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这个大门口,看人性黑暗的一面


我去过兰州,

偶尔间和这座城市产生情感。

那是前几年在拉萨高反,返途中突然想到在兰州休息调整。

这次休息调整,让我彻底爱上了这座城市,以至于后来逢人便说兰州的好。

我对别人,这里水果丰富,美食多样、民风淳朴不张扬、物价便宜,在这里,能看到大西北的民间烟火气。

这几天,这座城市和郑州在网上冲了一波浪。

在我的印象中,好像这是兰州极少数的一次公开露面。

哪曾想,这次和全国网民们打招呼的方式是如此特别。

一个父亲,一个孩子,在那天受到了两次伤害。

一是液化气中毒,二是“老乡”冷漠。

第一次还留有一点生的希望,而第二次伤害直接把第一次仅存希望给坚决抹杀了。

相关报道上,看到这位父亲对当时事件的描述。

我们可以在脑海中冥想一下,一位孩子液化气中毒,父亲慌张、紧张地抱着他直奔小区楼下。

小区目前在管控,进出不便。

这位父亲抱着这个昏迷的孩子站在社区工作人员面前苦苦哀求希望放行或者得到通往医院的帮助。

而这位社区工作人员觉得自己活了大半辈子,半截身子都入土的人好不容易掌握了一点“权利”。

觉得自己应该要“恪尽职守”,要严肃、要公正、要把这“权利”好好发挥一下。

他就绷着他那比苦瓜都还美丽一点的脸,斜着三角眼,手臂兰花指,语似公鸭嘴的逼逼叨:

no…不行,绝对不行,这不归我们管,

有我在,就连苍蝇都休想飞出这个大门”。

最后结果,想必大家也都知道。

早上起来,我还在相关平台上看到这位父亲发布的事件过程和事后处理。

刚刚去看的时候,又没看到,好像是被删除了。其中原由,不得而知。

首先,我们就事论事。

第一,

这种事情不是少数,也不只有兰州才会发生,全国各地,都隐藏着这类人。

这类事。没必要把这件事情跟兰州这座城市的形象挂上勾。

就拿今年来说,具体例子这里也不做过多说明,懂的人都懂,说多了免得引火上身。

第二:

我们从这件事情以及今年发生的几例事件延出来谈一谈“人性”。

一:

中国有个词叫“欺软怕硬”。字面意思是恃强凌弱、害怕强大而欺负弱小。

就是看到一个人身上的气势比自己弱小的时候,往往喜欢为难一下他。

这是一个人的性格,也可以说是“人性黑暗的一面”。

二:

中国还有句话叫“身怀利器,杀心自起。”

就是当一个人有了制服另一个人的权利或者武器之后,

心里面“隐藏黑暗”就会迸发,而这时候往往很多人控制不住。

三:

要守“规矩”。

这是什么意思呢?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规矩”这个词可以说是这种文化的体现之一。

做人要有规矩,做事要守规矩。

规矩是王法,不可触碰,一旦触碰就会受到惩罚。

就拿这次兰州事件来说,社区管理人员说

“这个大门不能开,你不能出去”

这是因为有“防疫要求”的规矩在,不能私自外出。

这种“规矩”之下,人就很迂腐木讷,

当然这不是一概而定,懂得变通的人就很灵活地运用这种规矩。

如果当时这个社区管理人员换成其它的人,说不定又是另外一种温馨的结果。

只能说这个社会死脑筋的人太多了。没办法。

四:

“拿着鸡毛当令箭”

这种人底层人较多,

这类人平时没有威望,在社会上、朋友中说不上什么话,

自然没有耍威风的地方。

当突然有了机会可以实施一点权利的时候,他心里就像是吃了糖一样,高兴的几晚上都睡不着觉。

想着白天别人因为某某事情和自己轻言轻语地说话,晚上睡觉都美。

哪怕是看大门心里也觉得光宗耀祖。

这种现象,可以参考保安这群人和这次事件的管理人员也属于这类人。

这类人还有种什么特征呢?

就是生活不如意,满地鸡毛,天天不是为这样愁就是为那样愁。

这样的人仇视社会,看谁都不顺眼。

天天板着个脸像个二百五一样。


以上,就是我想谈的“人性”黑暗,这种黑暗一直都是存在的。

只是当时现象下,集合了“天时地利”,这种黑暗有了“用武”之地,才会接二连三的爆发。

正直又发生了这次事件,我就借题发挥出来和大家共鸣共鸣。

当然,看出问题不是关键,关键的是解决问题,可惜我们一介种地的人,只能管管家里面的鸡鸭牛狗。

话说得中听不中用。

还是得需要相关部门发发善心,

把口中的唾沫吐到这类人的脸上,再来个大耳巴子,说一句“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黑暗   兰州   管理人员   大门口   规矩   大门   权利   父亲   事件   城市   社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