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小故事之-刀豆和青蒿(一)

20世纪初,在酶的本质是什么的初始研究阶段,科学家们对它是蛋白质、糖类、脂类是不确定的。当时,德国权威化学家威尔施泰通过实验总结出的观点为酶是一种微量元素。

但有学者认为,酶作为生命中最普遍存在的物质,应该是大量的且容易获得的,结合酶和蛋白质有许多相似的特点,酶很有可能是一种蛋白质。

其中,收集到纯度较高的酶是证明实验的关键所在,但当时分离技术不足和酶本身不稳定,活性酶的纯化是困难的。

萨姆纳

刀豆(不知道是不是这种)

当时,萨姆纳选择了证明酶是蛋白质的方向作为研究课题,这被认为是一场学术冒险。和当时普遍的利用酵母菌作为研究对象的道路不同的是,他选择了刀豆。因为他注意到1916年有报道说,这种豆类的脲酶含量是普通豆类的16倍。1926年其分理出纯度较高的活性酶结晶,证明了现在的生物学常识——酶是蛋白质(后来的其他研究一些RNA也具有酶作用)。

1946年萨姆纳因此研究发现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一起获奖的是他的支持者诺斯洛浦。

个人的体会是萨姆纳坚持自己分析和理论的勇敢、关注到刀豆研究的博闻、数年研究的坚持。

这和青蒿素发现和提纯的故事有异曲同工之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刀豆   数年   诺贝尔   酵母菌   洛浦   青蒿   萨姆   豆类   纯度   生物学   蛋白质   活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