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考研的考验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人的一生寥寥数十年很快就会过去,再回首,总有那么几次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关键时刻,让人记忆犹新,回味无穷。在正式步入社会、在职场打拼之前,求学升学是很多人的共同选择,也是必由之路。中考、高考、考研,可谓经受磨砺考验、求得金榜题名、改变命运的三部曲。对有考研情结的人来说,无论走到什么人生阶段,面临怎样的人生境遇,在他们的生命印记中,最难忘考研的岁月,最感慨考研的磨练,最珍视考研的收获。

考研,是充满希望的、幸福的,也是紧张的、残酷的,是一个“持久战式”的艰苦过程。与高考大规模地统一组织、统一计划、统一备战不同,考研基本上是个人的战斗,是自我加压、自我提升、自律自励的自主选择。尤其是不同于高考的路径和方法,考研有着又一套规律和方法,不一样的环境压力、知识内容、能力要求和复习模式,考验着每一位考研者。

备战考研的岁月,因人而异,有长有短,因为报考专业、复习重点的不同,很难统一开展,也就缺少并肩作战的考友,可谓单打独斗,风雨兼程,个中滋味,苦乐酸甜,只有经历的人们才能真切体会。经历数月或者更长时间的鏖战,名落孙山者满怀遗憾,成功上岸者感慨无限。只有付出才会有回报,无论成败与否,挺下来的整个考研历程,都是自我成长、青春绽放的过程,那么让人回味、难忘。

试想,经历日日夜夜、一点一滴的奋力攻关,挤过犹如千军万马在上的独木桥,最终考取梦寐以求大学的研究生,从此改变了人生发展轨迹和命运的天平,这会是怎样的刻骨铭心?!回想起我的考研经历,简单平凡,又极具挑战,多少年过去了,昔日的考研故事总觉得讲也讲不完,是无比宝贵的财富,一直珍藏在我的心田,至今仍会感到莫大的幸运,感慨青春无悔的付出,感恩那个年代和一路同行的人们。

那时候,从摸不着头脑起步,由不考转向备考,凭借自己的一点兴趣选择了难度更大、更具不确定性的跨专业考研,虽有些仓促和陌生,但不知哪来的“天生牛犊不怕虎”,毕竟随波逐流做了起来。一时间买了大量的新书,边学习积累备考经验,边按要求进行复习训练。刚开始还好,时间长了难免单调、疲惫。这期间,有过战天斗地的铮铮誓言,有过无所适从的迷茫,有过思想情绪的波动,也有老师的关心,有同学的鼓励和帮助,不管遇到怎样的挫折困难,从未意图过放弃,付出了大量的努力。

每个人的考研备战故事可圈可点,备考方法各有千秋,从亲身体会出发,和大家分享五个方面的所思所感。

(一)做好考研的日常性工作

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考研过程中,有许多的日常性基础工作要真正做好。万事开头难,开好头、起好步,合理周密地安排好考研的整个流程,也就成功了一半。

1、信息的获取。考研整个过程中需要获取相关的信息,往往掌握的信息越多,信息资源整合利用得越好,越极其有利于避免不必要的“盲区”,顺利有效地复习备考。包括报考学校、报考专业、导师的相关信息;复习英语、政治、专业课方面的信息,如考试大纲的要求、参考教材及相关资料的选用、复习方法、复习重点、辅导班、讲座等;同学之间相互交流的信息等。考研整个过程中要利用多方面的条件,多提取一些有价值的信息,做到知己知彼、有的放矢,明明白白地考研,掌握主动权。

2、时间的安排。这是考研整个过程中十分重要而又不易稳定的重要事项,有许多考生感到复习时间零零散散,易受干扰多,计划没有变化大。其实考研整个过程中,一定要切切实实地制定一个考研总体计划,在备考这段时间内好好安排一下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一要安排好复习时间。如何开展全覆盖、阶段性的复习,如何有针对性地重点复习,庞大的英语、政治、专业课课程如何在复习过程中进行合理的调配等,都要作出恰当的安排。

二要安排好生活时间。比如,如何就餐、休息、锻炼身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磨刀不误砍柴工,劳逸结合方为正道。

三要安排好正常的课业时间。这是难以两全的抉择,一边紧锣密鼓地抓好复习,一边又要妥善安排做好考研以外的课程学习及学业活动,“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只能两相权衡取其重。

总之,在考研整个过程中要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总体统筹一下个人的时间,合理稳定地确定下来一个适当的计划,并在考研整个过程中遵照执行,从而为考研复习提供足够的时间保证。

3、做好各阶段的必要准备。考研是系统工程,一环接一环,环环相扣,哪一个环节都要充分准备,夯实基础,不掉链子。要有底线思维,把困难和挑战估计得更充分一些,自加入考研大军开始,就要阶段性地提前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准备好必要的参考书籍和资料,准备好接连几轮的系统性复习,准备好良好的身心状态,乃至准备好可能的复试工作,主要是防止出现一些细节问题而对考研整个过程造成不必要的影响,做到未雨绸缪,有备无患,万事俱备,只待成功。

