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踩踏事故应该怎么办?这些自保知识请让孩子记牢!

当地时间29日晚,韩国首尔龙山区梨泰院地区发生大规模踩踏事故。


据韩国警方透露,发生踩踏事故的小巷是一个宽约3.2米,长约45米左右的斜坡,事故发生时,整条小巷都挤满了人。


发生踩踏事故的部分是其中大约长5.7米的一段,当时这大约18平方米的空间里有300多人,本次事故的死伤者都是在这一段当中。


图片源自央视新闻

另据踩踏事故幸存者和目击者描述,在事故发生时,现场人流非常密集,曾听到有人说“推”,还有人说“我们这边更用力推”。之后,就出现了密集的人群层层倒下的情况,被压在下面的人根本无法动弹,最终酿成了惨剧。


如果遇到踩踏事故,我们应该怎么办?

又该如何教孩子应对和自救?

哪些场所易发生踩踏?

空间有限、人群又相对集中的场所,例如球场、商场、狭窄的街道、室内通道或楼梯、影院、酒吧、夜总会、彩票销售点、超载的车辆、航行中的轮船等都隐藏着潜在的危险。


易发生踩踏事故的原因

踩踏事故常发生于学校、车站、机场、广场、球场等人员聚集的地方;发生的时间常见于节日、大型活动、聚会等等。


事故发生原因具体包括哪些

当人群较为集中时,前面有人摔倒(或只是蹲下来系鞋带),后面人群未留意,没有止步,发生踩踏。


人群受到惊吓,产生恐慌,如听到爆炸声、枪声,出现惊慌失措的失控局面,在无组织无目的的逃生中,相互拥挤踩踏。


因好奇心驱使,专门找人多拥挤处去探索究竟,造成不必要的人员集中而踩踏。


出现踩踏的后果有多严重

一旦出现踩踏,后果是十分严重的。因为我们人呼吸,是需要胸腔扩张来完成的,而当发生踩踏事件后,由于人压着人,胸部是会受到严重挤压的,根本没办法扩张,在短短的几分钟内,就可能会因为无法呼吸导致死亡。


踩踏事件发生时该怎么办

任何时候去人流密集的地方,都应当观察周围,记住出口的位置,提前在大脑中规划撤离方案。

1、遭遇拥挤的人群怎么办

发觉拥挤的人群向着自己行走的方向拥来时,应该马上避到一旁,不要奔跑,以免摔倒。


如果路边有商店、咖啡馆等可以暂时躲避的地方,可以暂避一时。若身不由己陷入人群之中,一定要先稳住双脚。


切记远离店铺的玻璃窗,以免因玻璃破碎而被扎伤。


遭遇拥挤的人流时,一定不要采用体位前倾或者低重心的姿势,即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贸然弯腰提鞋或系鞋带。


如有可能,抓住一样坚固牢靠的东西,例如路灯柱之类,待人群过去后,迅速而镇静地离开现场。


2、出现混乱局面后怎么办

时刻保持警惕,当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人群开始骚动时,就要做好准备保护自己和他人。


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马上要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如果身边同伴摔倒,立即把他拉起来。若被推倒,要设法靠近墙壁。


遭遇踩踏事件,学生该如何自救

阶段1:初遇拥挤人群

当发觉拥挤的人群向着自己行走的方向涌来时,不要盲目奔跑,以免摔倒,不要逆流前进。


阶段2:陷入拥挤人群

时刻保持警惕,千万不能被绊倒!


发现前面有人突然摔倒时,马上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如果人流量很大,但移动速度不快——可手握拳,右手握住左手手腕,双肘与双肩平行,放在胸前。肘部能够保护自己不被挤压,给心肺留出呼吸空间。


若已经陷入拥挤人群,继续保持双肘在胸前,形成牢固而稳定的三角保护区的姿势。同时,微弯下腰,降低重心,低姿态前进,防止摔倒。


阶段3:混乱局面自保

若被推倒,要设法靠近墙壁,或在人流移动方向的侧面。


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面向墙壁,身体蜷成球状。


如果不能靠近墙壁,倒下时,一定身体弓形,并继续保持手部姿势,以保护头部、胸部等重要器官。


阶段4:事故已经发生

及时联系外援,寻求帮助,赶快拨打110、999或120等,同时开展自救和互救。


如发现伤者呼吸、心跳停止时,要赶快做人工呼吸,辅之以胸外按压。


牢记自救“二十四字诀”

一旦已经身处可能或已经发生踩踏的现场,应该如何紧急避险?

摔倒后记住这些姿势:

应急管理部提示:踩踏现场一旦摔倒,牢记自救“二十四字诀” :紧急侧卧,双手扣颈,护住头部,蜷缩成团,并腿收拢,全身紧绷。


来 源:中国教育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9

标签:事故   人流   密集   墙壁   拥挤   姿势   人群   阶段   发生   现场   知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