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富人是如何选择投资项目的,普通人如何向富人学习投资眼光?


你知道富人是如何选择行业进行投资的吗?有句话叫选择大于努力,实际上在投资创业这件事情上,从选择项目开始富人就已经和穷人拉开了差距,这篇告诉你富人是如何选择判断投什么项目的,知道了富人选择项目的底层逻辑,你就会明白什么项目才是创业容易成功的关键。

提到富人投资项目的底层逻辑,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个有关项目的小段子,可能很多人听过,但不妨静下心来再听一遍,因为重点是段子结束后的几个重点解释,因为认知深浅不同,所以奥妙就在解释分析上。

这个段子就是:你知道吗?闷声发大财的行业,没啥生意的五金店,为啥他永远不倒闭呢?大家有没有发现,你们家的街道上很多店铺都换了好几茬了,为啥五金店就是金枪不倒?你楼下三五平米大的五金店,看起来啥生意都没有,老板天天刷手机看美女,但人家每年还能挣几十个W。内行人都知道,但凡去五金店的人,目的很明显,基本上来了就提要求,买完就撤。所以五金店根本不需要装修和促销,因为根本没人会逛五金店。

五金店虽然卖的东西都不起眼,但是毛利润基本都在百分之五十以上,而且很少有人会去讲价,五金店的东西没有保质期,今天卖不出去,那就明天卖,留个三五十年再卖,孙子接着卖也没啥事。每个能开五金店的老板手上都有大把的包工头、装修公司的资源,他们进货的时候,锤子、扳手、水管啥的都是一箱一箱的要,所以即使半年不开张,老板一点也不慌。五金行业每年的市场是四万亿,要知道化妆品市场才4000多亿,五金行业整整是化妆品市场的十倍。

这个段子的核心基本也说对了富人投资项目的几个重点关注要点:

第一:产品的市场容量是否足够大,其实市场容量和需求度是成正比的,越是容量大的市场,也说明这个行业类的商品的需求度非常高,鉴别的尺度就是是否是刚需还是非刚需,五金行业显然是刚需,装修建筑等不可或缺的物品,家家都离不了。只有刚需才能生意长久。

第二:产品的保质期是否足够的长,很多快消品的软肋就是保质期不够长,比如鲜奶就争不过利乐枕牛奶,原因很简单,再新鲜也超不过7天的保质期,反观利乐枕动不动就6个月,要知道卖不出去的货也是成本的一部分,账面上是生产成本,账面下是库存积压成本,销售时间的长短决定着产品的最终成本,毕竟损耗也是投资成本的一部分。

第三:市场是否存在信息差,这个信息差包括两个方面:

其1就是是否与对手存在信息差,以五金店为例,真正干过五金店的人才知道,五金店真正能立于不败之地的模式并非靠零售,而是靠包工头装修公司等的联姻,有的本身夫妻俩就是水电暖装修全能,且自己也是小包工头,自然谁家要装修甚至工地上要水电工用的都是自家的材料,这就叫肥水不流外人田,吃完下游吃上游。

其2就是是否与顾客存在信息差,虽然并非是在把顾客当韭菜或者说傻白甜,但你不得不承认,顾客在装修与用材的议价权上基本没有什么筹码,信息差相当大,有的装修工可以把三流的材料收到一流的费用,而你要说他们不怕得罪顾客然后没生意吗?实话实说装修这行属于3个月不开张,但开张可以吃三个月的行业,谁没事吃饱了撑的年年装修?基本10年不动是常态,那人家怕得罪你干嘛?一锤子买卖利润最大化才是主流。想想这些年谁没被装修坑过?

