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南我岛 中国荣成旅行笔记(连载十一)


** “我得角”,我们旅居在海的角落 **


(村口处)

出了爱莲湾,马路对面就是南我岛村。

第一次走进南我岛是因为做核酸。

今年(2022年)春分时节,当我再一次走进荣成,走进俚岛,走进爱莲湾,迎接我的是锣鼓喧天,彩旗飘扬和村里高音喇叭传出的令人激动的红歌。


由于爱莲湾旅居的人较少,我们被安排到了南我岛村做核酸。刚开始是每周做一次。


每当一大早六点钟左右,听见村里高音喇叭播放的红色旋律的“红歌”时就知道要做核酸了。

说实在的,在村里做核酸是非常“享受”的。


伴着嘹亮的主旋律,嘴里哼唱着“红歌”,行走在村里的小路上。边走边欣赏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景,别提有多惬意了。

路过的小院,家家门口种有蔬菜和植物,还有花果树。偶有洋葱头似的花卉,“挺直腰杆”屹立在菜园子里,很是醒目,只可惜,我不认识是什么植物,反正特别美,尤其是在春寒料峭的天气里,越发的显示出它挺拔俊美的身姿。还有长势喜人的大白菜。

奇怪,我种的蔬菜连苗都没发出来,人家地里的蔬菜已经绿油油一片。


在村里靠南的一片空地上,可爱的“大白”早已准备好,这里红旗飘扬,彩旗飞舞,村里各级领导也已早早的站在那里、迎接村民和我们做核酸,最醒目的的除了大白,还有那些身穿红色志愿者服装的工作人员。

蓝天下,阳光里,海草房前,红旗飘扬,彩旗飞舞,大白与红衣志愿者忙碌的身影,真是一幅和谐美丽的画面,身处其中,特别享受。


说句实在话,每当听到喇叭里传来嘹亮且熟悉的歌声,我都会很兴奋,感觉像过年一样,每到做核酸的日子,都会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涂上口红,迈着四六不认的步伐去做核酸。


在村里做核酸,不像在都市里,聒噪的喇叭声一遍遍命令似的喊叫“做核酸,做核酸,赶快下来做核酸”。那样令人头疼。

哈哈,还是呆在村里好。

(村景)

人是一个奇怪的物种,眼前的东西不太关心,正所谓“熟视无睹”,相反,离自己很远的地方和事情,反倒更容易上心。


我就是这样的人,除了做核酸,我对南我岛,一无所知,直到第五次走进荣成,也就是今年九月份,才对“南我岛”有了一个深入的了解。


南我岛,地处荣成市俚岛镇最南端,北面隔着一条马路与“中我岛”相望。南面到了大海边,路东就是我们爱莲湾。其实,原本爱莲湾也是南我岛的地盘,是南我岛村民的集体土地,只是改革开放后,随着房地产经济的不断发展,路东便成了爱莲湾国际康养度假区。


南我岛村有近四百年历史,最早的村民是在明朝隆庆年间,也就是公元1567-1572年间,孙氏祖迁徙于现在地址的西北面,在此定居,名曰“孙家宅子”,后迁至现在的地方,因地处倭岛南端,改名为“南倭岛”。

明朝崇祯年间(1628年-1644年),始祖李欣由今天寻山乡东北山里迁居到此居住,孙姓外迁,但村名仍然叫“南倭岛”,一九八一年,荣成县政府改名为“南我岛”。


这是碑文上的记载,但听村民讲明朝的时候,有一户人家从外面迁徙过来,究其原因是因为本村里的男人都出海打鱼,女人在家种田种地,由于女人劳作辛苦,就从外面请了一位种田大户来种田。后来这位种田大户家族繁衍生息,因而成了村里的大户……至于姓什么叫什么我不得而知。也许就是那位李姓家族。

(南我岛垃圾分类站)

呵呵


村子因地处俚岛的最南端,因而有个“我得角”引起了我的注意。

闲来无事,喜欢研究地图,发现一个叫“我得角”的地方离我很近,便提前一天把小电驴喂饱,第二天,一路哼唱,顺着门口的大路,一直往南骑行。

没多大功夫,就被一道大铁门挡住了去路,直行不行就绕行,一边走,一边打听,好在嘴甜、腿勤、有韧劲,七绕八绕,抱着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信念,终于找到了“我得角”。

没有开放的我的角,就是一处悬崖,三面环海,也就是海的一个角落,一个在最南边海湾里的一个角尖尖。

与南我岛码头和爱莲湾海洋牧场水域相连。原生态,杂草丛生,因为地处悬崖,下不去,只能在悬崖顶上眺望。

美哉

我就喜欢这样原生态的地方。

呵呵

景色妙不可言。

(我得角)

南我岛吸引我的,不仅有景色,更有渔业资源,前面我说了,这里的海产品很多,可我认识的没几样,但是我却发现了一个秘密,一个鲍鱼饲养的秘密。


说起这个秘密还得跟马路边上停靠的超大加长的冷链运输车有关。

每次看到这些停靠在马路边的超大冷链车,都觉得奇怪。

后来,经过打听,才得知,福建的鲍鱼多在这里养殖。

大概是,在福建的鲍鱼苗长到一定时候,从福建运输过来,再投放到荣成南我岛的海湾里,因为这边水温低,一般来说冷水鲍鱼肉质细腻,蛋白质含量更高,热带地方的鲍鱼次之。

被人们当作“餐桌上的软黄金”的鲍鱼,自古就是“海产八珍”之一。

至于更多的细节,就得问村里的村民。

我对鲍鱼不感兴趣,所以没有详细打听,但是在这里吃鲍鱼确实稀松平常的事情,只要想吃,天天都能吃到新鲜的鲍鱼。

不仅如此,海参也是这里人餐桌上每天见得到的东西,另外,荣成作为海带城,这里是我国的海带养殖基地,不过我吃到跟多的是“裙带菜”。

(收获)

(南我岛码头)

另外,我还发现了村里五十年代的一个建筑大礼堂,哈哈,有意思。

(村里五十年代的大礼堂)

(晾晒海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明朝   核酸   彩旗   鲍鱼   福建   大白   大户   村里   中国   村民   旅行   笔记   地方   荣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