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儒林湾?

云贵高原山峦起伏,像大海上一个个凝固的波涛,屹立天地间。

发源于云南省霑益县马雄山上游的南盘江,穿越高山峡谷,蜿蜒前行,途经云南、贵州、广西,沿线雨量充沛,大小支流汇入,至梧州会桂江后,始称西江。

西江进入广东省境内,再次得到贺江、罗定江和新兴江等主要支流补给,一路成长一路壮大;至三水思贤滘,与北江相通,豁然开朗。历经2000多公里跋涉,成为华南地区最长的河流,中国第三大河流,航运量居全国第二。

三水思贤滘,西江与北江短暂相通后,进入下游珠江三角洲网河区内。孙景锋 摄

从思贤滘始,西江进入下游珠江三角洲网河区内,河道纵横交错,主干水缓江阔, 一路没受太多阻碍,直至南海九江18公里河段,遭遇大雁山阻拦,顺势拐了一个90度的弯,一路朝南,径流在珠海磨刀门汇入大海。

拐弯处,西江2000多公里河段最宽阔的江湾——儒林湾,由此形成。九江人的生活与水紧密结合在一起。

在九江河段,西江遭遇大雁山阻拦,形成江湾。

儒林湾是西江2000多公里河段最宽阔的江湾。

宽阔的江湾给九江人带来了丰富渔获。水流转向,泥沙淤积,江中的有机物在此湾中旋转起来,成为西江野生鱼花最多的一段,鱼花产业由此孕育。

明弘治十四年,朝廷颁令,从西江上游的封川,到下游的都令,一百多公里范围内,九江人拥有专属的鱼花捕捞经营权。自明中期至清中期,九江鱼花鱼苗远销国内外。

九江河段是西江野生鱼花最多的一段,鱼花产业由此孕育。

潮起潮落,随着西江北江泥沙的淤积,珠三角海岸线逐渐南移,江海交汇处,海岸线并不稳定,珠三角大部分地方仍不适合耕作。

10世纪起,岭南先民开始筑堤围垦。在西江、北江之间,纵横交错的河网促成小围连成大围,明朝初年形成合围,造就了珠三角地区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工程——桑园围。

桑园围是珠三角地区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水利工程。

桑园围具备引水灌溉、排水除涝、防洪挡潮、维系生态等功能。

数百年来,这一庞大的水利工程实现了引水灌溉、排水除涝、防洪挡潮、维系生态的综合效益,构成了完善的灌排渠系及水运网络,润泽一方。围内挖塘养鱼,塘基种桑养蚕,蚕沙喂鱼,塘泥肥桑,桑基鱼塘连绵成片,成就了九江人在水产养殖方面的领先地位。

时至今日,九江仍拥有养殖鱼塘约3.44万亩,淡水鱼苗孵化品种约30多个,其中加州鲈苗年产量达154亿尾,约占全国产量的60%。2020年,桑园围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成为首个以基围水利为主体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时至今日,九江仍拥有养殖鱼塘约3.44万亩。

桑园围成就了九江人在水产养殖方面的领先地位。

儒林湾也为九江人提供了优质的港口,便捷的航运。桑园围内的蚕丝由此出发,远销海内外,“一船蚕丝去,一船白银归”的盛况是当时的真实写照。九江商埠内,商贾云集,商品经济在此萌芽,孕育出美酒、美食等特色文化,成就了富甲一方的鱼米之乡,九江商埠也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广州”。

商贸繁盛的九江大兴尊师重教之风,自古文风鼎盛、名师辈出。根据《九江儒林乡志》记载,九江乡自宋咸淳间始渐有田庐,至明二百七十余年间,乃大为发展,人才士绅辈出。他们进则为官,为社稷贡献,退则为绅,建设地方、教化乡土。明朝代宗皇帝赐九江“儒林乡”的美称,这既是对这群士绅的尊崇和纪念,也是九江这片土地精神和价值的最佳体现。“儒林”之名肇始于此。

商贾汇聚孕育了美酒文化。

九江的历史与水密不可分。

儒林湾还造就了九江人开放进取、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文商并立,让九江成为东西方思想交汇之地,开阔了九江人的视野;通江达海的地理优势,造就了九江人闯荡世界的冒险基因,演绎了“向洋而兴,走向世界”的壮阔历史。

清中晚期,由于人口剧增,九江大量人口沿江出海下南洋,继而迁徙到世界各地,形成独具风格的侨乡文化。据不完全统计,九江目前常住人口25万,20多万九江乡亲分布在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几乎与九江本土人数相等。可以说,儒林湾内有一个“九江”,从儒林湾出海,海外还有一个“九江”。

一代又一代的华侨从这个古朴繁华的古镇走出去,散落世界各地,而在他们心中,儒林之乡的精神传承以及沉淀在心中的乡情,永远是一种挥之不去的精神牵挂。无数九江乡贤情系桑梓、回馈家乡,从医疗、教育、养老、扶贫等慈善事业,到湿地公园、市政建设、乡村振兴等家乡建设,处处饱含着儒林乡贤的深情厚谊。

儒林湾塑造了九江人的开放精神,从这里出发,九江人遍布世界各地。

九江海外侨胞情系桑梓,为家乡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数百年沧海桑田,挺进湾区新时代,儒林湾这艘船再次驶到时代潮头。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入推进,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打造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珠三角发展格局正深度调整。

在佛山南海呈“C”字型的版图中,儒林湾犹如拥抱“黄金内湾”的一只手臂。

这里有着海陆空便捷的交通,佛开、珠二环高速和规划中的南新高速在此交会,即将动工建设的广佛江珠、肇顺南轨道穿插而过,珠三角新干线机场近在眼前,湾区极点城市咫尺可达。

这里有通江达海的便利航运,坐拥西江繁忙的运输岸线,从南鲲港、中外运港出发的人员、货物等,沿着西江顺流而下,直通黄金内湾,连接世界。

西江水滚滚向前,古老的歌谣仍在吟唱。从历史走来,儒林湾满载辉煌;面向未来,儒林湾风华正茂。

这里将致力成为九江制造通往全球的门户,南海融入黄金内湾、走向世界的战略平台,大湾区向西辐射的重要支撑点和承接地,重现“向洋而兴,走向世界”的历史荣光。

粤港澳大湾区时代,儒林湾像一艘船,驶向“黄金内湾” 。

儒林湾致力为连接世界的窗口,九江制造从这里出发,通向全球。

【南方日报记者】孙景锋

九江宣办供图(除特别署名外)

【作者】 孙景锋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5

标签:儒林   北江   西江   鱼花   桑园   河段   南海   世界各地   鱼塘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