所以信息差是利润的表现,与同行有信息差意味着生意有壁垒,有护城河,与顾客有信息差意味着有利润,有挣钱的空间。

所以满大街其实说实际的,五金店倒闭率也不低,没倒闭的都是有两把刷子的。单纯靠开店销售,基本始于没落行业,背后有利益链条支撑,有大把的一线装修队伍资源才是关键。

背后的逻辑已经给大家讲清楚了,但我相信大家一定还没回过神来,到底五金店能不能做,或者作者你再举一个用五金店投资逻辑去投资的项目,这样我们才能回过神来,毕竟各位观众姥爷都是没有经过商的多,作者你是商业的老油条,你来实际操作一回我瞧瞧,这样也好让创业小白提升下学以致用的技能。

好,这里就给大家在实战分析一下,以下都是实战精髓,欢迎点赞评论加收藏。


以目前可以赶超五金店的项目,绝对错不过服装行业,而即便在现在服装业都觉得不好做的当下,仍然有人活得风生水起,不可谓属于行业里的人精。

以五金店三要素为例,市场容量大,产品保质期长,信息差,缺一不可,那么我们就先按服装的大类分析一下,究竟是做男人的生意,还是做女人的生意,还是做孩子们的生意靠谱?

以男装为例,款式固化,男装基本上款式已经定型,没有太大的改变,每年都是那几种风格,每年出新也仅仅是在颜色装饰上微调,基本调性已经很多年没变了,以至于有人把前几年没卖完的款拿出来今年一样卖,所以男装显然符合保质期长的特性,因为百分之90的正统男装根本就没有过时一说,要说男装存在的积压基本出现在皮衣,以及老土的设计,正装类以及休闲类不存在的。

但男装显然不适合投资,因为需求并不大,比如很多大老爷儿们都是一件衣服能穿10年,10年如一日的风格属于普遍现象,这也是为什么男装类厂家的生意一年不如一年,除了存量竞争的问题就是复购率太低,甚至男人除了结婚前还注重外在,结婚后服装店基本就不进了。随着生活压力的加重,钱更是要精打细算,结果男人成了难人的代名词。

那么女装呢?整体需求还是偏于上升的,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吗?女人永远都有买不完的衣服,衣服买再多,嘴上也还是说没有衣服穿。这可能也是天下男人很少给自己添衣服的核心,钱都供自己的女人花了。

但女装虽然需求量大,却有一个致命的缺陷,过时快,可以说一过时基本就属于此衣服无人问津,当抹布都嫌不吸水。再加上有过时的肯定就意味着有新出的,但新出的款要如何保证契合大多数消费者的审美要求?每年打板试销就可以累计成一笔不小的费用,万一失败的款多,成功的没几个,那生意必赔无疑,很多厂家就是因为这种爆款衣服滞销,然后过时,然后追加更多的款,希望能再爆几个,最后可能爆了一个,年底算账不赔不赚是万幸,亏本属于大概率事件。

那么童装呢?虽然童装的需求量也不低,毕竟孩子长个子属于刚需,一长个子去年的衣服就不能穿了,这换新率确实不低,但有一种现象谁也不可忽视,如果邻居与同事或朋友家有相差1两岁的儿童,那因为长个子剩余百分之90新的衣服就可以淘汰给他们家孩子穿,还有生二胎的,万一都是儿子,都是女儿,那大宝的衣服绝对会是二宝衣服的预备队。还有大家心照不宣的买衣服最少大一号,以延长长个后还能穿的时间。


这些年大家看看有多少巨头拿着巨额资金入场童装,但就是商场上难出一线品牌,足可以说明童装要想掘金有多难。

那么依照上面的分析,显然服装行业都不适合入局,实际上呢?未必,富人的入局眼光都是紧盯大类目的细分市场,也就是说只要有了足够大的市场且换新率不低,即便现存商家大部分都不挣钱,那也是因为经营不善者居多,而绝非不能入局。

比如女装行业是目前服装行业绕不开的体量最大的品类,于是有两个角度可以去快速判断有没有价值可以入局:

