自拔,心心相印夜夜欢歌,只愿朝朝暮暮地久天长!

犹记得那是一个冬天,整个世界被飘飘洒洒的大雪覆盖,布达拉宫白雪皑皑素裹银装。这一场雪,非同寻常,是翩翩少年的命运之殇。清早起来,铁棒喇嘛发现雪地上有人外出的脚印,便顺着脚印寻觅,最后脚印进入了仓央嘉措的寝宫。终于真相大白于天下,原来拉萨街头那个俊美的达桑旺波,就是布达拉宫里最尊贵的活佛。随后铁棒喇嘛用严刑处置了仓央嘉措的贴身喇嘛,派人把他的情人放逐青海湖畔。之后,仓央嘉措被监禁起来。仓央嘉措饱受肉体精神的双重折磨,爱人痛失,连累身边的人更让他抑郁悲愤。

屋漏偏逢连夜雨,1705年7月,蒙藏昔日暗流涌动的权利之争平静的局面终于被打破。发制人的第巴桑结嘉措给拉藏汗酒中下毒,却被拉藏汗当场识破,暴怒之余的拉藏汗召集蒙古大军,大举进攻藏军,最终杀死了桑杰嘉措。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从此,仓央嘉措走向了厄运的深渊。

事变发生后,蒙古首领拉藏汗另委隆素为藏王,替代桑杰嘉措;另外星夜派人赴北京向康熙告发仓央嘉措。拉藏汗奏报中说:“陛下,桑杰嘉措所拥立的六世达赖仓央嘉不是真达赖灵童,他整天沉溺酒色,不涉教务,不堪重任成为真正的达赖活佛”,并启奏万岁废黜仓央嘉措。

于是,康熙下令将仓央嘉措押解进京。被放逐的达娃卓玛终于知道她的爱人有着怎样的身份,她没有后悔,没有惧怕。她在青海湖边日夜思念过往的滴滴点点。押解仓央进京的队伍正好经过青海湖畔,在这里,达娃卓玛陪伴仓央嘉措度过了他们一生中最后的岁月,仓央嘉措留给了她最后最美的一首诗篇: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两个人就这样消失在了青海湖畔,为这片神圣的土地平添了美丽的传说。任时空变换、沧海桑田。

微信公众号/百度搜一搜士程夜谭,不一样的发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5

标签:达赖喇嘛   达赖   布达拉宫   拉萨   蒙古   活佛   青海   西藏   喇嘛   如来   康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