(二)选择好理想的学校和专业

选择好一个理想的、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对于考研取得成功来说是先手棋,至关重要。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招生人数、公费人数、报考范围、考试要求、热门程度等都会有所差异,一般来说,考生们都倾向于报考一个较好的学校和热门专业,出自理性的分析或者感性的判断,报低了不甘心,报高了又担心,在复习备考过程中也可能因信心不足而有所动摇,产生未战先败、中途放弃的念头。处理这个问题要有明确的定位,实际地给自己定位,对意愿报考的学校专业定位,对自己的考研竞争对手定位,把明确的定位放在自我努力的一个过程中,增强自己的信心,敢于斗争、敢于胜利。

不同的报考目标面临不同的机遇和挑战,需要权衡利弊,综合考量。甩掉包袱,认清优势,撸起袖子加油干,勇敢地选择适合自己理想的学校和专业吧。相信自己能行就上,哪怕咬咬牙、踮踮脚,狠劲往上够一够,也要直面更大的竞争,一次次博取更大的收获。

(三)踏踏实实的长期努力

常言道:不努力永远不会成功。既然选择了考研,就要脚踏实地,长期努力。可以说这是一切考研者、考研成功者得出的普遍性的结论,也是所有考生明知的。明知不故问,关键在于如何长期努力?如何做到长期拼搏?

考研如同“黑色高考”,不努力不成,努力不足也不成,努力错了更不成。在复习备战中,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调理自己的学习生活,摆脱束缚,放开手脚,全身心地投入复习备考过程。要发挥优势,挖掘潜力,把大学期间的所学、所长发挥出来,用在考研的艰苦备战中。要克服浮躁、耐住寂寞,循序渐进、稳中求进地推进各阶段的复习任务。

实践证明,面对考研,只要付诸努力,方法对头,绝大多数考生是能经受住考验的,积累了人生的宝贵财富。在考研备战各个阶段,不管处于怎样的一种状态,都要相信自己,相信持之以恒的努力,坚持下来就是胜利。

(四)千方百计地掌握自己的情绪

考研是对自我的一次长期考验,不仅要求拥有健康的体魄、努力的复习,而且要求拥有健康的心态和过硬的心理素质,一定意义上讲,心理素质、情绪状态对于最后的成功更为重要。

情绪的波动与调适问题,是每一位考生都曾经历过的。长时期的自主考研复习过程中,情绪受到干扰和影响是不可避免的,不同的心情、心境下的复习效率及由此带来的自信心自然会有不同,心情不好必然烦躁意乱、束缚自己,无法独立自主地放手、顺心地完成复习。考研是攻坚战、拉锯战,不能在乎一时一地的得失,情绪一时不好不要紧,及时调整过来便是。一旦情绪状态时常不好,以至严重影响复习,这就是问题,关键是自己如何认识和调整。

要适时干预,加强沟通疏导,进行自我调适,千方百计地维护良好的情绪状态。尤其对心态脆弱或者经历过多次考研失败打击的考生,收拾好心情,增强自信心,是首要的。哪怕结交一二个考研挚友,比着学、帮着学,多交流解困,也要尽快从情绪心态失控状态中走出来,稳定自己的情绪,把全部精力集中起来,一个一个脚印掌控好复习节奏,点点滴滴地积累知识能力。记住这句话,情绪心态稳得住,一路走来信心足,就是成功了一多半。

(五)达到一种好的复习状态

这也是大多数考生在考研过程中会遇到的难题。长时间的考研复习过程中一开始信心十足、精力充沛,复习状态也很好。经过一段时间,越来越多的考生会逐渐感到一日又一日的复习太无趣,单调枯燥的模式令人备感疲倦,难以继续进行下去。主要是知识堆积如山,“啃”不下去了,对重要的知识点复习了一遍又一遍,而忘了一次又一次。不论是英语单词,还是政治、专业课知识点的复习都感到自己的大脑已经达到“饱和”状态,出现复习效果极差的这种状况。

这一问题是考研路上的“拦路虎”、“硬骨头”,最直接、最主要影响着复习进度和实际效果。解决这一问题,要求考生保持清醒头脑,保持足够的毅力和韧性,在考研过程中始终保持最佳的复习状态。要克服复习过程中出现的矛盾,每天在复习中争取有所进步,心情要放松,思想要解放,方法要科学,不急不躁、不倦不怠、不折不挠,通过点滴的积累筑造起考研的知识大厦。说一千道一万,考研的秘诀就是坚持、坚持、再坚持,保持一种持续复习、持久战斗的良好状态,既学习了知识,开拓了视野,又锤炼了意志,提升了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六)正确对待考研结果

要摆正心态,正确地对待考研。“条条大路通罗马”,不能三番五次地摸黑走一条道,南辕北辙或撞南墙了也不回头,活活吊死在考研这一棵树上。新时代社会充满许多机会,东西南北中各条大道,都可以试着走一走。正确对待考研结果,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是以结果决定态度,考上了兴高采烈,考不上则败兴而归,自此沉沦。另一种则以过程决定态度,胜败不在一时,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其间所有的付出者、战斗者都是成功者。

考研就是这样,以破釜沉舟的决心,做万无一失的准备,付出不遗余力的努力,追求更高更远的目标。无论最终的结果如何,每个真心的参与者都接受了洗礼,经受了磨砺,实现了蜕变。

人的一生能有几次大的考验,考研正是对青春奋斗最好的考验。既然选择了远方,那么就以考研为新起点,开启人生新征程,坚定不移,一往无前,走好每一步,走向美好的明天,拥抱最美的梦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5

标签:考生   情绪   心态   状态   努力   过程   时间   学校   专业   信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