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橙奖获奖者白蕊:在科研上不存在“男女有别”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罗亦丹)11月3日,2022达摩院青橙奖举行颁奖典礼。段树民、李骏、龚新高、孙凝晖、阮勇斌五位院士应邀到场,为白蕊、周杨等15位“青橙学者”颁奖。

作为年龄最小的获奖者,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研究员白蕊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捕获全部类型剪接体团队的核心人员,2020年,她参与并主导完成全球唯一覆盖完整RNA循环的系列成果,首次揭示了剪接体重塑的分子机理,并加速了相关靶向抗癌药物和罕见病药物的研发。

白蕊的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评价称“如果没有敏捷的逻辑和辩证思维,我很难想象她是如何能从头设计出一条特异性高、效果好的 U12 型剪接体的底物,这项工作让我更加肯定她的科研天赋。”

此外,作为普通家庭出身、大一时决定不出国,完全由本土培养的人才。白蕊发表了9篇高水平研究论文,其中6篇发表于《科学》,3篇发表于《细胞》。这样的经历也被不少人称为“励志传奇”,并常常让这个不满30岁的姑娘作为范例出现在各类育儿公号上。

11月3日,白蕊在接受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为止没有觉得女性和男性在科研上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就我个人的经历而言,在我读博包括博士后期间,实验室做得很优秀的都是一些女生,至少目前我觉得在科研能力上男女没有区别,可能有时外界过于放大了女性在这方面的劣势,但是我自身并没有感觉到。”

白蕊表示,除了做基础研究,她现在还有一个侧重工作是靶向剪接体的药物研发,希望为世界级难题带来中国的曙光,“因为我们除了要了解它的原理外,最终还是希望把它用在人类健康上面。但从基础研究走向应用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需要很多时间和工作。”

“我博士后出站后,选择在生命科学领域继续深耕,一方面继续做最重要、最难的基础研究,做有用的研究,让中国在生命科学领域有更多的话语权;另一方面将研究成果用于相关疾病和药物研发上,为人类健康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白蕊说。

被问及对此次获得青橙奖有何感想时,白蕊说“我觉得这个奖是奖给我们整个团队的,付出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是比较开心的,但更多的对我本人是一种激励。”

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研究员白蕊 图/青橙奖主办方供图

编辑 宋钰婷

校对 柳宝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宝庆   达摩   科研   靶向   西湖   获奖者   生命科学   博士后   院士   药物   基础   男女有别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