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丨利不可独,谋不可众

文/唯康

《省心录》中云:“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

做人,不可独占利益,如果不与众人分享,终会陷入危难;做事,不可公之于众,若听众人的泛泛之谈,就会各行其是,终究难成气候。人生在世,做人要思虑周详,做事要长远打算,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利可共而不可独”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利”是众人都渴望得到的,面对利益的诱惑,人们常犯的错误就是“吃独食”。

俗话说:“独食难肥。”若一个人独自享用好处,在精神上也难以得到真正的满足。在利益面前,若独自霸占好处,不与他人共享,只会成为众矢之的,将无利可图。

从前,有一头驴和一匹马一起去镇上驮东西。

回家路上,驴驮着沉重的货物压得它喘不过气来,逐渐体力不支。于是,驴对马说:“这些货物对你来说不算什么,帮我驮一点,减轻我的负担吧。”马稍作思索便欣然答应,将驴身上的货物都驮到自己身上继续走。

快要到家时,驴想独占功劳,灵机一动,便不怀好意地对马说道:“帮我驮了这么久,你也累了吧,我来驮吧,把你的货物我也帮你驮。”

疲累的马没有多想,便接受了驴的“好意”,将货物全放到驴身上。

到家时,主人只看见马什么都没驮,而驴则累得气喘吁吁,便说道:“这头驴真有劲,不如将马卖了算了。”此后,所有的货物都是这头驴来驮,驴最终被活活累死。

趋利,乃人之本性,若为了争夺利益,处处算计他人,终将得不偿失。

做人,别总想着自己独占好处,见利忘义,只会得罪他人,让自己吃大亏。真正聪明的人,面对利益懂得权衡取舍,拿自己该拿的,舍得分享自己已有的,以收获更多的信任与机遇。

取舍有道,是信誉;有利分享,是格局。学会让利,共同将事情做好,才能得到更长远的发展。

“谋可寡而不可众”

《战国策》有言:“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聪慧之人从不会与俗人合流,成大事者从不会优柔寡断,事事听别人的决定。

谋求大事,要与几个有真知灼见的人一同商讨,如果听众口之言,则不一定能得出有价值的结论,还会影响自身的选择。

东汉末年,董卓荒淫无道,残暴狂妄,朝野上下人人自危。

汉献帝初平三年,作为大司徒的王允忍无可忍,为了让百姓脱离苦海,暗自谋划除去董卓。他找来吕布告知其董卓多年来的真实恶行,密谋一番,吕布答应共同除去董卓。后来,趁着汉献帝因庆贺病愈,在未央殿召会群臣,吕布在董卓上朝进殿时刺杀了董卓。

最后,蛮横一世的董卓被除,其亲信也被吕布率兵清剿。而在整场谋划中,整个计划就只有王允、杨瓒知道,并未与过多人进行商议。

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人多嘴杂,意见难以达到统一。但要清楚一点,“谋不可众”并非闭目塞听,独断专行,而是针对于做事犹豫不决,凡事需要别人认同才能行动的人,若是做大事时犹豫不决,各行其是,就容易错失良机。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遇事集思广益是好事,多参考专业人士的意见是聪明的做法,但能成大事者,必然有自己的主张和见解。毕竟最终决定的是自己,能够负责任的也只有自己。重大决策,不必四处宣扬,深思熟虑,行稳致远,方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正如《三国志》中所言:“以道御之,无所不可。”

有真知灼见的人,能用做大事的观念统筹全局,就没有什么做不成的事情。唯有利共不独,谋寡不众,打开格局,立足全局,把眼光放长远,才能成大器。

愿人人都能共享利益,忠于自己,自由生长。

主播:王文彬

选调生 声音爱好者

夜晚的声音会发光

文章来源:哲学人生网(ID:zxrsnet)

作者:唯康,反思人生的问题,感悟生活的哲理,追求心灵的自由,享受智慧的快乐。

出品:民生周刊(ID:msweekly)新媒体事业部

“人民名品”

了解不一样的“人民”国货,打造非凡的民生“名品”。

“民生周刊”

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 ,中国唯一专注民生的新闻周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各行其是   真知灼见   犹豫不决   名品   长远   民生   货物   好处   身上   利益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