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世界锂都”:这个蜀中城市站上风口 - 新京智库

2019年9月26日晚,四川省遂宁市涪江两岸,各个重要建筑群、旅游景点的夜景灯光全新亮相,吸引了众多游人观看。图/IC photo

位于四川盆地中部的遂宁,最近好事不断。

先是有着中国动力电池“黑马”之称的蜂巢能源在这里竣工投产,让遂宁的锂电产业链条再添强军;紧接着是即将到来的2022中国遂宁国际锂电产业大会暨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国际交流会,将使锂电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齐聚一堂。

目前,遂宁已拥有50多家锂电企业,规上企业就达30多家,其中天齐锂业更是享誉国内外。

在“双碳”的背景下,在“世界锂都”的产业梦想指引下,遂宁站上风口。

成渝中部城市的突围战

在国内的城市群都市圈发展中,成渝地区有着其特殊性。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区域内多点支撑、协调发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成渝地区属于两头大、中间小的“哑铃式”发展格局——在成都和重庆快速发展之时,地处成渝城市群中间的大量中小城市,长期面临着发展难题。

数据显示,2019年,重庆和成都的GDP已分别达到了2.36万亿元和1.7万亿元,而处于成渝地区中部地带的遂宁、资阳、内江、大足、永川、璧山、铜梁、荣昌、潼南九个区市的GDP合计仅为6940亿元;在城镇化率方面,重庆主城和成都市分别达到了91%、74.4%,而渝西、川东九区市平均仅为57%左右。

而且,这种趋势仍未消退。截至2020年,成渝中部地区四市(南充、遂宁、内江和资阳)转移到省外的农村劳动力总量约150万人。2014-2019年,该地区常住人口减少6.27万人,生产总值占比也由10.2%下降至8.9%。这些城市地处川、渝交界地带,距离成渝“双核”100-150公里,受“双核”的辐射带动作用有限。

成渝中部城市正在试图突围,改变现状。在成渝双城经济圈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成渝中部城市动作连连,尤其是“遂潼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先行区”的划定,给这些城市带来了机会。遂宁希望成为成都与重庆之间的“第三极”、支撑点、连通器、加油站。

遂宁市区到成都到重庆都在150公里左右。从地理的角度来看,遂宁是成渝经济区的地理中心。

内江市区同样处于成渝之间的中心位置。这两座城市处于成渝连线的一南一北,都对外宣称自己是“成渝之心”。

这两座城市面临的难题也差不多,除了2020年之外,“十三五”期间遂宁的GDP增速均超过8%,内江均超过7%;遂宁近年来财政收支缺口超过100亿,内江缺口常年在200亿元左右。

遂潼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先行区获批后,两地将在锂电及新材料、电子信息、油气盐化工、智能制造、绿色食饮五大产业领域协同发展,力争2025年产值超过3100亿元。尤其是遂宁,早在2010年,在新能源革命的背景下,将发展的赛道瞄准了锂电产业,并且提出了建设“世界锂都”的发展目标。

十余城市竞逐锂电产业

新能源汽车整车产业链中,动力锂电池是造车成本大头之一,约占35%,是电动车最关键的核心。

面对锂电产业的热潮,各地城市都想赶上这一波风口,争相加入“锂都”竞逐战。自2010年以来,国内已有包括遂宁、宁德、宜春、新余、枣庄在内的十余个城市提出了打造“锂都”的口号。

各地为何纷纷“押注”锂电产业?据了解,锂的应用主要分布在动力电池、新兴储能电池和消费电子等领域。《2021中国锂电产业发展指数白皮书》显示,我国已连续五年成为全球最大的锂电池消费市场。尤其是近些年随着新能源汽车和储能的需求呈现暴发之势,锂的需求量逐渐走高。

同时,碳中和相关政策也在推动锂电产业基本面长期向好。这就使得锂电产业成为不少城市经济发展突围、产业转型升级的一条好赛道。遂宁就希望依托蜂巢能源等龙头企业,大力构建锂电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条生态圈,最终打造立足川渝、配套全国、辐射全球的“世界锂都”。

很多城市甚至是省内竞争。2018年4月,江西新余市出台了《促进赣锋雅保龙头拉动 打造全球锂电高地三十条措施》,由传统钢城向“锂电之都”转型。而毗邻的宜春市同样不甘示弱,尤其是在2021年成功引进宁德时代、国轩高科两大锂电巨头之后,宜春市提出了全力打造“亚洲锂都”的目标。

