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纹钢2301的“噩梦”?

商品市场,一如既往的强势~



商品指数上看,虽然涨幅不大,截止收盘也仅仅只是小幅上涨0.24%,但就指数而言,这种小幅上涨的势头还是挺“牛气的”。

毕竟昨晚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表态偏“鹰”,美股三大指数也全线大跌~

恰好,这次又又又被我们给“掐”准了,遗憾的是冲高幅度没那么大!



盘面上看,商品整体以涨幅居多,其中,铁合金表现强势,锰硅大涨4%,硅铁大涨3.5%,乙二醇、PVC、苹果等涨超2%。

跌幅方面,沥青、菜粕、沪锡跌超2%。



为啥商品市场还能这么“猛”??原因其实还是昨天写的那几个剧本:


①美联储如期加息75基点,属于预期之中的加息,随着利空的靴子兑现落地,市场开始展开反弹。



这两天在圈内“疯传”的有关防疫政策松动的传闻,似乎不是空穴来风。



据国内媒体报道,内蒙古、河南、甘肃相继强调疫情防控的精准性。10月30日和31日,内蒙古、河南、甘肃分别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均强调要精准防疫,不能因为个别疫情就长期无差别进行封控,要让城市逐步恢复活力,让抗疫有力度更有温度。

以上两则消息对市场信心的恢复、提振作用很大!!!


那么,市场反弹到底还能走多久呢??短线个人预判要适当地谨慎起来了,原因只有一个,美联储暴力加息对资本市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1、大幅加息会让美元指数继续保持相对强势,在全球主要的几十个大宗商品中,多数均以美元计价,美元强势就会抑制大宗商品的价格。

2、美联暴力加息,致使大量资金回流美帝,市场资金短缺会让全球经济陷入疲弱,工业品需求预期不振,限制大宗商品的价格反弹。

3、美帝再次暴力加息75个基点,他们的利率将会超过4.5%,反观我们现在短期利率才1.7%,5年以上利率才4.3%……外资跑路理论上还会继续!


螺纹钢2301的“噩梦”?



1、国产铁矿扩产在即,钢厂成本或将再度下降



2022年1月,中钢协向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四部委上报了“基石计划”,即通过国内新增铁矿开发、境外新增权益铁矿、废钢资源的开发,实现对铁矿石供给和价格的话语权。

作为抵制进口铁矿石垄断的“基石计划”,在扩大国产铁矿石市场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作为被垄断的一个市场,国内开辟新的铁矿产业,对于行业的成本会是一个重磅的利好消息,不仅会大大缩减铁矿的成本,也让我国铁矿不再依赖进口,让商品价格更加优惠,保护厂家利润,铁矿作为螺纹端的上游,需求或不再受限。


2、钢厂负反馈循环,短期进入价格恶性循环



钢材产量环比增加,需求仍有韧性,但随着钢价下跌,钢厂亏损扩大,北方钢厂减产进程加速。前期停产煤矿逐步复产,供应恢复较快,铁水减量预期继续压制煤价;市场对淡季期间减产预期增强,在尚未出现实质性减产前,预计板块延续弱势;本周铁矿发运增加,到港量大幅回升,降低螺纹钢成本。

近期钢材价格大幅下滑并创2020年6-7月份以来新低,多数钢厂利润再度转为亏损,新一轮钢厂减产在路上,进而钢铁原料价格跟随走低,钢材成本明显下滑,由此带来“钢厂亏损-原料价格下跌-钢材成本下移-钢材价格进一步走低”的负循环逻辑。


3、房地产行业的低迷状况难以在短时间内逆转



据统计, 2022年1-9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累计增速同比下降8%,跌幅扩大。建筑工程对于钢材的需求量较大,是房地产行业对钢材、特别是螺纹钢、线材需求的主要来源。1-9月全国房地产建筑工程投资完成额累计增速同比下降8.5%,进一步下滑。

建筑工程主要是打地基、盖楼房等工程,而安装工程主要是房屋整体建好后,安装仪器设备等工程。房地产开发在土地购置后首先要进行建筑工程施工,其后才能进行安装工程施工。今年,土地购置面积大幅下降,房地产企业拿地减少。

螺纹建材作为房地产产业中的重要一环,地产表现不佳,对螺纹钢的消费影响也是非常大的!


综上:国产铁矿的扩产已经在审批中了,这将会给国内的钢厂带来更加便宜的原料,从而引导铁矿空头炒作氛围;由于多数钢厂亏损导致原料需求降低,拖累原料价格下跌,由此就会进入一个负反馈的恶性循环;另外地产产业短期难言乐观,这将进一步拖累钢材成本;由此可以看出,泥沙俱下的螺纹钢2301,或很难有出头之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螺纹钢   铁矿石   钢厂   铁矿   噩梦   钢材   原料   成本   需求   价格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