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队贵州民企前十,老干妈怎么卖不动了?

就在创始人陶华碧重新执掌老干妈的第3年,这家辣酱巨头的营收水平跌回到了4年前。


近日,贵州省工商业联合会与贵州省企业联合会共同发布“2022贵州民营企业100强”榜单。该榜单以2021年度企业营业收入为基准,其中,贵阳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下称“老干妈”)以42.01亿元的营收额,位列第11位,跌出了前十。


而在去年的“2021贵州民营企业100强”榜单中,老干妈还以54.03亿元的营收位列第6位,一年时间,明显下滑。


从营收上看,老干妈也是一年不如一年。2021年的营收比2020年减少约12亿元,同比下滑约22.25%。


曾经那个风靡全国的老干妈,怎么就掉队了?


01 老干妈,跌下神坛


曾经的老干妈,还相当辉煌。


都说贵州有两大品牌令人印象深刻,一是茅台,二是老干妈。


老干妈和茅台相同的是,都是国货之光,但不同的是,与茅台动辄上千的价格相比,老干妈是每个家庭都能消费得起的,白米饭拌上几勺老干妈总能让人胃口大开。


老干妈之所以能火,也是因为产品够好吃。


上世纪80年代,为了一家人的生计,陶华碧开了间简陋的小饭店,名为“实惠饭店”,小吃还会配上自己做的辣酱,很多消费者吃了都赞不绝口。


路过的司机吃过她家的辣椒酱后,有的特意从大老远绕路来,就为了能吃上她做的辣椒酱。


“龙洞堡老干妈辣酱”的名号传遍了贵州。陶华碧决定把生意干大,于是租用了几间破平房,开起了自家的辣椒酱厂,取名“老干妈”。


老干妈颇有商业天赋,最初,销售更是一个难题,没钱打广告,老干妈就挨家挨户上门推销,还免费给当地的食堂、饭店试吃。


老干妈最初的定价也是相当接地气:8块钱一瓶,薄利多销,每天卖出百万瓶,年销售额45亿,创造了用一瓶辣酱打进中国500强企业第151位的创业神话。


靠着渠道优势和产品口碑,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陶华碧的工厂成了当地的利税大户,老干妈本人有着90亿的身家,成了胡润百富榜女富豪。


陶华碧


老干妈甚至冲出中国,在国外被列为调味界的奢侈品,即便一瓶卖到80元也风靡海外市场。


陶华碧还自豪地说:“有华人的地方就有老干妈。”


02 老干妈,为何卖不动了?


转眼间,老干妈陶华碧快70岁了,渐渐有了退居幕后的想法。


她将股份分给2个儿子,2个儿子分工合作,各自负责销售和生产。


也许是本来就到了巅峰开始下滑,也许是经营思路变了,成了老干妈衰落的开始。


老干妈疯狂投资多个领域,但因为没有经过详细的市场调研与考察,只赔不赚。


仅2017年便亏损了4899万元,负债总额也达到了近10亿,“老干妈”也随之名誉扫地。


此外,为了节约成本,公司把常用的贵州辣椒换成价格更低的辣椒,做出的辣椒酱和以前的味道不同,很多人表示不再是原来的老干妈。


而且,老干妈曾经说过打广告,就是怕增加了成本,最后转移到消费者身上。


然而现在的掌门人并不听,把心思都用在了创新营销上,还直接让老干妈当起了“国民女神”,在纽约时装周上摆台走秀。



虽然短时间,老干妈的热度有所上升,但也挽救不了总业绩下滑的趋势。


甚至,一位工作多年的工程师离职时带走了老干妈的偏方,导致“老干妈”损失1000多万。


面对公司种种不利的局面,陶华碧73岁高龄,不得不再次出山。


最初是有效的,当年老干妈的业绩停止了下滑,当年营收超过50亿,然而,现实证明,老干妈本人出山,也挽救不了老干妈的窘境。


2019年陶华碧回归掌舵时,市场模式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国是辣椒酱的生产与消费大国,举国熟知的老干妈,一年销售额高达50亿。辣酱市场蛋糕巨大,也引得无数对手争相入场。


