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应该感谢1600多年前的葛洪

大家好 !我是你们的幸运小太阳 :“幸运旭日d”,一个【专注生活】【热爱生活】的自媒体写作者。点击右上方“关注 ”,让我们一起,让生活变得越来越好吧 !

大家都知道 ,诺贝尔奖,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一个奖项,每年颁发给在相应领域为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人 。

诺贝尔奖牌

诺贝尔奖(瑞典语:Nobel priset,英语:Nobel Prize)是指根据诺贝尔1895年的遗嘱而设立的五个奖项,包括:物理学奖、化学奖、和平奖、生理学或医学奖和文学奖,旨在表彰在物理学、化学、和平、生理学或医学以及文学上“对人类作出最大贡献”的人士;以及瑞典中央银行1968年设立的诺贝尔经济学奖,用于表彰在经济学领域杰出贡献的人。


目前为止,在我国本土,共有两人获得此奖 。2012年10月11日,我国著名作家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当时国内一片欢呼和赞扬 ,他是我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

2015年10月5日,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这是中国科学家因在本土进行科学研究而首次获得诺贝尔科学奖。她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

屠呦呦,女,汉族,中共党员,药学家。1930年12月30日生于浙江宁波,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在医学院药学系生药专业学习。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毕业后曾接受中医培训两年半,并一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年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工作,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药学家,既是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又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上世纪60年代,在氯喹抗疟失效、人类饱受疟疾之害的情况下,在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任研究实习员的屠呦呦于1969年接受了国家疟疾防治项目“523”办公室的任务,39岁的屠呦呦任中药抗疟组组长,从此开始征服疟疾的艰难历程。

历经380多次实验、190多个样品、2000多张卡片,屠呦呦和课题组通过大量实验发现,青蒿的抗疟效果并不理想。青蒿提取物对鼠疟原虫的抑制率只有12%—40%。

于是,她就通过系统查阅文献,特别注意在历代用药经验中提取药物的方法。当她查阅到东晋名医葛洪《肘后备急方》中称:“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可治“久疟”时,反复琢磨,受到启发 ,她认为很有可能在高温的情况下,青蒿的有效成分被破坏了。

《肘后备急方》

于是她改用乙醇冷浸法,所得青蒿提取物对鼠疟的效价显著提高;接着,用低沸点溶剂乙醚提取,效价更高,而且趋于稳定。终于,在经历了190次失败后,对鼠疟原虫抑制达到100%的青蒿素诞生了。

所以说屠呦呦成功提取青蒿素,是站在1600多年前药学家葛红的肩膀上取得的成功的 ,所以她应该感谢1600多年前的先辈葛洪

屠呦呦(上) 葛洪(左) 《肘后备急方》(右)

通过这个事例也说明,我国的中医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它等待着我们有志之士去不断地研究、开发、利用为人类的健康作出更大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诺贝尔奖   疟原虫   诺贝尔   青蒿   疟疾   生理学   获得者   药学   中国   奖项   人类   我国   葛洪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