第一就是看那些挣到钱的头部商家,他们是如何做到盈利的,分析下他们背后的挣钱逻辑,看是否有入局可以模仿的可能,抄同行是最快的起家模式,只不过有的人只是抄到皮毛,而没有画虎画皮难画骨,搞清楚对方的骨架才是扎根的关键。

第二,就是任何消费品类的行业,都会存在经典款,所谓经典款就是能经得起时间检验,而不被淘汰,换句话说就是不过时,在换句话说就是保质期长,保质期长的潜台词就是不容易赔钱的款,即便积压,也是一时的积压,毕竟不过时,明年接着消耗,总有销售完的时候,所以大可以高枕无忧。

女装显然也有这些款,比如我市就有一家裁缝店,专门收集每年畅销的经典款衣服,然后回家自己仿制1件样品,就挂在自己店里展示,经年累月集中上百款经典版型女装,关键是原厂家经过几年折腾这些款注定在市面上消失,有的甚至厂家都消失了,但这个裁缝店装修的和大女装店一样富丽堂皇,专门承接订制这些经典版衣服,要价又高还生意贼好,架不住市面上没有,女人们喜欢啊!

再一个就是女式裤子,这个就要提到我们这的另一家老板了,也是经营的高手,他的经营模式也类似,他其中的一个店就是加盟的品牌裤,但他的盈利并不靠这家品牌裤,这也是他在加盟了这家品牌女裤店,经营了5年后才摸索出来的独特的闷声发大财之法。

他在经营女裤时时常发现很多优秀的款很快就卖完了,但大部分款2次像厂家订货,基本都是没有了。原来厂家也怕压货,每次布匹进的数量都有限,这个版如果面料没用完,那2次订货还能订到,一旦布料没了,除非你一次上千条的订货量否则厂家是不会专门为你开机的。

很多款明明今年卖脱销,肯定明年也好卖,毕竟好多老客第二年还对第一年买的那条经典裤子耿耿于怀要买第二条一模一样的,结果厂家连类似的版也不生产了,于是老板为此很是恼火,最终他也搞起了私人订制,当然私人订制也非一帆风顺,因为他遇到过因为面料好,而对裤子情有独钟的顾客,为了满足顾客对那种特殊面料的需求,他还不惜代价去了趟厂家,请客吃饭软磨硬泡才从一个技术员手里要来了面料厂的电话。

优质版型的积累加各种经典面料的应用与选择,这就是这家店老板的第二家店,高档女裤订制店,且明码要价是品牌裤的两倍,生意也是好的不得了,毕竟绝版的版型他都可以搞定,还有经典的好几款市面上也绝迹面料,架不住有很多老顾客就喜欢还不差钱,结果实体同行这些年倒闭的一堆,但他的生意总是红红火火。

所以很多人都说现在市场饱和了,机会没有了,但站在我们这些老油条的角度,其实市场的机会一直都在,只不过没有前几年那么多了,需要行业中的有心人才能看到。

郭德纲曾说:“活的明白与时间无关,跟经历有关。三岁经历一个事儿这辈子就明白了,活到九十五还没经历这个事儿他也明白不了。而经历这件事,就像吃饭睡觉一样,没人可以替代,你必须亲自上阵。”

创业挣钱这件事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有的时候只有局里的老油条才能明白里面的机会在哪里,而局外人没点过来人的底蕴还真的很难看透与理解。比如尝试了几次碰了个鼻青脸肿,才知道其中的厉害与滋味,与那些整天纸上谈兵的大师不同,他们整天都是些富人思维穷人思维的,真让他们讲点实际例子,一个也讲不出来,这样的大师我都当笑话看,毕竟他们只能割到小白,对我这种创业老油条,真是毫无吸引力。该经历的我都经历过,大师不知道的我也知道,你说他拿什么糊弄我?

所以这期讲得都是干货,能对你创业有所启发加少走弯路,是我最大的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息差   保质期   富人   普通人   男装   眼光   生意   衣服   厂家   装修   经典   行业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