如今,外部群狼环伺,虎邦、饭爷、佐大狮等多个新品牌应运而生,人人都想做出第二个“老干妈”,而且借助资本力量来势汹汹。


比如川娃子食品在2021年12月宣布完成了近3亿元A轮融资,旗下有虎邦辣酱的辣工坊食品在2019年12月获得数千万人民币的A轮融资。


而且各自挖掘了垂类市场。比如虎邦主攻“辣味”,获得觉得老干妈不够辣的用户群,而饭爷、李子柒等则加入大粒牛肉、鲍鱼、松露等高端食材,同样收获了对原料有追求的用户。



而且这些网红新消费品牌,往往更擅长电商加营销的打法,在产品、渠道、品牌与场景上做出差异化创新,比如做小包装、满足人们的便携需求。


面对对手的冲击,老干妈不是没有作出回击。比如2018年4月,老干妈天猫旗舰店正式注册,开启了线上线下齐步走战略。此外,老干妈也尝试起了辣酱以外的品类,由豆豉辣酱扩充到了火锅底料、豆腐乳、香辣菜等20余个品种。


当下最热的直播带货,老干妈也没有错过,但回报并不算理想。灰豚数据显示,近30天老干妈抖音官方旗舰店新增粉丝数8.7万,直播销售额仅为90万元,带货成绩不容乐观。


陶华碧甚至还“现身”抖音直播间。不过,陶华碧的流量效应并不算好。在老干妈抖音官方账号发布的700多条短视频中,点赞量最高的一条仅为4万。


为了扩大营收,老干妈搞出一大堆各种口味的辣酱,但都没掀起太多的水花。


03 陶华碧的路,走错了?


老干妈衰落,不代表行业不景气。


我国是辣椒酱的生产与消费大国,举国熟知的老干妈,一年销售额高达50亿,在当今的国民经济中,辣椒酱加工业虽然只是一个隶属于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小行业,但对于满足人民日常生活需求却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目前,全球辣酱年产量在800万吨左右,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区域辣酱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85%以上,是全球最主要的辣酱供给市场。



这也说明,不是不需要辣酱,而是需要口感更好、符合人们需求的辣酱。


从价格上看,老干妈已经没了优势。一直以来,老干妈都坚守着8~12元的黄金价格体系,陶华碧曾宣称“比我价高你没市场,比我便宜你白忙活”。


不过在今年初,没守住辣酱市场价格基准线的老干妈也开始涨价。媒体报道称,老干妈从3月1日起对部分产品提价,涨幅在5%~15%。


老干妈如今的价格,在10-15元区间,这个范围,也是很多对手的价格定位,可以说,老干妈放开了自己的价格,也增加了更多的对手,而在口感上讲,对手并不输给老干妈,甚至还要胜过老干妈,消费者们怎么选择,自然也一目了然。


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人们对健康的需求日益增长。


《中国辣椒史》作者曹雨曾深入研究过中国人吃辣这件事儿。在曹雨看来,辣椒唯一的弱点是,它不能适应老龄化的社会。


随着人口渐渐老龄化,阶级流动性降低,人口移民规模降下来,在未来,辣椒很有可能退回到一个传统的状态。


在消费升级的趋势下,消费者对辣酱的需求早已不仅仅是“辣”这么简单,健康、安全、质量保证成为更看重的因素,这也要求品牌需要更加注重产品研发,如何迎合消费者不断变化的健康需求,是各大辣酱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


曾经,奉行“不集资、不上市、不贷款”的原则,几乎不打广告的老干妈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和渠道优势,成为数一数二的国民辣酱品牌。


然而,辣酱行业很内卷,老干妈的生意越来越不好做,对手们只用了几年时间,在产品和渠道上做了创新,就开始逐步赶上了老干妈。


老干妈如今的规模、影响力还在,如果能静下心来好好反思,把心思都花在做好产品上,加上思考好如何在互联网渠道影响年轻用户,翻盘也是指日可待。


参考资料:

《元气森林也杀入!“老干妈”的生意总有人来抢》创业邦;

《老干妈老了:营收狂跌12亿元,业绩回到4年前》,界面新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贵州   辣椒酱   辣酱   民企   中国   辣椒   对手   渠道   消费者   需求   价格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