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全球芯片市场格局生变,美芯片企业遇“寒气”

作为芯片市场的霸主,老美在芯片领域拥有据对的话语权,这也是过去几十年里,中企选择“造不如买”这条路的主要原因。然而,落后就要挨打,华为就是“血”的教训。但美修改芯片规则,也遭到了不少美芯片企业的不满,就连比尔盖茨也站出来表态,“相当于我们在认输”。

事实证明,在老美的搅局之下,全球芯片市场开始重新“洗牌”,美芯片巨头的优势逐渐没有了。外媒感叹:全球芯片市场格局生变,美芯片企业遭遇“寒气”。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美颁布芯片法案、美修改芯片规则等芯片,严重影响了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平衡,扰乱了市场的发展。尤其进入2022年后,全球芯片市场遇冷,各大芯片巨头都有点“扛不住”了,尤其是美企!

其一,高通公司,高通曾多次向美申请自由供货申请,并强调,不可能离开中国市场,断供中企对高通影响很大,每年至少损失数十亿美元。

其二,AMD公司,在美制裁的反逼下,国内科技企业开始响应中科院院士倪光南的号召,全力布局RISC-V架构领域,这也让AMD、英特尔等美企很难受。而AMD公司在2022年的市值下滑近70%,处境相当艰难。

其三,ASML公司,从理论上来说,ASML公司是荷兰企业,但由于使用了美技术,所以ASML公司实际上也要受制于人,对中企断供EUV光刻机就是这个原因。而在美修改了芯片禁令后,上海微电子等国内光刻机企业奋发图强,全力研发,目前已经实现了国产光刻机的突破。

再加上为了加快“去美化”,国内科技企业不太敢使用ASML公司的光刻机,这也让ASML公司的营收承受了很大的压力。所以在过去这几个月里,ASML公司的态度出现了180 转变,不仅公开示好中国市场,还在中国市场扩招国内员工,建立服务中心和办事处等,就是想要稳住中国市场。

当然,除了美企遇“寒气”外,更大的压力实际上来自中企。近段时间,国内芯片产业频频传来好消息,比如,我国第一条“多材料、多尺寸”的光子芯片产线最快2023年就能投产。这是中国芯绕开EUV光刻机,实现先进工艺芯片制造的一种方式。其次,通富微电也在芯粒技术方面实现了5nm工艺突破,且拿下了AMD的5年大单。

总的来说,美企在全球芯片市场的优势已经越来越小,国产芯片企业的发展速度更快了。本以为通过芯片打压能够阻止中国科技企业的崛起,没想到起了反作用。但不管半导体企业的格局如何变化,中国科技企业都要坚持自主研发,不要对美企抱有任何幻想,唯有把核心技术紧紧握在手里,才能不怕被打压!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评论留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寒气   芯片   光刻   全球   市场   企业   中国市场   格局   国内   科技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