遂宁同样面临着来自省内的竞争。“酒都”曾是四川宜宾最大的标签,而现在,“动力电池之都”正在成为其新的名片。宜宾市官方数据显示,预计今年宜宾锂电产业工业总产值在700亿元,明年可达1500亿元。而遂宁市“十四五”期间,其“世界锂都”目标下,到2025年,全市锂电产业营业收入力争超过1000亿元。

当然,各地的“锂都”目标也各有不同。有的城市是因矿产资源而聚,有的城市则因传统技术优势而兴,也有城市是因邻近汽车生产基地而形成集群。

宁德时代、国轩高科、亿纬锂能、蜂巢能源、欣旺达等头部动力电池企业成为各地建“都”的招引主要目标,而是否贴近市场端或资源端、资源地理优势、政策优势、技术创新等成为各家企业选址建厂的重要因素。遂宁在错失宁德时代之后,发展步伐显然开始落后于省内拥有宁德时代的宜宾。

在位于遂宁高新区的四川托璞勒科技有限公司组装车间内,工作人员正忙着制作产品零部件。图/遂宁发布公众号

遂宁加入赛道的底气何在

但相较于宜宾,遂宁并非没有超越的机会。

事实上,遂宁的起步较早。早在2010年,遂宁就已开始对锂电产业进行占位,邀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为当地锂电产业编制专门的产业发展规划,并提出“力争2020年形成较完整的锂电新能源产业集群,年产值达到1000亿元”的目标。彼时,新能源汽车还未进入市场化发展阶段。

这一具有前瞻性的行动,也让遂宁幸运地较早踏入锂电产业这一热门赛道。

遂宁一大优势源于掌握了上游锂材料领域的话语权。资料显示,遂宁射洪掌控上游锂矿资源折合碳酸锂当量合计达1670万吨。未来3年内,射洪每年将利用锂辉石精矿粉超过100万吨,据估算可持续掌控资源优势超过20年。起家于遂宁的天齐锂业,目前是全球最大的矿石提锂企业,也是国内电池级碳酸锂的最大供应商。

除了上游资源可合理调配,遂宁其他生产要素成本优势也较为明显。遂宁在水电及天然气等清洁能源领域极具优势,预计到2025年,以遂宁为中心的天然气生产规模将突破200亿立方米,将占四川省常规天然气总产量的50%以上。这种天然气资源优势令其在“锂都”的争夺战中加分不少。

同时,成渝地区作为全国重要的汽车产业聚集区,整车产能达到600万辆/年,也为遂宁锂电池、锂电材料及其应用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市场基础。遂宁的这些优势,带动了整个产业链中下游企业的快速集聚,形成了锂电资源要素集中的锂电全域发展格局,成为全国发展锂电全产业链的重要地区。

目前,遂宁已经形成了“三园一区、全域配套”的产业布局:射洪锂电产业园,已引进9家上市公司,拥有锂电相关产业企业32家,正加速筑牢“世界锂都”核心区;安居锂电产业园正全力推动建设“世界锂都”引领区;蓬溪新材料产业园正推进建设“世界锂都”拓展区;遂宁经开区内,蜂巢能源29Gwh动力锂电池项目建成投产,实现遂宁品牌终端锂电池新突破……

为巩固这些优势,遂宁还在软环境上做出了努力。

一是成为行业标准的制定者。由天齐锂业代表中国提议的国际标准提案《Lithium vocabulary》获得ISO/TC333国际标准化组织锂标准技术委员会通过且正式立项,成为锂产品的国际贸易往来和国际间锂产业链技术交流的规则制定者;同时,还联合研究机构发布中国锂电产业发展指数(遂宁指数),并正式上线中国锂电产业大数据平台。

二是成为锂电人才的培育者。遂宁市积极推动“政府 职业院校”共建锂电科技学院,预计未来3-5年培养锂电人才5000余名。此外,与重庆大学、四川大学等15家高校开展合作,设立研究院3家、院士工作站1个,汇聚锂电领域高端人才140余名。

正在锂电风口的遂宁,要成为真正的“成渝之心”,尚需努力,但未来可期。

特约撰稿人 / 谢良兵(标准排名城市研究院院长)

编 辑 / 柯 锐

校 对 / 吴兴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5

标签:射洪   遂宁市   宁德   内江   渝中   城市   遂宁   风口   站上   新能源   产业   地区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